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文镜

田文镜
  • 姓名:田文镜
  • 别名:字抑光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1662年
  • 逝世日期:1733年
  • 民族族群:

田文镜(1662年—1733年),字抑光,汉军正黄旗。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以监生授福建长乐县丞。有吏才,清厘积牍,剔除宿弊,吏治为一新。故受胤禛眷遇。命巡抚河南,以严厉刻深为治,督诸州县清逋赋,开荒田,督催甚急。诸州县稍有拖延,谴谪立至。尤恶征税缓欠,少忤意,辄劾罢。授河南山东总督。山东河南被水、帝命蠲免钱粮。然奏请实未成灾,仍照额完兑。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以病乞休,寻卒。谥端肃。


雍正元年(1723),命他到陕西祭告华山。他回京复命时,将路过山西时看到的荒年歉收情景汇报给皇帝,言词激切。雍正帝认为他能直言无隐,命他前往赈济,并代理山西布政使。田文镜在管理工作方面有一定才干,他在山西时,将历年亏空清理完毕,官场风气也大为改观,因而受到雍正帝赏识。雍正二年(1724),任河南巡抚,他为政严历细密,直促下属进行清积欠、开荒田等工作时,限期完成,稍有延误,即受处分。他还厌恶士人腐儒。直隶总督李绂于雍正四年(1726)曾参奏田文镜待人苛刻,雍正帝申斥李绂妄语不实。雍正六年(1728),清廷因田文镜为官公正廉明,破格任命他为河南山东总督。雍正七年(1729),山东发生水灾,河南也被波及,清廷令蠲免灾区应缴田赋。田文镜上奏说,河南虽被水患,但并未成灾,可照旧缴纳钱粮。其后,清廷发现田文镜上奏情况不实,河南的灾民竟有卖儿鬻女现象,遂派侍郎王国栋去河南赈济。雍正十年(1732),田文镜病死,谥端肃。入祀河南贤良祠。田文镜生前极受雍正帝信任。雍正帝曾说,如果各地的总督、巡抚都象田文镜,天下即可大治了。实际上,他急于事功,执法苛刻,在任所的名声并不尽如人意。乾隆帝即位后,尚书史贻直曾上奏河南的民情。乾隆帝指出,田文镜任督抚期间,在民间苛刻搜刮,其下属也竞对百姓进行剥削,以致民间困苦不堪。他陷匿灾情不报,造成百姓流离失所,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后来,河南巡抚雅尔图又上奏:河南百姓怨恨田文镜,此人不宜入祀河南贤良祠。乾隆帝认为入祀贤良祠之事系雍正帝亲定,不宜翻案,故未同意。

田文镜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古今图书集成历象汇编庶徵典

古今图书集成历象汇编庶徵典

历象汇编是中国古籍中有关气象天文内容的汇编。清康熙时广罗古今群籍有关记载,分门别类比排而成。原系陈梦雷所编,雍正时改由蒋廷锡修撰。收入《古今图书集成》。上海中华书局按康有为藏本于1934年缩小影印。陈梦雷,字则震,号有斋,福建候官人。清代学者。曾编有《盛京通志》、《承德县志》、《海城县志》、《闲止书堂集钞》、《松鹤山房诗文集》等。1701年据诚亲王胤祉颁发的协一堂藏书及家藏的1万多卷图书,分门别类编成一集。雍正登基后,被流放东北,卒于戍所。蒋廷钖,清康熙举人。常熟人。字扬孙,号西谷。工诗善画。著有《尚书地理今释》等书。雍正时奉命重编《古今图书集成》。其第1编即《历象汇编》(其他5编为方舆、明伦、博物、理学、经济)。《庶征典》记变异、灾荒、梦、谶等,共50部188卷。有关气候变化及灾害史方面资料,可在《庶征典》中找寻;

午溪集

午溪集

元诗别集。10卷。陈镒撰。《四库全书》曾据编修汪如藻家藏本编入别集类。陈镒曾筑室于午溪之上,并题名为“绿猗堂”,故将诗集题作《午溪集》。本集的传本较少见,除《四库全书》本(收入《四库全书珍本初集》),还有几种清抄善本。卷首为元至正二年(1342)黄溍序,至正三年张翥序,孙炎序,孔旸序,至正十六年刘基序。据《四库全书总目》介绍,卷首还应有刘基、孔旸手柬各1通,但今本未收。卷1—2为五言古诗,卷3—4为五言律诗、五言绝句,卷5为七言古诗,卷6—8为七言律诗,卷9—10为七言绝句。《四库全书总目》曾引刘基书信中的意见,批评道:“今观其集,诚不无稍伤冗蔓,尚少简汰,则基言为能中其病。”陈镒诗篇显然受到晚唐影响,风骨纤弱。但统观全集,清辞丽句仍然时时可见。集中应酬之作较多,水平较低,语意多有重复之处,在很大程序上降低了《午溪集》的艺术水准。

元朝秘史

元朝秘史

原名《忙豁仑·纽察·脱卜察安》(蒙古秘史),作者佚名。十三世纪蒙古官修史书。主要依据宫廷所藏“脱卜赤颜”(蒙古语“历史”)撰修,原文为畏兀儿体蒙古文。明初,四夷馆以它作为学习蒙文的教材,用汉字音写蒙古语原文,逐词旁译,并附有总译,定名为《元朝秘史》。畏兀儿体蒙古文本已散佚,而汉字音写本却流传下来。是书记载了成吉思汗祖先的谱系、蒙古各氏族部落的源流、成吉思汗生平及窝阔台统治前期的活动,是研究13世纪蒙古社会历史最重要的资料。钱大昕《跋〈元秘史〉》云:“元太祖创业之主也,而史述其事迹最疏舛,惟《秘史》叙次颇得其实,而其文俚鄙,未经词人译润,故知之者少,良可惜也。”经钱大昕的宣扬,人们开始认识到此书的价值。同时,《秘史》也是当时蒙古语难得的语言文献,具有很高的语言学价值。有《四部丛刊》本(十二卷,即顾广圻本),较善。另有《连筠簃丛书》本(十五卷)等。清末李文田的《元朝秘史注》、日本学者村上正二的《蒙古秘史·成吉思汗传》以及那珂通世的《成吉思汗实录》等均为研究《秘史》的重要着作,可资参考。方龄贵编辑的《元朝秘史通检》为我们利用《秘史》提供了方便。

星云禅话

星云禅话

宗教因为神圣而真实,哲学因为真实而神圣。生活在忙碌、紧张、动荡、纷乱的今日社会,必须寻找一股安定我们浮躁心灵的力量,而禅,无疑是祛除我们心中焦虑疑惧的力量。本书中,星云大师精选禅宗公案一百三十二则,从现代人的观点,重新解释禅的新意,帮助您随时汲取禅师灵活幽默的智慧,可以说该书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精品。禅的宗旨不可言说,要在不可说处下手,才是平坦大道。用己心去接师心,才能直通清净自性。星云大师精选禅宗公案两百则,从现代人的观点,重新解释禅的新意,帮助您随时汲取禅师灵活幽默的智慧,在无常的岁月里,活出充实自在的人生。此一百三十二则禅话系节录佛光出版社印行的《星云禅话》一至四集,挑选具有人间性、生活性、趣味性、启发性的篇章,以飨读者。

洪山俞昭允汾禅师语录

洪山俞昭允汾禅师语录

清允汾说,上睿等编。六卷。卷首收序;卷一收住江西庐山西林乾明禅寺语录;卷二收住郢州潼泉山法兴禅寺语录;卷三收住鄂州广慧禅寺语录、住景陵紫芝庵语录;卷四收住鄂州大洪山宝通报国禅寺语录;卷五收住齐安天台山赤城禅寺语录——一示众、机缘、颂古、塔铭、重修洪山寺疏、佛事;卷六收诗偈。收入《明嘉兴大藏经》第三十七册。

禅里禅外悟人生

禅里禅外悟人生

《禅里禅外悟人生》是弘一法师一生人生体悟和学佛心得的集大成之作,在这部著作中弘一法师以大才子、大学者、大艺术家的俗家修为向常人揭示出佛门的真谛和人生的真义。书中除了弘一法师的著作之外,还包括他的演讲稿与处世格言,这些内容被梁实秋、林语堂等名家誉为“一字千金,值得所有人慢慢阅读、慢慢体味、用一生的时间静静领悟”。本书还配有弘一大师的照片、画像、亲笔手书的格言、佛教造像等,让读者在领悟人生真谛、佛学思想的同时从多侧面、多角度领略一代文化巨人和佛学大师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