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伯政

许伯政
  • 姓名:许伯政
  • 别名:字惠棠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岳阳县人
  • 出生日期:1700
  • 逝世日期:1784
  • 民族族群:

许伯政 (1700—1784),清代学者。字惠棠,一字石云。岳阳县人。38岁中举,42岁进士及第,任四川彭县知县。52岁时擢为礼部祠祭司主事,又迁员外郎,后转任山东道监察御史。许伯政从小喜爱天文学和史学、哲学,常常深夜露宿,仰观天象,演算数学。60岁辞官归家后,足不履城,手不停笔,心不离算,专门著述,著有《易深》8卷,《诗深》26卷,《春秋》19卷,《全史日至源流》32卷,皆收入《四库全书》。还有《事三堂文稿》。在他众多的著述中,以天文学著作《全史日至源流》最有科学价值。这部书是参考清康熙年间的《历象考试》(前编)写成的,它“溯稽经史传注所载,至朔气闰,质其合否,纠其谬误”,分代纪年,上自轩辕氏,下至明崇祯末年,前后4000年。

许伯政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小学韵语

小学韵语

蒙学读本。一卷。清罗泽南著。清光绪五年 (1879)江苏书局重刊。此为初学发蒙之书,就朱熹《小学》一编,撮其大要,辑为韵语,复取古人注疏附于其下,通俗浅易,句短音谐,便于童习。是书重在立教明伦,固多封建迂腐之谈,惟有关立志修身、诚敬力行诸端,今犹可借鉴。

锦香亭

锦香亭

又名《睢阳忠义录》、《第一美女传》、《绫帕记》。小说。清佚名撰。四卷十六回。题“古吴素庵主人编”、“茂苑种花小史阅”。又经元堂刊本,藏北京图书馆。光绪二十年(公元一八九四年)上海石印本,改题《睢阳忠毅录》,书端又题《第一美女传》,藏首都图书馆。素庵主人生平无考,《锦香亭》约作于清初。 《锦香亭》叙唐玄宗天宝年间,新科状元钟景期与葛明霞一见钟情,私订终身。因安史之乱和权奸构陷,情侣分离,历经艰险,终于团聚的故事。作品以历史的大事件作为爱情故事的背景,寓温柔儿女之情于悲壮气节之中,把历史演义小说和才子佳人小说糅合一体。文字清隽晓畅,细节描写精致。

我的前半生

我的前半生

爱新觉罗·溥仪著。是中国最后一代皇帝溥仪的回忆录。作者忠实地记录了自己具有传奇色彩的前半生,包括家世、童年、紫禁城内外、在天津的活动、潜往东北、伪满14年、在苏联、从疑惧到认罪、接受改造获得新生。按年代顺序,作者专题将自己的读书、成长过程,帝王生涯、治政与理想,与后、妃、亲人、大臣等人的关系,如何投靠帝国主义势力以至逐步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傀儡,以及解放后艰难的思想改造过程等一一娓娓道出,其中颇多精彩的描述。溥仪的一生,做过三次皇帝,七年寓公,五年俘囚,经历十年战犯改造生活,经历了无数次的喜怒哀乐,尝尽酸甜苦辣。封建统治者将溥仪培养成丧失人性、唯我独尊的天子,新社会又将他改造成普通公民,其间的经过与转变过程,本书作了深入细致的描写,揭示的非常充分。另外,作者对于宫中上层的政治争斗与宫内奢糜的生活,也花费了大量笔墨,颇引人入胜。全书文笔朴实,叙事具体生动,条理清晰。作者撰述的均为自己和他人的亲历或目击,所征引的丰富的史料也多为专门的调查材料或档案资料,且绝大部分摘录的是原件,故翔实可信。对自己一生的总结与认识以及对历史的看法,也基本上客观公正。本书由群众出版社1964年出版。

韬晦术

韬晦术

讲述的韬晦术是中国历代智谋人士的枕箱秘笈,是他们求生存、谋发迹的法宝。尽管人们对它心悦诚服,细加揣摩,并在政治争斗、官场角逐以及日常生活中不断运用,却没有人把它付诸笔端,写成一部专著,大有“君子远庖厨”的意味。《韬晦书》是因为封建历史中讲究的是“代圣人立言”,韬晦术因此有了“阴谋”的嫌疑。鉴此,杨慎生前把这部凝聚其心血的重要著作不收入自己文集的苦心,就不难理解了。

佛法与生活

佛法与生活

于凌波居士讲述,什么是佛法呢,简单的说,释迦牟尼世尊住世的时候,世尊的言教就是佛法;世尊灭度后,遗留下的三藏十二部经典也是佛法。什么又是生活呢,可以说:在生命延续期间,吃饭睡觉、读书求知、上班工作、休闲娱乐就是生活。换句话说,我们一天到晚身、口、意三方面的行为(造作)就是生活。

金刚决疑

金刚决疑

亦称《金刚经决疑》。佛典注疏。明德清撰。一卷。是后秦鸠摩罗什译《金刚经》的注释书。作者在前言中称,《金刚经》“解者极多,都不合佛意。独西域天亲菩萨以二十七疑分经极是”。故本书注解“先出疑在本文(指经文)之前,节节按迹而破之。忘言领悟,自得其宗”。全书列三十二疑。据作者于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所撰《刻金刚决疑题辞》记载,本书有多种刻本。见载于日本《续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