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川孝太郎

早川孝太郎
  • 姓名:早川孝太郎
  • 别名:
  • 性别:
  • 国籍:日本
  • 出生地:横山
  • 出生日期:1889年12月20日
  • 逝世日期:1956年12月23日
  • 民族族群:

早川孝太郎(明治22年(1889)年12月20日-昭和31年(1956)年12月23日),日本民俗学者、画家。出生在长筱村大字横山(现新城市横川),是早川要作的长子。


1906年从丰桥私立素习学校毕业后,立志成为画家来到东京。师从柳田国男的小弟松冈映丘,在此期间了解了民俗学专业杂志《乡土研究》,报告了有关家乡动物、三河万岁、正月等的民俗,受到柳田的关注。20年与柳田合著出版了《狐狸的故事》,接着出版了《三州横山话》(1921)、《猪、鹿、狸猫》(1926)。30年,在涩泽敬三的帮助下,发行了家乡民俗艺术花祭的精细单图《花祭》前后篇2卷。33年成为九州帝国大学农学部的小出满二的助手,从事农业经济的研究。36年从九州大学退休,加入农村更生协会。在此期间,进行了阿苏、椎叶、十岛村等全国各地的民俗调查,38年发行《大藏永常》,41年发行《古代村落的研究--黑岛》。早川被称为民俗调查的天才,始终保持着对任何偏远地区都进行调查的热情,晚年作为有关民俗的字典,致力于民俗资料的指导和调查。早川在受到柳田、折口信夫、涩泽的影响的同时,通过丰富的调查活动和诗意,建立了独自的民俗学,但不仅仅是作为知识的民俗学,在将其知识用于实际生活方面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昭和31年(1956)年12月23日病逝于东京(享年67岁)。


为了介绍乡土值得骄傲的艺能和民俗,他走遍各地进行探访,运用巧妙的画法,留下了很多淡淡地诉说真相的文章,是一位伟大的民俗学者。记述北设乐民俗艺术“花祭”的《花祭》被称为不朽的金字塔。 主要著作有《虎狐的故事》大正9年刊《三州横山话》大正10年刊,《羽后飞岛围志》大正14年刊,《猪、鹿、狸猫》大正15年刊,《花祭》(前·后篇)昭和5年刊,《大藏永常》昭和18年刊,早川孝太郎全集等。

早川孝太郎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圣诞忆旧集

圣诞忆旧集

《圣诞忆旧集》是美国作家卡波特回忆童年往事的短篇故事集,作为当代文学经典被收入“现代文库”丛书,是多年来人们在节日互赠的礼物。曾三度被改编为电影,由好莱坞传奇凯瑟琳·赫本出演。 自幼父母离异的卡波特被寄养在亚拉巴马乡间亲戚家中,单纯善良的老妇人苏可小姐的陪伴使一个本可能苦情的童年变成他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时间过去,当年的乡下小男孩已是纽约名流圈里的优游客,豪掷一场黑白舞会被称为世纪派对。眼前光华流转,他却一次次回溯童年。 书中的三个短篇写于卡波特生命的不同时期,分别是在初成名、声名顶峰和去世前夕,却仿佛一气呵成,乡愁绵延,在不经意处催人泪下。浮华生活之下,童年时代的回忆成为他一生的心灵栖息地。 亲情和友善是世间最明媚的色彩,无论背景多么灰暗,大萧条年代,寄人篱下的孤童,寂寥的老妇人,也可以相互涂抹出足以温暖一生的记忆。

洛阳名园记

洛阳名园记

宫苑志。北宋李廌撰。一卷。廌字格非,号文叔,华州(今陕西华县)人。中年绝意进取,著有《济南集》。此篇于元祐后卜居洛阳时成书,四千余字,记事止于元祐中。选择富郑公园、董氏西园、董氏东园、环溪、刘氏园、丛春园、天王院花园子、松岛、水北胡氏园、大字寺园、吕文穆园等十六处。分记名园历史、规模、亭榭、河湖、地势及园中陈设、花鸟虫鱼、考古文物、书画等。颇多园林建筑、北宋洛阳盛况及有关植被、气候之史料。可供开发洛阳旅游业参考。有《名山胜概记》本,1955年北京文学古籍刊行社铅印本。

西南联大历史通识课

西南联大历史通识课

《西南联大历史通识课》一书按通览与专讲纵横史学。共两个部分:以联大必修课教授雷海宗的“中国通史”为主,再增设教授专题专讲。专讲共摘选五位西南联大教授的名篇,以点代面,还原历史的性情与温度。如此编排,既能有两位老师的篇章互文成趣,多层次启发读者,又能保持作者独立性和阶段的系统性。

重订广温热论

重订广温热论

4卷,附方1卷。清·戴天章约撰于1722年。戴氏取《温疫论》予以增订、删改,辨明温疫与伤寒之异,特别是早期症状的鉴别。所附《佛崖验方》1卷,共收载治疗温热病方84首。本书后经乾隆年间郑奠一改名《瘟疫明辨》,内容并无改动;1878年陆懋修又将《广温疫论》加以删订补充,改名《广温热论》;清末何廉臣在《广温热论》基础上,参考前人著作,综合印证,内容又有所补订,将原书并为2卷,书名《重订广温热论》。建国后人民卫生出版社有排印本。

道德真经集义

道德真经集义

二十卷。元刘惟永、丁易东合撰。刘惟永,字月屋,元道士,任常德路玄妙观提点,赐号凝远大师。与丁易东合撰《道德真经集义大旨》三卷、《道德真经集义》三十一卷,今存十七卷。此书原题“凝远大师常德路玄妙观提点观事刘惟永编辑,前朝奉大夫太府寺主簿兼枢密院编修丁易东校正”。据刘惟永跋称“今得石潭丁编修以其家藏名贤之注,与惟永所藏之书合而为一”(《道德真经集义大旨》)。可知此书由刘、丁二人共同编撰。此书始编于元元真二年(1296),成于元至大初年(1308)。汉魏以来最早的《道德真经》注本有汉河上公本和魏王弼本,其后诸家注本各有所依,此书基本依王弼本。全书共分二部,皆为刘、丁二人合撰。其中第一部为《道德真经集义大旨》共分上、中、下三卷。上卷为 《道德经图说》 内含附图十六幅; 中卷为《道德真经集义诸家姓氏》和《道德真经》诸家序;下卷为《道德真经》说,辑诸家之说阐述《老子》要旨。第二部为《道德真经集义》。其每章章首有总说,阐明该章旨意,然后为经文及诸家的注释。书中所引诸家释文的原本多已散失,但释文赖此书得以留存。所以后世学者因其涉猎广博,而承认其参考价值。现存明《道藏》本、明《道藏举要》本。

小道地经

小道地经

后汉西域沙门支曜译,说道人求息,及求向佛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