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安世

- 姓名:项安世
- 别名:字平甫,号平庵
- 性别:男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江陵(今属湖北)
- 出生日期:1129
- 逝世日期:1208
- 民族族群:
项安世(1129-1208),字平甫,号平庵,又号江陵病叟,其先括苍(今浙江丽水)人,徙居江陵(今属湖北)。淳熙二年进士,授绍兴府教授,受知于吕祖谦,以荐登朱熹、张栻之门。五年,调潭州教授。绍熙四年,除秘书省正字。五年,迁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即位,召朱熹为侍讲,未几,予祠,安世率馆职上书留之,为言者所劾,出通判池州,移通判重庆府。以党籍罢,还江陵家居,与吴猎友善。开禧二年,起知鄂州,除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遣兵解德安围。三年,权安抚使,升太府卿,坐杀吴猎客宣抚幕官王度免。起为湖南转运判官,未上,以台章夺职而罢。嘉定元年卒,年八十(本集卷四《内子生日》诗)。安世自云“学诗当学杜诗,学词当学柳词”(《贵耳集》卷上),故其诗有声当世,多与孙应时、姜夔等人唱和,刘克庄尝举其五言绝句如《武夷铁笛亭》、《诸葛祠堂》、《永州》,七言律诗《读三国志》、《路旁有因梅竹以编篱者》,七言绝句《春日堤上》、《见梅》、《次韵罗郢州送别》多篇,颇称其新奇工致(《后村诗话》续集卷四)。其文存世不多,以奏议见长,周必大谓其“意婉义深,学广文赡”(《与项平甫正字书》)。其著述今存《易玩辞》十六卷、《项氏家说》十卷等。又著有《平庵悔稿》十五卷、《后编》六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丙辰悔稿》四十七卷(《宋史·艺文志》七)。今存《平庵悔稿》十四卷、《丙辰悔稿》一卷、《悔稿后编》六卷、《补遗》一卷,系清乾隆间吴长元所编,有清钞本。又《宛委别藏》单独收有《平庵悔稿》十二卷。《全宋诗》卷二三七○至二三八二录其诗十三卷。《全宋文》卷六三六三收有其文。事迹见《宋史》卷三九七本传,《南宋馆阁续录》卷八、九,柳贯《跋江陵项平甫为李文定公作盘居诗》。
猜你喜欢的书
怕,就会输一辈子
奥里森·马登被公认为美国成功学的奠基人和伟大的成功励志导师。我们根据他的经典理论,结合他的著作,精心编译了这本《怕,你就输一辈子》,以期告诉读者:要克服自卑,不要自己限制自己;怕的人才会输一辈子,不怕就总会有机会获得成功;要让自己变得热情洋溢,热情的人终会有所获;很多时候并不是世界不公平,而是你的能力不足,梦想又太过远大;如果一个人心里被杂念、欲望所控制,那么这个人离倒霉就不远了……我们相信,无论是哪一个渴望成功的人,都能够从奥里森·马登的书中找到不怕的勇气,找到敢于成功的信念,找到拼命奋斗的干劲。
伊索寓言
伊索,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家。弗里吉亚人。据希腊历史家希罗多德记载,他原是萨摩斯岛雅德蒙的奴隶,善讲寓言故事,讽刺权贵,后被德尔斐人杀害。现在流传的《伊索寓言》是后人根据拜占廷僧侣普拉努得斯搜集的寓言及以后陆续发现的古希腊寓言传抄本编订的。《伊索寓言》有三、四百个小故事,多是动物故事,通过描写动物之间的关系来表现当时的社会关系,这主要是压迫者和被压迫者之间的不平等关系。作者谴责社会上人压迫人的现象,号召受欺负的人团结起来对恶人进行斗争,如在《狼与小羊》、《狮子与野驴》等故事中,作者用豺狼、狮子这样凶猛的动物比拟人间贪婪残暴的统治者, 抨击他们虐害弱小的寓意不言而喻;《农夫与蛇》这个故事是劝戒人们不要对敌人仁慈;《狗和公鸡与狐狸》不光阐明害人终害己的道理,还告诉人们要善于运用智慧去战胜敌人。《伊索寓言》中有些故事还总结了古代希腊人民的生活经验,如:跟那些遇到危险就把朋友抛弃不顾的人打交道,要多加小心的故事《旅行者和熊》、朋友不和就给敌人可乘之机的故事《狮子和公牛》等等。其中还有不少故事长期以来被后人引用,发人深省,启迪智慧,如《龟兔赛跑》、《狐狸与葡萄》等。当然,《伊索寓言》中也有一些消极的东西,如宣传乐天知足的《说马幸福的驴子》、向强者妥协的《芦苇和橄榄树》等故事。这些寓言反映的是奴隶和下层平民中落后的意识,有的则是后人收集时混入的,带有剥削阶级思想的影响。伊索寓言,形式短小精悍,比喻恰当,形象生动,对法国的拉封丹、德国的莱辛、俄国的克雷洛夫都产生了明显的影响。耶稣会传教士在明代把伊索寓言传入中国,金尼阁口述的译本《况义》在1625年刊行,收有寓言22则;1840年出版的《意拾蒙引》,收寓言81则;此后又有不同的中译本相继问世。
江文通集
诗文别集。南朝梁江淹(字文通)作。江淹文集最早为自己生前编定,《梁书·江淹传》:“凡所著述百余篇,自撰为前后集。”《隋书·经籍志》所载不同:“梁金紫光禄大夫《江淹集》九卷。”注云:“梁二十卷,江淹后集十卷。”《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均著录前后集各十卷。自宋代起,一般只著录十卷。现存江淹集有《自序传》说:“自少及长,未尝著书,惟集十卷,谓如此足矣。”但《自序传》写于35岁,其集中可考订写作年代者大都作于此前,此集当是“前集”,“后集”早已亡佚。江淹集现存版本有十多种。依照编排方式可分二类:一是按赋、诗、文大类编次,又按年代排列,如《四部丛刊》影印明翻宋刻本《梁江文通文集》10卷(附清叶树廉辑《校补》1卷)、明万历间汪士贤辑刻《汉魏六朝名家集》本及元钞本;二是既分赋诗文大类又分章表启诏等小类,如明代张燮刻本《七十二家集》、稍后张溥辑本《汉魏六朝百三家集》的《江醴陵集》(《四库全书》本作《梁江淹集》)2卷。《四库全书》所收《江文通集》4卷,为清乾隆间梁宾以张溥本为底本、用汪士贤本等校订刻印。明万历间胡之骥注刻的《江文通集汇注》,是现存唯一注本。此本共10卷,卷一、二收赋,卷三、四收诗,卷五至卷十收颂、赞、章、表等文,今由中华书局1984年出版李长路、赵威点校本,卷末附有“江文通集佚文”、“南史江淹传”,江淹作品于此大体齐全。
古今韵会举要
韵书。三十卷。元熊忠编撰。书成于元大德元年(1297年)。(撰者生平不详)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黄公绍编撰成一部《古今韵会》,简称《韵会》。此书资料丰富,“上本《说文》,中参籀古,下极隶俗,以至律书方技,乐府方言,经史子集,靡不研究。”同乡熊忠嫌它注释太繁,恐“四方学士不能遍览”,就对该书删繁、举要、补漏、订缺,编成《古今韵会举要》。本书分韵采用了刘渊《壬子新刊礼部韵略》一百零七韵,每韵中以三十六字母排列字头。根据实际语音,所收字都按 “雅音”重新分韵定名,为把 “东”、“冬”、“锺”重新分为 “公”、“弓”、“雄”三类。入声韵韵尾的界限被打破,三种塞音韵尾常归在同一“字母韵”。
真人高象先金丹歌
真人高象先金丹歌。一篇,高象先撰,出於北宋时期。底本出处:《正统道藏》太玄部。北宋高象先歌。佚名序作者自称其曾为之注解。但今只有歌而无注,注盖亡佚。序撰于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歌述西华夫人向高象先授坎离火候,并指诸邪法之谬。
佛说阿弥陀经讲录
自从受教以来,法恩的化育,使我充满了庆幸与感激!善知识难逢难遇,我终于遇到了,而且是遇得那么长久。这是托福于善根因缘,也是仰赖于佛光的照临。因为亲近院长除了身教、言教可以使我获益良多之外,还使我得到净土法门的究竟利益。院长在了生死的行门当中,是以净土法门为依归。我在他老人家座下学法,也就很自然地认识了净土法门的殊胜。院长说:‘末法时代的众生,非念佛无以了生死,非念佛无以度有情!’这正同于印光大师说:‘九界众生虽是门,上不能圆成佛道,下不能普利含识’了。所以再一转胞胎,便不知升沈何所的茫茫大海里,我能够直截了当地亲近到慧眼别具的净土宗师,这是何其有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