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元稚

王元稚
  • 姓名:王元稚
  • 别名:字少樵,号无暇逸斋主人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福建闽县人
  • 出生日期:约1842年
  • 逝世日期:约1926
  • 民族族群:

王元稚(约1842年-约1926),字少樵,号无暇逸斋主人,福建闽县人。著作有《致用书院文集》《致用书院续存》《秉铎公牍存稿》《读赵注随笔》《汉儒赵注从祀始末记》《文庙图像笺校》《说文学四种》《说算》《算学四种》《读左随笔》《读五代史随笔》《作嫁·借箸集》《作嫁·借箸集续集》《酬应杂存》《楹联杂存》等。


“年十九与闽县章子试,受知于长沙徐寿蘅学使,人邑庠,食廪饩”,“以一诸生鹰重任"“人乡试者十九科,光绪乙丑恩科……抑置副车”。“光绪乙丑恩科(1889)”为“太后七旬 恩科”,“副车”即“副榜举人”,据此可知,王雜在I860年至1889年的功名为“诸生”(即秀才),1905年以后始得称为“副贡”。《重修台湾省通志》卷八第一册《职官志》记王元稚在凤山县学教谕、台湾府学训导、台湾府学教授任上的功名为“光绪副贡”,乃是一种追记的写法。《哀启》记:“光绪初元船工吿成,先严以劳绩得保县丞,……愿改就教职,先后任凤山县学教谕,台北府学教授,在台垂三十年。”张作兴主编的《船政文化研究—船政奏议汇编点校辑》中,有船政大臣沈葆桢上《船工告成,积年出力员绅请奖折>为“所有船政积年出力人员”清奖的记载。据《哀启》记:“同治六年,吾闽兴办船政,时沈文肃公仟船政大臣,先严以试文受知,乃上书陈时务。文肃公一见激赏,即檄召为船政前后学监督,在事五年,夙夜奉公,堂规整肃,以一诸生膺重仟,先严感遇奋发,生平愉适无过此时。”可知王元稚属于“船政积年出力人员”,他在“光绪纪元”得“保县丞”时已经离开船政在台游幕,改就教职任凤山县学教谕则是光绪七年(1881)的事了。王元稚在台湾担任的最高官职是“府学教授”,在品级上属于正七品。但是王元稚应该得到了五品封贈,因为《哀启》称其夫人严氏为“严宜人”,宜人是对五品官员妻室的封赠。

王元稚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华盖集续编的续编

华盖集续编的续编

本书收录:厦门通信〔1〕 厦门通信(二)〔1〕 《阿Q正传》的成因〔1〕 关于《三藏取经记》等〔1〕 所谓思想界先驱者鲁迅启事〔1〕 厦门通信(三)〔1〕海上通信

能改斋词话

能改斋词话

吴曾撰。其所著《能改斋漫录》之第一六、一七两卷为乐府门,计69则,唐圭璋师《词话丛编》析出收录,题《能改斋词话》。他卷及逸文亦时有话词条目,计约30馀则。曾字虎臣,抚州崇仁(今属江西)人。博闻强记,知名江西,应举不第,以献所著书得官,历敕令所删定官,宗正寺主簿权太常丞,太常丞权吏部郎官,迁工部郎中,出知严州。因“游时相(秦桧)之门,敢为大言,士流嗤鄙”(《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八七)。《能改斋漫录》首刊于绍兴二十七年(1157),其编成约在此年之前不久。孝宗隆兴初(1163),其仇家捃拾书中讥笑宗室文字,上告朝廷,旋被旨毁版。后人因以《复斋漫录》为名加以称引。光宗绍熙元年(1190),京镗删去有碍文字重刊于成都郡斋。原本有著录,或云20卷,今本存18卷,13门,另逸文若干,计2000馀条。有上海图书馆藏明钞本(小瑯嬛仙馆旧藏)、《四库全书》本、《墨海金壶》本、《丛书集成初编》本。《词话丛编》本据《守山阁丛书》本收入。又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0年标点本,以聚珍版本为底本,用临啸书屋刊本、守山阁丛书本、上海图书馆藏明钞本、《词话丛编》原刊本等校过,补附若干逸文,较为完备。该书以考据、纪事为主,其资料丰富,后出之《苕溪渔隐从话》后集、《诗人玉屑》等书多加引用。其话词之条目,考证、品藻、评论、引述皆有之;与此前之词话专书或仅记本事、或仅论歌曲谱调、或以选词而顺及者有异。其所记五代北宋词人遗闻逸事,往往可资考证辑轶。如梅尧臣《苏幕遮》、欧阳修《少年游》咏草词,王安石《生查子》、《谒金门》词,均为本集所不载。其词学观点,则仍以“典雅”、“入律”、“清腴”为上,与南渡前后论词诸家大同小异。

江上孤忠录

江上孤忠录

清赵曦明著,江阴抗清81天史实著作。

原李耳载

原李耳载

《原李耳载》是李中馥死后由玄孙李青房,搜集散作整理校核而成的。分上下两卷,上卷记人物、忠烈、孝廉、名臣、宿吏无所不包。下卷记各种神异传说,儒、释、道三教皆容。清人孙闳达读罢该书后说:“余读之如读异书,得未曾有,其所载皆可喜、可愕、可感、可叹之事,可以启人之善思焉!可以敬人之恶志焉!可以坚人之信心,破人之挛见焉!是书也,其有功于名教不浅,非直为纪闻志佐之书而已也。”卷前有孙闳达、陈俶、许道基三人之序,还有李中馥自序和曾孙李从龙之序。卷后有其玄孙李青房之题识。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慎思堂刻本。钤有“石友山房所藏”、“周系英”两方印。省图藏。

林灵素传

林灵素传

林灵素。北宋道士,温州(今属浙江)人。字通叟,本名灵噩。少依佛门为僧,因常受其师笞骂,后改从道教。善妖幻祷雨之术,往来淮、泗间(今安徽治北)政和(1115)末,由左道录徐知常推荐于朝廷,林称宋徽宗为神霄玉清王下降,又称自己是神霄府仙乡,褚慧,下降佐帝君之治,深得徽宗宠信,赐号通真达灵先生,建上清宝箓宫以居之,徒众美衣玉食者达二万人。随即又加号元妙先生、金门羽客、冲和殿侍宸等。

杂阿含经

杂阿含经

杂阿含经,一卷,失译,梵Sa&mdotabvyukt&amacrongama。附吴魏二录,于大部中撮要,译出别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