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多村直宽

- 姓名:喜多村直宽
- 别名:
- 性别:男
- 国籍:日本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1804年
- 逝世日期:1876年12月9日
- 民族族群:
喜多村直宽(きたむらなおひろ,文化元年(1804年)-明治9年(1876年)12月9日)是江户时代末期的幕府医官。本名直宽,字子栗,号龙尾、栲窗(こうそう)等,通称安斎、安正。幕府医学馆考证派的领军人物。生平他是代代仕于幕府的医家喜多村家的第八代传人。他是寄合医师喜多村槐园的长子,母亲是三木正启的女儿,长谷川宣以的侄女。栗本鋤云是他的亲弟弟。天保2年(1831年),他继承了父亲的职位,接管了家族。最初跟随安积艮斎学习。天保年間,曾在医学馆担任讲师并获得赏赐。嘉永2年(1849年)12月16日被授予法眼爵位。与多纪元坚等人共同在医学馆担任指导性角色。安政5年(1858年)7月25日,将家业传给儿子安贞后隐居。明治9年(1876年)秋,明治政府将直宽编纂的《医方类聚》266卷赠予朝鲜。该书在朝鲜已失传,因此朝鲜医官洪显章等人欣喜若狂,将其列为国宝。同年去世,葬于浅草称福寺。浅田宗伯(栗园)为其撰写墓碑铭。直宽相貌魁梧,下颌留有白须,性格沉稳寡言。讲授书籍时不加修饰,如同日常对话般娓娓道来。他认为自炎农以来在中国发展的医学与圣人的道并行不悖,无一缺失。西方医学看似新发现的事实,在汉方医学中早已是陈旧的知识。著作与思想著作包括多部医学著作,以及随笔《五月雨草纸》。他校订古今医学著作,尤其对《伤寒论》倾注心血。《疏义》《劄记》《汇考》《考汇》《六经析义》《柄烛医谈》
喜多村直宽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竹洲集
宋代诗文别集。20卷。吴儆撰。另附《棣华杂著》1卷。卷1、卷2为奏议,卷3为政议,卷4为表启,卷5、卷6为启,卷7至卷9为书,卷10、卷11为记,卷12为序,卷13为祭文,卷14为杂文,卷15为铭赞,卷16为古赋,卷17至卷19为诗,卷20为词。据端平二年(1235)程珌序称:“公之子载将梓公之集,欲珌一言于篇末,盖累年于此矣。”此书大约初刊于此时。其后淳祐七年(1247),吕午又曾为之作序。2序俱载于今传本卷首。北京图书馆现存有此书的明弘治六年(1493)吴雷亨刻本。程珌在序中称吴儆词章:“峭直而纡馀,严洁而平淡,质而不俚,华而非雕。穆乎郁乎,有正笏垂绅、雍容廊庙之风。”吕午序也说:“其文章则雄深古雅,蔚有先汉风,非若世之务艰险以为奇,事雕镌以为新也。”
说东道西
“无锡船菜,最高明的吃法是不拘样式,让姑娘们每人做一两道自己的拿手菜,哪怕嫣红做的是糟鸡,姹紫做的也是糟鸡,但是吃到嘴里,可能手法差异,风味迥然不同。” 本书所选文章,前半部分是作者擅长的美食、掌故、趣闻轶事,后半部分则是作者迁居台湾后对时事的看法以及作者在美国期间的感受和见闻。本书内容恰如其名,天南地北无所不谈,逸闻杂趣包罗其中,美味珍馐,人物钩沉,风俗掌故,民间故事、技艺集于一炉。书中通过对市尘风俗、饮食风尚、民生百态的回忆与描写,向人们展示了作者眼中一段纷繁过往的历史。
银灰色的死
《银灰色的死》是郁达夫小说的处女作,写于1920年。虽则是处女作,但已经初具了郁式文风的精髓了。小说中诸如“灰色”、“朦胧的灯影”、“息息索索的黄叶”、“苍茫的夜色”等词语无不给人一种凄凉、苍茫的感觉,再加上虚构的亡妻之痛及第二次情恋的幻灭和始终笼罩在主人公身上的飘零异国的孤苦之感,便给作品定上了沉郁、悲凉的感伤基调。
锋剑春秋
《锋剑春秋》或谓黄淦撰,约作于嘉庆初期,晚出本改名为《后列国志》、《万仙斗法兴秦传》。由《秦始皇平话》发展而来。书述天运轮回,生杀有定,嬴秦必将一统六国,生灵难免涂炭。孙膑欲报父兄仇,救燕齐民,逆天而行,与王翦、海潮、毛奔对阵,神怪法宝,层出不穷。然最终由三清师长说合,忍痛归山,不涉红尘,免于劫数。此书初看,用语杂沓,不脱话本规模,然生动传神之笔间出。其神魔斗法之描写,远不如《封神演义》,然写孙膑逆天而行,欲挽大厦之将倾,颇具悲剧色彩,反映出人之渺小,生之无奈。在神魔类小说中别具一格。
余冬序录
明何孟春撰。六卷。成书于嘉靖七年(1528)。孟春,弘治六年(1493)进士,官至吏部左侍郎。本书记述内容广泛,涉及明朝以前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社会生活及民族、宗教诸方面。对科举、学校问题亦有收录。诸如卷五记教学由来,书院之制,科贡入仕之途,中第授官,状元曾棨受知,朝廷设官以为民;卷六记科考中第入仕后之艰难,以及翰林官言行轶闻。有嘉靖刻本、万历刻本等,今有《中华野史》标点本。
经世奇谋
《经世奇谋》是明代学者俞琳编著的一部智谋类经典,书中选取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人物和故事。《经世奇谋》与冯梦龙《智囊》齐名,收集了我国历史上著名人物通权达变、转危为安的精彩故事六百余则。因所搜集的故事皆为奇策异谋,因而被误解为旁门左道而久遭禁锢。其实本书为我们提供了极其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深刻的治世谋略,在借鉴古人防患未然、相机行事、随机应变、化险为夷、解除忧患等等的生命智慧中获得人生道理和处事经验,使世人变得智慧清醒,活得豁达明白。书中也选择了大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经典故事,尤其阐述为人处世的谋略和经验,在当前仍具有一定的启迪意义。当然,本书中也有一些负面的东西,需鉴别吸收。书中的奇人奇事不但浸润着先哲们的智慧和权谋,更渗透着古代士大夫不变的理想与追求。阅读这些先人的智慧经典,大者可以治国安民,小者可以应变保身。本书从原书中精选出两百多则故事,希望将古代智慧和现代生活相结合,真正做到古为今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