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文镜

- 姓名:田文镜
- 别名:字抑光
- 性别:男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1662年
- 逝世日期:1733年
- 民族族群:
田文镜(1662年—1733年),字抑光,汉军正黄旗。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以监生授福建长乐县丞。有吏才,清厘积牍,剔除宿弊,吏治为一新。故受胤禛眷遇。命巡抚河南,以严厉刻深为治,督诸州县清逋赋,开荒田,督催甚急。诸州县稍有拖延,谴谪立至。尤恶征税缓欠,少忤意,辄劾罢。授河南山东总督。山东河南被水、帝命蠲免钱粮。然奏请实未成灾,仍照额完兑。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以病乞休,寻卒。谥端肃。
雍正元年(1723),命他到陕西祭告华山。他回京复命时,将路过山西时看到的荒年歉收情景汇报给皇帝,言词激切。雍正帝认为他能直言无隐,命他前往赈济,并代理山西布政使。田文镜在管理工作方面有一定才干,他在山西时,将历年亏空清理完毕,官场风气也大为改观,因而受到雍正帝赏识。雍正二年(1724),任河南巡抚,他为政严历细密,直促下属进行清积欠、开荒田等工作时,限期完成,稍有延误,即受处分。他还厌恶士人腐儒。直隶总督李绂于雍正四年(1726)曾参奏田文镜待人苛刻,雍正帝申斥李绂妄语不实。雍正六年(1728),清廷因田文镜为官公正廉明,破格任命他为河南山东总督。雍正七年(1729),山东发生水灾,河南也被波及,清廷令蠲免灾区应缴田赋。田文镜上奏说,河南虽被水患,但并未成灾,可照旧缴纳钱粮。其后,清廷发现田文镜上奏情况不实,河南的灾民竟有卖儿鬻女现象,遂派侍郎王国栋去河南赈济。雍正十年(1732),田文镜病死,谥端肃。入祀河南贤良祠。田文镜生前极受雍正帝信任。雍正帝曾说,如果各地的总督、巡抚都象田文镜,天下即可大治了。实际上,他急于事功,执法苛刻,在任所的名声并不尽如人意。乾隆帝即位后,尚书史贻直曾上奏河南的民情。乾隆帝指出,田文镜任督抚期间,在民间苛刻搜刮,其下属也竞对百姓进行剥削,以致民间困苦不堪。他陷匿灾情不报,造成百姓流离失所,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后来,河南巡抚雅尔图又上奏:河南百姓怨恨田文镜,此人不宜入祀河南贤良祠。乾隆帝认为入祀贤良祠之事系雍正帝亲定,不宜翻案,故未同意。
猜你喜欢的书
奇症汇
医案。清沈江辑。八卷。江字岷源,号抱元子,秀水(浙江嘉兴)人。居职太医院,因母疾辞归,以医术救疾济贫,喜钻研疑难证治。此书成于乾隆五十一年(1786)。按人体部位分为耳、鼻、舌、面、项、喉、心神、胸腹、身背、手足等门,每门附成方数种。汇集《圣惠方》、《更子益奇疾方》、《杨起简便方》、《李楼怪疾方》、《酉阳杂俎》、《泊宅编》等二十余种医书及笔记小说,和李时珍、葛洪、朱丹溪、徐之才等医家著名医案中疑难病证,或奇疾怪症案,共三百四十九条。所载病案多不常见,如通身生块、身痛欲人击打、脚跟骨脱落、二年不寐、眼合即麻痹、跌扑失明、目中常见一小镜、舌衄、舌痹等。每案详叙病症、病因、辨证、治法、方药、预后。记录完整,间有按语,阐明医理。但取材兼及笔记小说,故杂有少数奇异医案,难以尽信。有乾隆五十一年刻本。
明目至宝
眼科著作。四卷。又名《明目至宝赋》。元代作品,撰人不详。后由杨希洛、夏惟勤整理。刊于1600年。卷一从眼的生理入手,总论眼病病理。并载有明目赋等歌赋,五轮八廓所主病症,眼科问答等;卷二分论眼科七十二证,每病编成歌赋,并有图说;卷三~四为眼科疾病的治疗方剂和灸法。内容比较简要。现存初刻本。
玉清内书
玉清内书,撰人不详。书中提及「今大唐国内」,当出于唐代。宋《崇文总目》及《通志‧艺文略》均着录此书二卷。今《正统道藏》本一卷,文字有残缺,收入洞神部众术类。此书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内容又见于《通幽诀》,但文字有残缺。主要论述真铅与水银的区别。认为丹砂中自然生出之阳汞为铅,从丹砂中抽炼而出之阴汞为水银,又名为「车」。铅汞二物皆出自丹砂,「本一体而无二也」。 第二部分内容又见于《红铅入黑铅诀》,主要讲述炼铅汞成丹,服食金丹求长生及点汞成金银之方法。有「金丹服食变化五金制汞」、「作外鼎制制法」等法诀。 第三部分内容多见于《还丹肘后诀》。主要讲述掌握炼丹火候之法。有「用火直符六候进退诀」、「直符更漏进退图」、「用火进退直符火记正历」、「元君潜运手镜诀」等法诀。
李太白匹配金钱记
全名《李太白匹配金钱记》。一作《唐明皇匹配金钱记》。简名《金钱记》。杂剧剧本。元乔吉著。清梁廷楠《曲话》说:“以白引起曲文,曲所未尽,以白补之,此作曲圆密处,元人百种多未见及。《金钱记》第三折韩飞卿占封白中,连篇累牍,接下[红绣鞋]一曲,并未照应一字。后人每事胜前人,即此一节已然矣。”清《曲海总目提要》说:“缘唐人许尧佐《章台柳传》。柳归韩翃,翃大历才子,故剧以翃名;翃字君平,此曰飞卿,唐温飞卿亦才子,合以寓意也。王辅之女,小字柳眉,亦借韩妾章台柳之意。又添入贺知章,又因有李生,故借李白点染。”日本青木正儿《元人杂剧概说》说:“韩翃等人虽有历史上的人物,但剧中事迹,皆出虚构,这一定是把韩寿偷香的故事翻案而成的。”“曲辞极流丽,结构紧张,情节的移动亦近自然,确为佳剧。”此剧写唐代诗人韩翃与王柳眉的爱情故事,又以李白、贺知章穿插其间,促成好事,内容落入才子佳人恋爱剧的俗套。作品情节曲折,但缺乏紧张的戏剧冲突;曲文则以清丽见长。
皇帝大同學革弊興利百目
廖平经学四变时期著作。全书分论圣、《论语》、《周礼》、《诗经》、《易经》、《尚书》、《礼记》、《春秋》、《大学》、《中庸》、子学、九家、理学家、中国政治家、中人西学、西人宗教家、西人大同学、西人政治家、西人思想家、西人天文家、西人地学家、今日时局等二十二题,共列各题中有关皇帝大同説的正反观点一百零一目,逐条予以简要解説、论证或反驳。书中主要以公羊张三世、夷夏之辨、素王立法、小康大同等角度,从经典和中西思想家观点中寻求佐证,提出六经皆孔子微言,诸子爲孔子后学,孔子爲全球立皇、帝、王、伯之法等思想。该书原附于《公羊验推补证》,有光绪三十二年(一九〇六)则柯轩刊本,今据此本整理。
新编诸宗教藏总录
凡三卷。又作义天目录、义天录、海东有本现行录。高丽僧义天撰。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五册。本书系义天搜集自高丽、宋、辽、日本等地之经律论之章疏类凡一○八二部之目录。卷一收录经疏六一五部。卷二除律疏外,另收录律宗章疏,共一四五部。卷三除论疏外,另收录诸宗章疏,共三二二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