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预

杜预
  • 姓名:杜预
  • 别名:字元凯
  • 性别:
  • 朝代:西晋
  • 出生地: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
  • 出生日期:222年
  • 逝世日期:285年
  • 民族族群:

杜预(222年-285年)西晋大臣、学者。字元凯,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司马昭妹夫。博学多通,明于兴废之道,少有建功立言之志。初仕魏,为尚书郎,袭祖爵丰乐亭侯。累迁镇西长史。入晋,任河南尹,受诏定官吏考课制度,主张去繁密而就简易,每年一考,六年总结,积优者超用,累劣者黜免。又与贾充等定律令,并为之注解,与明法掾张斐的《律解》并行于世。转安西军司、秦州刺史,从征西将军石鉴讨陇右鲜卑之叛,因与鉴用兵意见分歧,遭奏劾,以侯爵赎罪。旋拜度支尚书,在朝七年,论安边,陈农要,定谷价,制课赋,又推广新式农具,奏上《二元乾度历》,于富平津建河桥,“损益万机,不可胜数,朝野称美”,号曰“杜武库”,言其胸中无所不有。咸宁四年(278),继羊祜出镇襄阳(今湖北襄樊市),任镇南大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积极筹划灭吴。太康元年(290),与王铚、王浑等大举伐吴,他陈兵于江陵,旬日之间,累克城邑,南方州郡,纷纷归降。吴平后还镇襄阳,讲文修武,怀抚南士,又兴修水利,公私之田受益者万余亩,漕运直通巴陵(今湖南岳阳市)。他位居将帅,身不跨马,射不穿扎,行兵布阵,多用谋略,军中称之“以计代战一当万”。建功之后则著书立说,尤精《左传》,自称有“《左传》癖”。著有《春秋左氏经传集解》10卷,是现存最早的《左传》注本,收入《十三经注疏》。同时参考众家谱第,撰《春秋释例》、《盟会图》、《春秋长历》,备成一家之学。太康五年(284),征为司隶校尉,赴洛途中病卒。追赠征南志大将军,谥曰“成”。原有集十八卷,已散佚,明人辑有《杜征南集》。《晋书》有传。

猜你喜欢的书

增注唐策

增注唐策

不著编辑者名氏。前有明正德丁丑新安汪灿《序》,惟言旧刊《唐策》,不知谁集,考书中魏徵作“魏证”,与《古文集成》同,则亦宋人作也。其集中所录,兼有唐人策论、书状、表奏之文,而独以《唐策》为名者,盖辑以备答策之用,从所重耳。每篇略标其要语於上方,而卷前目录又摘其所标之语於题下,中间注语有“崇曰”、“张曰”、“李曰”、“窦曰”、“董曰”诸目,“崇曰”一处作“王崇”,则是其名,而馀又皆题其姓,均莫详其所自,亦不知诸人为谁。殆当时盛行,其本互相训释,而书贾合刊之耳。所注虽简略,而所录皆唐人名作,持择颇审,非明代坊选,冗滥无序者可比,存之亦足备采择也。

浮黎鼻祖金华秘诀

浮黎鼻祖金华秘诀

道教书。旧题广成子著,葛玄注,有张伯端序。皆依托。此书一卷,分十二章。《道藏精华录》提要收入第六集,《提要》云:“凡药物火候,鼎器坛炉,俱已吐露。然金水交姤之玄,玄关橐籥之秘,灰池炼气之真,犹秘而未言。后此书得张紫阳序而出之,更得葛仙翁注解,始将前所未发之蕴,纤悉毕陈。于是乎天机之秘,于此书尽泄。”收入《道藏辑要》斗集四。

许太史真君图传

许太史真君图传

许太史真君图传,原不著撰人。据考应为元代净明道道士所作。原书二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灵图类。按《正统道藏》所载许逊传记数种,此本文字与《许真君仙传》最相近。但本书将传文分作六十四节,每节有插图一幅,故改名《图传》。又本书所载「玉陛赐诏」、「玉陛再诏」、「真君圣诰」三段文字,「五仙童献剑」、「铸铁柱镇浮」二段故事,亦不见于《仙传》。

桃园

桃园

中国现代作家冯文炳的小说集。1928年出版,收小说20篇,散文4篇。集中的作品除了写乡村的生活之外,大部分写的都是城市小市民的生活。在这些作品中,作者以讽刺的笔调,通过对一些日常生活小事的描写,揭露了市民生活的灰暗以及内心的庸俗,表达了他对社会的批判思想。《桃园》是其中重要的一篇,它虽然写的是王老夫与女儿阿毛的平静生活,但是由于阿毛的不幸死去,使整篇小说打破了田园诗的格调,而显示出浓重的悲剧色彩。整部集子笔法冷峻客观,充满了对社会的批判色彩,同时也流露出了悲观的情绪。

意中缘

意中缘

传奇。清李渔(1611—1679?)撰。二卷,三十出。题“湖上笠翁编次,禾中女史批评”,前有书法家范骧1659年序、女才子黄媛介序,后有鉴赏家徐林鸿跋。渔有《笠翁传奇十种》已著录。此剧乃十种之一。 约于清初成书。敷演明万历时画家董其昌、陈眉公事,惟情节全系虚构。写杨云史、林天素事。两人侨寓西湖,杨能伪作董其昌之书画,林能伪作陈继儒之书画,中经种种奇幻曲折,杨嫁董,林归陈,“各自成双”。黄媛介序云:“平增院本家一段风流新话,使才子佳人良愿遂于身后。”此即作意所在。而标曰“意中缘”。

靖夷纪事

靖夷纪事

明高拱撰。隆庆四年,贵州土司安国亨与安智相雠杀,抚臣以叛闻。拱因推太仆寺少卿阮文中为巡抚。文中意欲剿之,拱议遣给事中贾三近往勘。国亨听命,遂平其乱。拱因著是篇,以纪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