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吾

李宗吾
  • 姓名:李宗吾
  • 别名:
  • 性别:
  • 朝代:近代
  • 出生地:四川富顺(今自贡市)人
  • 出生日期:1879年2月3日
  • 逝世日期:1943年9月28日
  • 民族族群:

李宗吾(1879年2月3日—1943年9月28日)著名“厚黑学”发明者和报刊撰稿人。四川富顺(今自贡市)人。


1879年2月3日生。原名世楷,字宗儒,后改宗吾,自号厚黑教主。


1887年入塾读书。


1899年就读于自流井三台书院,次年转炳文书院。为清末秀才。


1904年春入四川高等学堂,被分到优级理科师范班学习。为四川早期同盟会员。


1908年在富顺中学先后任教习、监督(校长)。辛亥革命后,就任四川审计院第三科科长、四川官产清理处处长等职。


1912年2月25日,孙少荆主办的《公论日报》在成都创刊,在该报以连载文章的形式,每天发表他的愤世嫉俗的游戏文章,即后来印成的单行本《厚黑学》一书。1914年担任富顺县视学,后又改任设在江油县的省立二中校长。


1916年调任省视学。


1918年任省长公署教育科副科长。


1920年回乡继续潜心钻研他的“厚黑学”。


1926年北伐战争开始后,再次入省府长期担任编纂委员。


1935年初,担任四川省政府政闻编审委员会委员,并继续为报纸撰写稿件。抗战爆发前后,为《华西日报》等成、渝报纸先后撰写了《厚黑丛话》、《厚黑传习录》、《怕老婆哲学》等连载文章。


1938年10 月13日,又在成都《新新新闻》开始连载《厚黑琐言》。此后隐居自流井,埋头著书立说。


1940年12月,赴重庆青木关拜访著名传记文学家张默生。后到重庆,旅居《新蜀报》馆、《国民公报》社,修订重印他的几种著作。与国民党元老吴稚晖等相识,并请吴为其书籍题写封面。


1943年春再去北碚与张默生话别,不久返回自流井。同年9月中风逝世。


所著《厚黑学》,初在“成都《公论日报》逐日登载,读者哗然,中卷仅及其半”,“受友人劝告,遂中止”。1917年,成都《国民公报》社曾将其上卷刊行一小册,唐倜风、谢绶青为之作有序跋。1927年,《厚黑学》全文刊于他所著的《宗吾臆谈》内。30年代初,上海《论语》半月刊曾经转载。1934年春,《厚黑学》在北平首次刊为单行本,内容计分绪论、厚黑学原理、厚黑经、厚黑传习录、结论等5章,由北平立派社发行。1936年在成都再版,旋即售罄。1938年因索阅者众,于成都再重印。该书由于客观上揭露了旧官场的丑恶现象和社会道德的沦丧,在全国有着较大影响,被称为“人人心中所有,人人笔下写不出”的“奇书”。他还著有《中国学术之趋势》、《考试制度之商榷》、《心理与力学》等书。

猜你喜欢的书

窄门

窄门

《窄门》是法国作家安德烈·纪德创作的中篇小说。小说描写主人公杰罗姆自小爱着表姐阿莉莎,阿莉莎虽然对杰罗姆也怀有同样的感情,但她恪守清教徒的自我约束,把感情深深埋在心底,最后积忧成疾,不幸身亡。在《窄门》中,纪德将爱情中的神秘主义体验推向极致,讲述了一段纯洁炙热、却又含着无边孤寂和无限辛酸滋味的爱情故事。

雨天的书

雨天的书

现代散文集。周作人著。 上海北新书局1925年12月初版,收作者1921年至1925年间创作的散文53篇,自序2篇,附录1篇。再版时又增入《若子的死》1篇。1987年7月岳麓书社根据1934年8月第8版校订重印,并新编了索引。其中《北京的茶食》(初载1924年3月18 日《晨报副刊》)、《故乡的野菜》(初载1924年4月5日《晨报副刊》)、《喝茶》(初载1924年12月19日《语丝》第7期)等文,都是周作人的得意之作,也最足以代表他记叙抒情性小品散文的特色。这几篇散文抒写生活中的趣味,显示了他对“一种焚香静坐的安闲而丰腴的生活的幻想”。作者在文中用亲切的絮语、冲淡的文字酿造片刻的优游之境、陶然之境和梦似的诗境,求得精神上慰安。《怀旧》(初载1922年8月24日《晨报副刊》)、《怀旧之二》、《初恋》、《娱园》、《学校生活的一叶》等文,抒发了怀旧之思,其中穿插了许多回忆、联想、引证和议论。《蔼理斯的话》(初载1924年2月23日《晨报副刊》)、《上下身》、《净观》、《狗抓地毯》、《与友人论性道德书》等文,对中国传统道德观念施以猛烈攻击,提倡妇女解放和儿童解放,提倡新的性道德。在《与友人论国民文学书》一文中,作者提出:“我们要针砭民族卑怯的瘫痪,我们要消除民族淫猥的淋毒,我们要切开民族昏愦的痈疽,我们要阉割民族自大的风狂”。他提倡以科学与艺术的教育,来改造愚弱的国民性。朱光潜认为:“这书的特质,第一是清,第二是冷,第三是简洁。”并说:“在现代中国作者中,周先生而外,很难找得第二个人能够做得清淡的小品文字。他究竟是有些年纪的人,还能领略闲中清趣。”(《〈雨天的书〉》)

证治针经

证治针经

综合类著作。清郭诚勳编。四卷。诚勳字云台,海昌 (今浙江海宁县南) 人。成书于道光三年(1823)。约四万余言。首载伤寒心法,伤寒摘要,内伤摘要,杂证要旨赋等,辑录前人有关著述,加以注释,阐述医经中关于伤寒及内伤杂病要旨。次论内、外、妇、儿各科证治,并女科要旨、幼科要略总赋等。举凡七十五种证治。每证详述证、因、辨治、方药,后附辑录前人著述中有关论述或医案,亦掺有个人医案。末附集中备检方诀,分伤寒、杂证、中风、虚劳等三十四门,每门载方若干首。所辑以歌赋为多,注释简略,所选多属常见证治,简捷实用。实为医学门径书。有清刻本,藏于吉林省图书馆。

李娃传

李娃传

一名《国夫人传》,唐代传奇小说。白行简撰。初入唐陈翰《异闻集》,后采入宋《太平广记》。今以鲁迅《唐宋传奇集》和汪辟疆《唐人小说》本通行。取材于民间故事《一枝花》。描述荥阳公子某生迷恋上一个名叫李娃的娼女,旅资花尽,李娃为鸨母所迫抛弃了某生,某生沦为挽歌郎、乞丐,遭父毒打,在饥寒交迫之中为李娃所救,以后在李娃的鼓励下刻苦读书,终于得以登第,父子和好,某生与李娃也缔结了美满姻缘。作者揭露了封建家庭的虚伪和门阀制度的罪恶,塑造了一个心地纯洁、善良、忠于爱情的妇女形象。情节曲折,富有戏剧性,人物形象真实而生动,布局谨严,语言清简工细。

宋史通俗演义

宋史通俗演义

《宋史演义》是《历朝通俗演义》中的一部,共有一百回。本书以章回体结构,通俗的文章,机智的点评,真实再现了中华文明历史演进波澜壮阔的进程,叙述了宋代的兴亡。经过五代十国漫漫长路,黄袍加身的赵匡胤,聪明一世的他,杯酒释兵权也自废了武功。塞北强邻外患不断,一场靖康之难而失去了半壁江山。靖康后,高宗赵构在天堂之下的苏杭重建了帝国,也失去回归中土的幻想了。

宝贤陀罗尼经

宝贤陀罗尼经

一卷,赵宋法贤译。佛在祇园,宝贤大夜叉王,献咒使贫苦之众生安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