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澄基

张澄基
  • 姓名:张澄基
  • 别名:
  • 性别:
  • 朝代:近代
  • 出生地:湖北安陆人
  • 出生日期:1920年
  • 逝世日期:1988年
  • 民族族群:

张澄基(1920年-1988年),著名藏传佛教学者, 湖北安陆人。十五岁学佛,十七岁随贡噶上师入康研习藏传佛教,历时八年。1948年由印度赴美国定居,先后在纽约、宾州等地大学任教。精研汉、藏佛学,著有《佛学今诠》、《什么是佛法》等。译著有《密勒日巴尊者传》、《密勒日巴大师集》等。


1934年,15岁时在南京就读中学,开始研读佛经。1935年决心放弃学业,致力于学佛,16岁时在江西庐山闭关。17岁起研习藏传密教,当时其父担任蒙藏委员会委员,安排他至四川贡噶山雪山寺,拜贡噶仁波切为师,学习藏传噶举派,在贡噶山居住了八年。1945年,对日抗战结束,他从四川回到湖北。1947年,应印度国际大学校长谭云山之邀,至印度讲学。1948年返国,与于右任之女,于念慈,在汉口结婚。1949年,因国共内战,与其妻再赴印度。1950年,在印度结识沈家桢,两人成为好友。1951年,与其妻至美国纽约,任教于纽约新学院(New School for Social Research),随后转往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1966年,至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任教。张澄基在四川时学会藏文,至美国时,进修学会梵文。

张澄基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野草

野草

散文诗集。鲁迅著。北平北新书局1927年出版。除《题辞》外,收《秋夜》、《影的告别》、《雪》、《好的故事》、《过客》等二十三篇散文诗,均作于1924年至1926年间。这些作品真实地表现了鲁迅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统一阵线分化以后思想上的矛盾和苦闷,也反映了他不断探寻真理和对敌人坚持韧性战斗的精神,明显地带有作者自我解剖的痕迹。散文诗多采用象征手法,构思巧妙奇特,在短小的篇什里蕴含着哲理和浓烈的感情,语言凝炼精警又绚丽多彩,为我国现代散文诗创作的奠基之作。

周髀算经

周髀算经

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数学著作,也是一部宝贵的天文著作。著者不详。全书分上、下两卷。约成书于西汉末东汉初不晚于公元前1世纪。现传本经后汉赵君卿、北朝甄鸾、唐李淳风等许多数学家注释。书中载有周人用测影日表在周的都城进行观测之事,故而得名《周髀》。“髀者表也”,即古代天文学家用以测日影长短的一种标竿。“算经”二字则是后人所加。该书上卷第一部分借周公向商高学算谈论直角三角形性质的对话,介绍了勾股定理和地面上的勾股测量以及表、圆和方的使用。第二部分,则假托荣方向陈子求教并谈论日影的对话,讲述了学算的道理和用勾股定理测量天体的方法。下卷载列与太阳的周年运动有关的计算,并讨论了利用日出日落的观察来确定子午线的办法。最早介绍了勾股定理及其实际应用,使用了相当复杂的分数计算和开平方法。还介绍了古代天文学派别之一——“盖天说”的理论,并详尽描述了我国古代测量岁时的长度、二十四岁气、天文南北线、太阳半径、北极四游、二十八宿距离的方法。从现代天文学角度衡量,这些方法还都是行之有效的。此书在我国数学史和天文史上均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是了解我国古代数学和天文学异常宝贵的资料。该书的南宋刊本现藏上海图书馆。

异闻记

异闻记

古代志怪小说集。旧题东汉陈寔撰。原书久佚,也不见于史志著录。晋人葛洪《抱朴子·对俗》最早引用,并明言是引自陈仲弓(寔)《异闻记》。鲁迅《古小说钩沉》辑有佚文2则。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第四篇中疑此书非陈寔作,因为内容如方士之言,象葛洪假托。(清)侯康《补后汉书艺文志》子部小说类著录,谓“此书《太平广记》及《御览》俱不载,盖其亡已久”。今仅见《抱朴子·内篇·对俗》引佚文一则(《独异志》卷下亦引,即《张广定女》)和段公路《北户录》卷一引佚文另则(即《王余池鱼》)。凡此两则,鲁迅《古小说钩沉》辑录。从现存两条佚文看,它杂记当时社会所流行的各种异闻传说,不限于人、事或物;其记述简洁,较朴实亲切,可读性较强。

书鲍忠壮公轶事

书鲍忠壮公轶事

同治九年庚午冬,世父寅臣公,方为尚书主事,假满入都。季父冬森太守是年领乡荐,以计偕携余同行,舟泊夔门,谒鲍忠壮公于里第。时爵府初落成,余与从兄培芝孝廉,年甫六七龄,入谒爵夫人。长公子鹤年,长余昆季数岁,相与上下游观,台池清丽,亭榭参差,花鸟竹树,雅称其江山。忠壮公貌不逾中人,温温闲雅,双颧骨峙,奇拔入鬓间。余时齿尚稚,但闻忠壮公定江南,扫平发逆,推中兴名将,于战阵间形势方略,都未能耳食也。越十年,光绪己卯之冬,余及培芝兄,年均十五六,执贽铜梁主政陈世五先生门下,因随反蜀。先生故与忠壮公交契,时撰述《霆军纪略》一书,草创未就,蓬窗灯火,丹黄并下,大率依据曾湘乡、胡益阳奏牍函札中论定者为断。

国宝新编

国宝新编

一卷。明顾璘(1476~1547)撰。顾璘,字华玉,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明宏治九年(1496)进士,官至南京刑部尚书,颇负才名,金陵三俊、金陵四大家之一,喜诗好友,著有《浮湘集》、《山中集》、《凭几集》、《近言》等。《周宝新编》记顾璘同时代知交友人李梦阳、何景明、祝允明、徐祯卿、朱应登、赵鹤、郑善夫、都穆、景旸、王韦、唐寅、孙一元、王宠13人,为每人作传作赞,略叙数语以存其人。《国宝新编》实为慨叹知交凋零而作。现存明袁《金声王振集》明刻本,明顾元庆《顾民明朝四十家小说》本,1959年北京中国书店影印明刻本;1914年古今图书局石印本。

菩萨修行四法经

菩萨修行四法经

一卷,唐地婆诃罗译。与佛说大乘四法经义同而文稍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