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之章

龙之章
  • 姓名:龙之章
  • 别名:字绘堂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项城县永丰乡人
  • 出生日期:1812
  • 逝世日期:1883
  • 民族族群:

龙之章(1812-1883)字绘堂,项城县永丰乡人。龙之章出生于清嘉庆年间一个世代书香之家。祖父龙复(字培元),乾隆丁酋萃科,著有《四树堂文集》。父龙廷霖(字怡如),嘉庆辛酋拔贡,尝在京都游稿,著有《学古斋文集》二卷,此书以“议论纵横,出入经史。笔力奇奥……”著称于世。其叔父龙廷圭亦岁贡生,兼通岐黄。


龙之章为龙廷霖季子,幼时即才思敏捷,聪明过人,且专心致学,不事戏嘻。其父恐其幼弱太专而影响身心,常以玩耍诱之,终不能变其特性。继而功夫纯熟,为文卓然成章。十三岁即能明辨事物,有独特见解。据清代《项城县志》:之章“束发受书,即不屑屑于章句俗学,必求有济于世……,功名富贵视之蔑如。”(旧县城县志卷·卷二十五·人物志·451页)。至十八岁,以其“才隽学博、落落有大志”而选入府学,取为岁贡生。由于他蔑视功名利禄,不入仕途,潜心有济于社会人生的事业,于课读之余,兼及医学,专心致志地攻读《素问》、《灵枢》、《伤寒》、《金匮》、《石室秘录》等经典及医学名著,他博览百家,穷深探微,善于独立思考,嗜骨能化,师古而不泥于古,不为成说所缚,对许多危症痼疾每能起死回生,被时人誉为“神医”。


龙之章的前大半生以教学为业,兼治医而不售药,因他不忍取病家之利。他四十二岁丧妻,晚年丧子,诸孙幼小,家业衰微,加之战乱频繁,才不得不以医为生计。并将平时临床经验及心得之妙,以诗歌夹叙的形式写成《蠢子医》。此书初为家藏本,继而在亲友中争相传抄。后脑经其侄龙金门、其孙龙镇川、侄孙龙浚川篆编整理,于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集资刊行(石印本)以传于世,从之章始,今龙门医学以相传七代,代代有得力于这部著作而闻名乡里者十七人,其在传门人不可胜数。

龙之章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古城集

古城集

诗文集。明张吉(1451-1518)撰。六卷,补遗一卷。吉字克修,号翼斋、默庵、怡窝,晚自号古城,余干(今属江西)人。成化进士。官至贵州布政使。学诸经及宋儒,以陆象山为正宗。有《陆学订疑》。是集约十一万字,卷首有《御题张吉古城集》。正文含疏、书、序等四卷,诗二卷,补遗一卷。此集第二卷即《陆学订疑》,为其宗陆学之代表作,以笃实着称。其诗文则以平正通达见长。《四库全书总目》评曰:吉“兢兢守先民矩矱。高明不及王守仁,而笃实则胜之。才雄学富不及李梦阳、何景明,而平正通达则胜之。”又谓“以刚正之气发为文章,固不与雕章绘句同日而论矣。”有《四库全书》本。

枕中记

枕中记

枕中记,原不题撰人。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方法类。《新唐书•艺文志》着录孙思邈枕中素书一卷;宋《崇文总目》作孙思邈枕中记一卷,即此书。又《云笈七签》卷三十三所收孙思邈《摄养枕中方》,其内容与《正统道藏》本略同,但篇章文字颇有歧异。全书分五章,言学道之士养生缮性之法:首为〈自慎〉章:论治身养性者须有所忧畏,衣食起居,举止言行皆自慎而有节制。 其次〈禁忌〉章:列举学仙养生者禁忌数十条。 其三〈导引〉章:言 *** 导引之法。 其四〈行气〉章:言保精、行气、服饵等三种养生方法。 其五〈守一〉章:言存守三丹田真一之法,并附存神炼气口诀。按此书《正统道藏》本首尾多有缺文错简,应据《云笈七签》校补。

金川妖姬志

金川妖姬志

不著撰人名氏。清野史三编本。全一册。主要记述四川大金川安抚使莎罗奔之女阿扣嫁小金川泽旺而后悔,引起大、小金川不合。岳钟琪也曾为阿扣的绝世姿色动心。阿扣离开泽旺后,莎罗奔劝她嫁明正土司,泽旺之弟良尔吉又插足此事,引发了明正土司攻打大金川的战事。清廷又派兵助莎罗奔,岳钟琪最后将阿扣、良尔吉斩首。本书极富文学色彩,其中事件多不见有关史籍记载,其是否真实可信,难以断言。

黔苗竹枝词

黔苗竹枝词

1卷,词集。清舒位撰。《黔苗竹枝词》五十四首,从族源,民居,语言文字,饮食,歌舞乐器,服饰,婚配,丧葬祭祀,商业工艺,社会结构等内容,对黔苗的民族风物进行了全方位的描绘和抒写,在艺术风格上典雅清丽而充满趣味,具有珍贵的民族史料价值和极高的文学艺术价值。《黔苗竹枝词》的规模,内容和艺术特点,可勘媲美刘禹锡竹枝词,产生了很大影响。

明季荷兰人侵据彭湖残档

明季荷兰人侵据彭湖残档

明季荷兰人侵据彭湖残档

南岳单传记

南岳单传记

全一卷。清代弘储表,南潜评。收于卍续藏第一四六册。本书系我国禅宗临济宗之法统,从释尊以下,至第六十九祖退翁弘储,历代单传之略传,各传并附表、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