李豫亨

- 姓名:李豫亨
- 别名:字元荐
- 性别:男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松江(今属上海市)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李豫亨,明医生。字元荐。松江(今属上海市)人。幼习诗书六艺,博通医卜星相。隆庆四年(1570年)撰《推篷寤语》,其《原养生之教》、《本医药之术》两篇,讨论医理,时有卓见。后王兰远为之节录,刊入《三三医书》。
李豫亨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当代英雄
19世纪俄国著名诗人、作家莱蒙托夫1840年出版的《当代英雄》为其代表代。书名的含义作者在第二版序言中指明:所谓“当代英雄”是由我们这整整一代人身上充分发展了的缺点构成的。小说由《贝拉》、《马克西姆·马克西米奇》、《塔曼》、《玛丽公主》、《宿命论者》5个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的中篇小说组成,从不同角度刻画了主人公皮却林充满矛盾的典型形象。聪明、勇敢的贵族青年军官皮却林厌倦了上流社会的生活,渴望参加斗争,但又缺乏明确的人生目标,只好在无谓的猎奇和冒险中寻求刺激,填补内心的空虚。他远走高加索,爱上了酋长女儿贝拉,但不久就开始厌倦和冷淡了。他不爱玛丽,却对葛鲁式尼茨基与玛丽的亲近产生了难以克制的嫉妒,他施展伎俩,令玛丽为其魂不守舍,并冷落了葛鲁式尼茨基。葛鲁式尼茨基对此怀恨在心。意外地,皮却林与他曾爱过的维拉相遇,他们旧情复燃。但他们的幽会被葛鲁式尼茨基跟踪并张扬了出去。皮却林要求与其决斗。结果葛鲁式尼茨基被打死。维拉也随知道一点内情的丈夫离开了。最后,皮却林告别了痛苦不堪的玛丽去了波斯,并死在了归途上。皮却林是继普希笔下的奥涅金以后,俄国文学中第二个“多余的人”的形象,作品对其玩世不恭和无作为持批判态度,同时更着重地谴责了造就皮却林一类人的腐败社会。《当代英雄》被认为是俄国文学中第一部出色的心理小说。作为诗人,莱蒙托夫在普希金和涅克拉茨夫之间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道德真经集注释文
一卷。宋彭耜撰。前人研究《老子》者,有的只重注释不重音读。彭耜认为应该仔细研究老氏之学的一句一读,据其于卷首序所述,“安有辞义之未通,而理道之顿悟?惟览者互考焉。”由此可知,其观点明确,即重视句读。该书依《政和御注》解老氏音义异文。他将在《老子》中所校、所注音、所释的字句,都分章录出,集李畋《老子音解》、林东《音释》二家注释,补陆德明释文之未备。自序称“其经之正文,则专据《政和御注》本,而诸家之同异,亦互见于其中”实非妄言。该书对于后世学者了解前人研究《老子》的诸家异文,实为可参; 并可窥知今已亡佚的关于《老子》的 《音解》、《音释》等诸说。现存明《道藏》本、明《道藏举要》本、真意堂本。
传授三洞经戒法箓略说
唐张万福编。道教经书。上下二卷。末尾题记说:大唐先天元年( 712 )十二月十二日太清观道士张万福谨记。则此书成于唐玄宗初。书中简述道教经戒,认为这些戒律是修道者首先必须进行的科目,否则不能得仙,犹如涉海而需办楫一样。根据信教对象的品位、贤愚、禀气清浊等而分别授以不同的戒律。书中开列了三归戒(初起心入道受)、五戒(令除五欲、出五浊、修五德)、八戒(持八事以契入神)、无上十戒(在俗男女所受,断十恶行十善)等等,按修道者功力深浅及正一、三皇、灵宝、上清等不同道派的弟子而设置,反映了当时道教戒律与受戒者的基本情况。此书为当时道教经戒的总结,为研究唐代三洞经戒法箓传授情况的文献。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
水藻行
短篇小说。完成于1936年2月26日,最初由日本作家山上正义译成日文,发表于1937年5月东京《改造》杂志19卷5期。原文发表于1937年6月15日上海《月报》1卷6期,署名茅盾。这是茅盾唯一的一篇先在国外发表的小说,先后收入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7年出版的《烟云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出版的《茅盾文集》8卷、1980年出版的《茅盾 短篇小说集》、1985年出版的《茅盾全集》9集。作品截取江南农村财喜、秀生叔侄微妙关系的一个横断面,表现他们在生活线上挣扎的艰难。作者说: “《水藻行》是一篇农村题材的小说,但不同于我的同类作品。我没有正面去写农村尖锐的社会矛盾,只把它放在背景上。我着力刻画的是两个性格、体魄、思想、情感截然不同的农民。……我写这篇小说有一个目的,就是想塑造一个真正的中国农民的形象,他健康、乐观、正直、善良、勇敢,他热爱劳动,他蔑视恶势力,他也不受封建伦常的束缚。他是中国大地上的真正主人。我想告诉外国的读者们: 中国的农民是这样的,而不是像赛珍珠在《大地》中所描写的那个样子。”行文如行云流水,富有鲜明的节奏感,宛若抒情散文。
大乘一切法相玄论
一卷,日僧基辨撰,收入《大正藏》第71卷。
禅法要解经
西土圣贤撰集,二卷,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行者初来欲受法时。师问五众戒净已。若淫欲多者。应教观不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