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公恩

- 姓名:缪公恩
- 别名:
- 性别:男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1756
- 逝世日期:1841
- 民族族群:
缪公恩(1756-1841),原名公俨,字立庄,号梅澥,因其善于画兰,故又号兰皋。沈阳汉军正白旗人。于乾隆丙子(1756年)六月生,道光辛丑(1841年)(此为诗稿跋上记载)六月卒(《奉天通志》记为道光丙戌年卒,应为错误),享年八十六岁。年少时曾随父游宦江南,足迹遍及金山、太湖、胥江、吴江、嘉定等地。游历的同时广结各地文人雅士。缪公恩虽赋才学,却科场不顺,“秋试累见屈”,取得生员资格后,“一生未能中举人”?。年五十考取盛京礼部右翼官学助教。
缪公恩共兄弟七人,其为长子。二弟缪公仪,候选布政司理问。三弟缪公伟,历任福建永安、长乐、安溪、南平等县知县。四弟缪公僙,太学生。五弟缪公俊,户部外郎。六弟缪德音,太学生。七弟缪德馨,附贡生。缪公恩身为兄长对弟弟们极为谦让和爱护。据《奉天通志》中对于缪公恩的记载:“丁外艰,奉母家居,兄弟七人,家产悉让诸弟,只留城宅一区。”同时在其诗集《梦鹤轩梅澥诗钞》中记载了多首他写与弟弟们的诗歌,如《寒夜独坐有怀三弟公伟》等,可见其对兄弟的情谊。
缪公恩一生娶妻两人,发妻费莫氏早逝于难产,后又续弦张氏。费莫氏出身于满洲八旗的贵族家庭,“曾祖讳文达,官大学士;祖讳费扬古,官郎中;从伯讳温福,官大学士;父讳班济泰,终高陲州牧,聘嫁时任吴江县宰”?。曾祖父文达应为“温达”,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皇帝亲征噶尔丹,“命温达随皇七子允祜、都统都尔玛管镶黄旗大营”。至晚年仍深受康熙帝的器重。从伯温福于乾隆时期曾奉命征讨大小金川,后兵败战死。缪公恩与其发妻感情非常深厚,妻子去世后曾多次作诗怀念,如《悼亡绝句》、《中秋忆亡内》等。通过缪公恩诗中描述,可以看出其亡妻是一个孝敬长辈、友爱姊妹、疼爱子女、心灵手巧、俭朴善良的完美女性。其妻在临终前也曾说:“归君十五年未尝反目,固是君之盛德,亦缘予无大过。”足见两人婚姻生活的和谐美满。可惜这样优秀的女子“积疴既久以产殁”,令人感叹。
缪公恩有二子,长子名缪图箕,字叙天,盛京礼部左翼官学助教官,刑部主事,兵部武选员外郎。当时,缪公恩与其子一同参加助教官的考试,缪图箕中式第一,而缪公恩则以第二名录取,有诗名为证“与长男图箕试助教官箕中第一余第二奉文行取人部”。缪公恩非常重视对子孙后代的教育。据朝鲜使臣朴来谦所著《沈槎日记》记载:“二十一日,梅澥向见余所携来《兰溪集》,爱玩不已,愿借去抄出,以示子孙云。故余因以与之,则致仆仆而去矣。”足以见得缪公恩对子孙的良苦用心。缪公恩也为其后代立下了很好的学习榜样。
缪公恩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救荒本草
中国古代记载荒年充作代食品的植物图谱。明代朱橚撰于永乐初,首刻于永乐四年(1406),再刻于嘉靖四年 (1525),此后有多种重刻本和节选本。明末徐光启 《农政全书》亦予转载。记载当时主要分布在河南境内的野生植物414种。其中载见于前代本草的138种。对每种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等都绘有逼真插图,附以说明,详述其产地、名称、性状、性味、可食部分及食法。
诊家正眼
诊法著作。明李中梓撰。二卷。中梓有《内经知要》 已著录。李氏以《内经》、《难经》理论为主,兼采各家之说,参以己见,于崇祯十五年 (1642) 撰成此书。原刻本已散佚,后由其门人尤乘加以增补,收入《士材三书》 中。卷一四十七篇,主论脉学基本理论及其临床应用,并择叙望、闻、问三诊。卷二两篇,以四言歌诀形式主论二十八种脉象,并对高阳生《脉诀》 进行辨误,末附 “脉法总论”。对王叔和、朱震亨、滑寿、李时珍等诸家脉学理论,予以研讨,并有发挥。对脉象描述生动形象,辨析精详,文字简要,颇为后世所重,流传较广。有康熙六年 (1667) 大盛堂刻本,光绪十三年 (1887) 上海江左书林刻本,一九五八年上海卫生出版社铅印本。
白喉条辨
又名《瑞安陈氏白喉条辨》。喉科著作。清陈葆善撰。一卷。葆善字瑞安,浙江温州人。精于本草、喉科,著有《本草时义》。本书为陈氏博采众说,择其精华,并结合个人临证经验而成。陈氏先撰有 《白喉订正论》一卷,未刊。后删其繁,于光绪十三年 (1887) 辑成此书。内容包括白喉病源,所中经络、辨色、辨脉、手太阴、手少阳、手少阴三经病症治,救误、善后、外治禁忌等内容。书中汇总前人论治白喉之精华,并以自创三气降龙丹为急救白喉之主方,兼载录青黄散及张氏雄黄解毒丸外用方药。在治疗上提出六禁,即“忌升提并吐、忌温散发汗、忌大下亡津、忌刀针、忌病重药轻、忌苦寒助燥”,体现了陈氏论治白喉的丰富经验及独到的见解。有光绪二十三年 (1897)刻本及二十四年刻本,一九五七年人民卫生出版社铅印本。
势胜学
“势”与人们的生存、生活息息相关。有权力的人要“造势”“用势”“驭势”,无权力的人要“度势…借势…附势”,富贵之人担心“失势”,平民百姓期盼“得势”。可以说,“势”是非常重要的,只是人们把它看得过于抽象和高深,这才会望而却步。北宋初期的名臣薛居正对“势”有很深的研究和心得,他把看似玄奧难解的“势”作了通俗实用的论述与解析,其抽丝剥茧的功力和化繁为简的智慧,令今人为之赞叹。透过这本《势胜学》,让有权者如何行权、无权者如何取势、富贵者如何守业、贫贱者如何进取这些人生中大的命题都有了明确具体的答案。这些解答虽不是唯一的,但以“势”的角度作解却是独到的,其价值自然是实际的,对人的启发也是不可替代的。
大乘起信论内义略探记
大乘起信论内义略探记,1卷,新罗太贤作。
贤首经
佛说贤首经,一卷,乞伏秦圣坚译。并沙国王夫人颰陀师利(此曰贤首),愿闻十方佛菩萨土之名。佛为说之。次问离女身之法。佛答以十事。梵Bhadraśri,-śiri(Siras之不规则女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