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睟光

- 姓名:李睟光
- 别名:
- 性别:男
- 国籍:朝鲜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1563年
- 逝世日期:1628年
- 民族族群:
李睟光(朝鲜语:이수광,1563年-1628年)是韩国朝鲜的文臣及外教官,性理学者,实学者和作家。字润卿(윤경),号芝峰(지봉),谥号文简(문간)。韩国性理学和实学及过渡期的人物。生于“嘉靖癸亥年”二月四日(即公元1563年);“六岁读章句,受学于家庭”,“十二稍属文,通四书五经”,即自幼受家庭文化熏陶,到12岁已经通晓《四书》、《五经》等古代文化精粹;13岁入成均馆学习;16岁(万历戊寅即1578年)参加进士科考试得中,由此少年得志,名声远播;17岁时(万历己卯,即1579年),其父(李希俭)去逝(时为兵曹判书赠领议政),可谓少年失诂;20岁(万历壬午,1582年),其所作文章受到当时执掌文柄的李珥(栗谷)的赏识,登进士第冠首;23岁(万历乙酉,1585年)擢大科,为正言兼制教,从此开始走上仕途。万历庚寅(1590年),作为书状官,赴北京祝贺大明千秋节,回归后任黄海道都事;1591年冬,升迁为吏曹左郎;1592年(壬辰四月)倭寇入侵,壬辰战争爆发。此时他被任命为“防御使从事”前赴岭南(庆尚道);1594年(甲午)起,为“宣谕御史”入北道,又为“备边郎”,又为“都司迎慰使”等;1595年(万历乙未),时年32岁,为右承旨兵曹参知;1596年,因病辞职归养;1597年(丁酉八月),因“皇极殿灾”,其作为进慰使前去北京,中途(“箕城渡关河时”)因病重,耽搁了行程;1598年春(正月)还朝,又被任命为右承旨,后迁为吏曹参议;1599年冬,因柳西迥事件被牵连,降职为大司成;1600年(庚子)夏,受“献纳”(官职)李尔瞻一而再再而三谗垢,遂辞官;1601年(辛丑)春复职,考校《周易》,又作《玉堂草教书》,又做都司迎慰使(“明皇太子册礼成,诏使将至”);1602年夏,复拜副提学,与诸儒校正《周易颜解》;1603年(癸卯)夏,校正《史记》;1604年(甲辰)夏,又升迁为兵曹参议大司成,冬被谗,外放为安边府使;1606—1608年,因病重,辞去官职,“作废二年”;1609年,复职;1611年(辛亥)8月到1612(壬子)年5月,因光海君谴使,奏请世子冠服,被任命为副使,去北京。在“留馆一百四十日”期间,与安南、琉球、暹罗使臣交往,留下《安南使臣唱和录》、《琉球使臣赠答录》二卷;“癸丑之祸”(1613年)后,出任顺天府使;“癸亥反正”(1623年3月)后,得仁祖器重,直至大司宪。于“崇祯戊辰”(即公元1628年)“至十二月十六日终于寝”,“春秋六十有六”。李睟光从23岁直到逝世,为官四十四年,屡经事变,屡遭坎坷,直至鞠躬尽瘁。著作有《芝峰类说》《采薪杂录》《秉烛杂记》《纂录群书》《芝峰集》《采薪杂录》《秉烛杂记》《纂录群书》《解警语杂篇》《剩说余篇》《升平志》等。
猜你喜欢的书
考古质疑
今本6卷。叶大庆著。此书散佚已久,宋元各家书目不见著录,今本为《四库全书》馆臣从《永乐大典》中辑出,凡6卷78条。内容涉及历朝史实、典章制度、文字训诂及诗词文章中典故的考释。属于学术笔记一类。宋叶大庆(生卒年不详)撰。叶大庆字荣甫,以词赋知名当世,曾官建州州学教授。籍贯及其他生平事迹均不详。此书主要摘取上自六经诸史、下至宋世名家著述等疑义,分别详加考证,阐述己见。全书考证详明,论述精辟,多有前人所未发之处。书中有征引古书及疏通互证之处,各于本文之下用夹注注明,体例详悉。在宋代笔记小说中,可无愧为淹通详悉之著作。以前,程大昌作有《考古编》,号称精审。叶大庆生于其后,定书名为《考古质疑》,似有接迹之意。今观其书,当不亚于程大昌《考古编》。足资治文史者参考。今传本主要有《四库全书》、《武英殿聚珍版书》、《海山仙馆丛书》、《啸园丛书》、《清芬堂丛书》、《仿知不足斋丛书》等版本。1985年,李伟国重新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将其书与《瓮牖闲评》合为一书出版。1989年,陈大同又作校证,由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定书名为《考古质疑校证》。此两种版本为目前最好最为通行版本。
眼科奇书
《眼科奇书》又叫《眼科宜书》,系清代渝州李氏家传秘本,相传为仙人所授(真实著者不详) 。是书论目病机着眼于风寒,治疗目病力主发散,确与一般眼科专书有异。该书为清代眼科专著,自流传以来一直以奇方奇效著称,颇受临床医家推崇,所提“外障是寒”之说更是一破主流认知。
地祇上将温太保传
宋黄公谨校正。本书鲜见其他传本。述郭子仪部将温琼修仙,为东岳地祗上将太保事。后有黄公谨纂集《补遗》,述温太保灵验、杀鬼故事。
洞玄子
一卷,不著撰人名氏;书中每称“洞玄子云”,洞玄子亦不详何人。此书向不见于著录,未知成于何时,中国亦素无传本,仅见于日本丹波康赖《医心方》卷廿八,故清叶德辉断其为“北宋以前古书”,并自《医心方》录出,“手校付刊,以存古学”。其大旨与《素女经》、《玉房秘诀》相类,亦言所谓“阴阳秘道”,即房中之术。所传“教胎”之法,颇与现代医学吻合;又胪陈交合三十式,叶氏以其为“后世秘戏(图)之滥觞”,则似有未确。有《双楳景闇丛书》本。
青城山人集
八卷。明王璲撰。王璲,字汝玉,后以字行。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洪武中举浙江乡试。以荐摄府学教授。建文元年(1398)改应天(今江苏南京)训导。永乐初,擢翰林五经博士,官至左春圬左赞善。永乐十三年(1415),以牵连解缙案死于狱中。洪熙初,赠太子宾客。谥文靖。事迹附见《明史邹济传》史称王璲少从杨维桢学。尝应制撰神龟赋,王璲第一,解缙次之。其文采为当世所重。然所著诗稿散佚。正统十二年(1447)其孙镗始裒次为编,其姻象华靖删定为八卷,即此本。《静志居诗话》称其诗“不费冥索,斤斤唐人之调。”吴人 《徐用理集》 曰:“永乐后诗家三百三十人,以王璲压卷。”人称其诗,“音节色泽,皆合古格,诚有拟议而不能变化者。然当元季诗格靡丽之余,能毅然以六代、三唐为楷模,亦卓然特立之士,又不得以王、李流弊预绳明初之人。”四库已存目。
护法论
全一卷。北宋张商英撰。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二册。本论广破欧阳修排佛之说,并驳斥韩愈、程伊川等之佛教观,对照儒、道、释三教之优劣,谓儒教治皮肤之疾,道教治血脉之疾,释教治骨髓之疾,申明佛教之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