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元稚

王元稚
  • 姓名:王元稚
  • 别名:字少樵,号无暇逸斋主人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福建闽县人
  • 出生日期:约1842年
  • 逝世日期:约1926
  • 民族族群:

王元稚(约1842年-约1926),字少樵,号无暇逸斋主人,福建闽县人。著作有《致用书院文集》《致用书院续存》《秉铎公牍存稿》《读赵注随笔》《汉儒赵注从祀始末记》《文庙图像笺校》《说文学四种》《说算》《算学四种》《读左随笔》《读五代史随笔》《作嫁·借箸集》《作嫁·借箸集续集》《酬应杂存》《楹联杂存》等。


“年十九与闽县章子试,受知于长沙徐寿蘅学使,人邑庠,食廪饩”,“以一诸生鹰重任"“人乡试者十九科,光绪乙丑恩科……抑置副车”。“光绪乙丑恩科(1889)”为“太后七旬 恩科”,“副车”即“副榜举人”,据此可知,王雜在I860年至1889年的功名为“诸生”(即秀才),1905年以后始得称为“副贡”。《重修台湾省通志》卷八第一册《职官志》记王元稚在凤山县学教谕、台湾府学训导、台湾府学教授任上的功名为“光绪副贡”,乃是一种追记的写法。《哀启》记:“光绪初元船工吿成,先严以劳绩得保县丞,……愿改就教职,先后任凤山县学教谕,台北府学教授,在台垂三十年。”张作兴主编的《船政文化研究—船政奏议汇编点校辑》中,有船政大臣沈葆桢上《船工告成,积年出力员绅请奖折>为“所有船政积年出力人员”清奖的记载。据《哀启》记:“同治六年,吾闽兴办船政,时沈文肃公仟船政大臣,先严以试文受知,乃上书陈时务。文肃公一见激赏,即檄召为船政前后学监督,在事五年,夙夜奉公,堂规整肃,以一诸生膺重仟,先严感遇奋发,生平愉适无过此时。”可知王元稚属于“船政积年出力人员”,他在“光绪纪元”得“保县丞”时已经离开船政在台游幕,改就教职任凤山县学教谕则是光绪七年(1881)的事了。王元稚在台湾担任的最高官职是“府学教授”,在品级上属于正七品。但是王元稚应该得到了五品封贈,因为《哀启》称其夫人严氏为“严宜人”,宜人是对五品官员妻室的封赠。

王元稚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写电影剧本的几个问题

写电影剧本的几个问题

本书的基础是夏衍于1958年上半年在北京电影学院讲课时的讲稿,1959年出版时作了润色和补充。全书分10个部分:①前言;②电影的“第一本”;③政治气氛和时代脉搏;④人物出场;⑤结构;⑥脉络和“针线”;⑦蒙太奇;⑧对话;⑨艺术性,技巧;⑩重要的问题在于学习。作者在“前言”中就申明自己把电影看成是“面向千千万万劳动人民”的“群众性”的综合艺术,全书的内容便是以此为前提,围绕电影剧作怎样为创作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影片服务而展开的。作者在阐述具体创作问题时,以两方面的艺术成就为范例(中国古典民族艺术和苏联电影),同时结合自己的创作体会,着重强调了电影剧作的民族特点、思想水平和艺术表现力的高度统一。作者用了较多篇幅来讨论电影剧作的结构问题(“结构”、“脉络和‘针线’”、“蒙太奇”等部分),对分段落、分场次、衔接、蒙太奇的理论内容及民族化等问题作了详尽的论述。针对当时中国电影中对话有失简洁、不真实、不生动、与人物性格不符等弱点,作者援引古今中外的实例加以论述,并告诫说:“对话是电影剧本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对话写得好或不好,会直接影响到影片的艺术质量和效果,勿以小技而忽之”。本书由于历史年代造成的局限,某些观点和阐述已显得片面和陈旧,但对电影创作基本原则的论述和个人经验的介绍仍十分有助于电影剧作初学者创作水平的提高。正如欧阳予倩先生在本书序言中所说: “这是理论,但这是从实践中提炼出来的。这是常识,但他把有关编剧的一些道理阐明得非常透彻而扼要。”本书于1980年由中国电影出版社再版,增添了一篇《琐谈改编》。

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经法

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经法

《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经法》,原题陈椿荣集注。书中多处引用宋徽宗「政和御注」,应出于北宋末或南宋。五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本书注经以内修法为主,作者分经文为若干小节,逐段逐句详注,解说诵经方法及指诀(诵经时用手指掐诀)。经文中又插入六十四卦象、时晷及多种图像、符文、祝词、咒语。后人萧应叟、青元真人、张宇初注《度人经》,受此书影响。

录异传

录异传

志怪小说集。撰人不详。《隋书·经籍志》、两《唐志》及《宋志》皆不收载。《北堂书钞》、《艺文类聚》、《初学记》、 《太平广记》、 《太平御览》等类书多有征引。今人疑其亡于宋。鲁迅辑其遗文二十七条,载《古小说钩沉》。该书产生的时代亦不能确知。据鲁迅辑本所录,有晋隆安中事,可以推知其成书约在东晋末或南朝。《录异传》属于杂鬼神志怪,所记内容起自周秦,迄于东晋的鬼神、妖异、奇闻、怪事之类的传说

诗境浅说

诗境浅说

诗学专著。俞陛云撰。陛云,字阶青,浙江德清人,清光绪戊戌进士。是书选录王勃、杜审言、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卢纶、白居易、许浑、李商隐、杜荀鹤等近八十位唐代诗人的诗歌或摘句。另续编收录绝句三百九十三首。所选诗歌、摘句后皆有疏解串说。凡命题、作意、境界、典实、句法、字法、声调、格律均剖析言之,从中可以窥见作者诗学思想的鳞爪,如学诗宜求意义,勿猎浮词;品诗见仁见智,无所不可;诗贵天然,不在专工雕琢;写实亦应以诗意融化而出,切忌语太说尽等。该书重视诗歌艺术性,收录了一些今人唐诗选本罕见的小家名篇。且能注意不同诗人相似或不同诗意、诗风的比较。是书有1984年上海书店根据1947年开明书店版影印本。

金陵纪略

金陵纪略

呜呼!立君难,立国难,立法度尤难。

六道伽陀经

六道伽陀经

一卷,赵宋法天译。说六道相之偈颂也。与六趣轮回经类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