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曾植

- 姓名:沈曾植
- 别名:字子培,号乙庵
- 性别:男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嘉兴人
- 出生日期:1850
- 逝世日期:1922
- 民族族群:
沈曾植(1850—1922),字子培,号乙庵,又号寐叟,初别号小长芦社人,晚称巽斋老人、东轩居士,又自号逊斋居士、癯禅、寐翁、姚埭老民、乙龛、余斋、藟轩、持卿、乙葊、李乡农、城西睡庵老人、乙僧、乙穸、睡翁、东轩支离叟等,嘉兴人。清光绪六年(1880)进士,任刑部贵州司主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外调任江西广信知府,安徽提学使。曾赴日本考察教育制度。这期间,他主张变法,支持维新活动。三十三年徐锡麟刺杀安徽巡抚恩铭后,曾植于次年署理安徽布政使,并护理巡抚。宣统二年(1910)以病归,辛亥革命后,侨寓上海。1914年春,浙江设立通志局续修《浙江通志》,聘曾植任总纂。未几,局裁,编修中辍。此后,与郑孝胥、姚文藻等时相往还;在上海等地与康有为等一批清朝遗老关系密切,参与溥仪复辟活动。1917年7月,张勋复辟,曾植赴北京参加,任“学部尚书”。张勋复辟失败后,闲居上海,从事学术研究,其寓所海日楼中常有中外学者名流前往质疑问学,被尊为“中国大儒”。1922年11月卒于上海。康有为谈艺论学,对沈曾植极为钦服。王国维自1915年春在上海结识沈曾植后,经常与其切磋学问,在学术研究上得到很大帮助。
沈曾植治学严谨博大,综览百家。后专治辽金元三朝历史、边疆历史地理及中外交通史事,开辟了前人未窥的新领域。清末任刑部贵州司主事凡18年,潜心研究古今律令,亦有独到成就。王国维称赞其成就足可与清代著名学者顾亭林等人相俦,其成就的深度超过龚自珍、魏源,其精处胜过戴震、钱大昕,称为“学术所寄”、“邦家之光”。生平著述繁富,有《汉律辑补》、《晋书刑法志》、《蒙古源流笺注》、《元经世大典笺注》、《西北舆地考》、《海日楼诗集》、《曼陀罗呓词》等。
沈曾植工诗词,擅长书法。其诗崇孟郊,而所作洁净精妙,又近于陆游。其书法取法钟繇、索靖,晚年吸取黄道周、倪元璐的精华,参以爨宝子碑法,变态多姿,奇取横出,翻覆盘旋,如游龙舞凤,卓然成一代大师。晚年在政治上趋于保守,在艺术上却富于创新,对后人影响颇深。
沈曾植弟沈曾桐,字子封,清末翰林,曾官广东提学使等职,亦有文名。
沈曾植故居在嘉兴城区姚家埭,建筑至今保存完好。其墓在今嘉兴郊区马桥乡笮篰村,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子沈慈护、媳劳善文(上海市文史馆馆员)于20世纪50年代将嘉兴住宅捐献给政府,把沈曾植所遗文物分别献给浙江省和嘉兴市文物管理部门。
沈曾植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英雄与母亲
该书是分析心理学入门作品,探究人类内心深处的无意识内容。荣格认为,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或者无意识中的内容,总是与远古的神话遥相呼应。在《英雄与母亲》中,荣格借用诸多神话传说与考古资料,以及原始文化的图画,来确认这种特殊的心理联结,为其集体无意识与原型理论做论证。相比于弗洛伊德,荣格更加注重象征背后的原型意象及其表达,并从文化的视野来扩展对“力比多”概念的理解。因此,本书成为了荣格与弗洛伊德分道扬镳的开端,也为荣格分析心理学的发展做了充分的铺垫。
霜痕
现代短篇小说集。王统照著。上海新中国书局1932年9月出版,列入“新中国文艺丛刊”。收《叙言》1篇,《青松之下》、《霜痕》、《冲突》、《生与死的一行列》、《旅舍夜话》、《相识者》、《河沿的秋夜》、《纪梦》等短篇小说8篇。其中《霜痕》描写的主人公茹素,原是个意志坚强的青年。因遭到一连串的不幸,他几乎变成一个与世无争的“无感觉者”。觉醒后,他为找不到出路而感到痛苦,最后参加了“红花”标号的暗杀集团,用“灵魂的冒险”来游戏人生,企图找到自己“真正”的生活之路。《河沿的秋夜》写了三个苦闷的青年,他们几乎失去了生活的勇气,陷在自己狭小的圈子里。在秋夜里,只得吹吹箫笛,借酒消愁。在酒后的醉途中,寻找各自的“解脱”。王统照曾经指出,这些作品“与我已印行的更在以前的作品不同”,“多少搀入了一点辛涩的味道,”“常常感到沉重的生活的威迫,将虚空的祈求打破了不少,在文字方面,,也不全是轻清的叹息与虚渺的惆怅了。”(《霜痕·叙言》)
说篆
印学论著。清许容著。一卷。共九则: 其一为文字起源, 归为六书; 其二为文字初创, 古文降而为大篆、小篆、隶、草、行、楷之衍变; 其三为欲法诸书, 先求执笔; 其四为欲书之时, 当心正气和; 其五为既明笔法, 后可刻印; 其六为刻印之道在文法 (指篆法)、章法、笔法、刀法, 指出 “惟浅、显、典三字,刻印之妙诀也”; 其七为字有增减之法, 当有所本, 不得杜撰; 其八为印文配合须得章法, 写数十方, 择而用之, 次得笔法, 然后用刀; 其九论用刀十三法, “以上刀法, 全在用刀之时, 心手相应, 各得其妙。” 为当时一般泛论。辑入 《篆学琐著》、《历代印学论文选》。
杂纂新续
昔玉溪生以街谈寓诙谐,王君玉、苏子瞻继之,明黄允交复有三续之作,不过博茶前酒后一轩渠耳。余戏仿为之。凡前人所已言者,俱不赘及云。
壬占汇选
《壬占汇选》成书于清乾嘉年间,为壬家程树勋编辑、誊抄,间有程氏夹注。主要是囊括集录了中国历代六壬名著中的所有全部经典占验案例,堪为古今壬书占案中的集大成之作。
佛说阿难分别经
佛说阿难分别经,一卷,秦法坚译。与阿难问事佛吉凶经同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