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海鸣

- 姓名:何海鸣
- 别名:名时俊
- 性别:男
- 朝代:近代
- 出生地:广东九龙
- 出生日期:1887
- 逝世日期:1944
- 民族族群:
何海鸣(1887—1944),名时俊,以笔名海鸣行世,别署一雁、孤雁、衡阳一雁、余行乐、行乐、求幸福斋主等。原籍湖南衡阳,生于广东九龙。弱冠赴湖北,投清政府新军第二十一混成协第四十一标第一营当兵,后升副目,兼司书生帮写。因在军中进行反清活动,并在当地报纸发表激烈言论,受到警告处分,遂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秋自请退伍。旋由詹大悲推荐,任汉口绅商所办军事补习学校国文教员和军操教习。同年十一月,加入反清革命团体群治学社。宣统元年(1909)社友詹大悲接办《商务报》,何海鸣任编辑。宣统二年八月群治学社改名为振武学社,同年十二月再改名为文学社,何海鸣均为其骨干分子。同年十一月在汉口与詹大悲创办文学社机关报《大江报》。三年六月,因在该报发表《亡中国者和平也》一文,被判刑一年半,该报也被查封。同年八月十九日武昌起义爆发,方得出狱。旋任汉口军政分府参谋,并改组《公论报》为《新汉报》,任经理。一度因汉口失守而离开,南北议和后又返回,复刊《大江报》。黎元洪以《大江报》鼓吹无政府主义,下令查封,并捉拿何海鸣,何海鸣得讯逃至上海,先后创办《爱国日报》、《爱国晚报》、《民权报》等。1913年孙中山发动“二次革命”,何海鸣赴南京,协助黄兴组成讨袁军,任第八师师长。失败后逃亡日本。因经不起袁政府利禄诱惑,于1915年3月回沪,在《时报》上发表《何海鸣最近之宣言》,向袁政府投降,并诋毁孙中山先生。1918年8月曾任安福国会众议院议员。1926年10月任张宗昌部宣传队总司令。1927年1月又任安国军直鲁联军宣传部第一部部长。张宗昌失败后,寓居辽宁,后迁居上海,以卖字卖文为生。1936年病卒。
何海鸣的文学活动主要在后半生,作品以小说为主。所著长篇小说十多部,如《孤军》、《黄埔血泪》、《奇童纵囚记》、《摩登女儿经》、《倡门红泪录》、《琴嫣小传》、《朔方健儿传》、《平泉大侠劫富记》、《怒》等,尤以《十丈京尘》饮誉文坛。其他尚有《海鸣小说集》、《何海鸣说集》、《求幸福斋随笔》、《求幸福斋丛话》、《中国工兵政策》、《学校军事教育》等。生平事迹见贺觉非《辛亥武昌首义人物传·何海鸣》(1982年10月中华书局出版)、赵苕狂《何海鸣传》(1926年上海世界书局版《海鸣小说集》附)、郑逸梅《小品大观·何海鸣》(1935年8月上海校经山房书局出版)等。
何海鸣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骆驼祥子
老舍著。1939年出版。以二十年代旧军阀统治下的北平为背景,描写人力车夫祥子在黑暗社会的摧残下,逐渐丧失生活理想最后被迫走向堕落的悲剧。贫苦农民出身的祥子在封建势力压迫下失去了土地,便跑到北平靠当人力车夫谋生。为了不受别人盘剥,苦干三年,积得一百块钱,买了一辆新车。不久,他被军阀抓去当伕,车被乱兵抢走,但他并不灰心,继续拉车攒钱,准备再买车子。结果,辛勤挣得的一些钱被反动侦探敲诈干净。后来,用妻子虎妞私房钱买了一辆旧车,不久因虎妞难产而死,被迫卖掉。为买车,祥子三起三落,心灵和肉体遭到严重摧残,而他所喜爱的小福子因不堪非人的生活而自杀。从此祥子心灰意懒,消极颓丧,慢慢染上各种恶习,终于走上堕落的道路,到处骗钱,醉生梦死,成了一个自私的无赖,一具没有灵魂的躯壳。
耕学斋诗集
十二卷。明袁华撰。袁华字子英,江苏昆山人。生于元季,洪武初为苏州府学训导。后因累逮系,死于京师。此集共古体诗七卷、近体诗五卷,不知何人所编。《明史艺文志》不著录。考杨维桢为作《可传集》序,称袁华自二十岁后三十年所积之诗,无虑千余首,吾选之得若干首。即所谓千余首者后人裒辑以传。明之初年,作者林立。袁华为诸家盛名所掩,故人与诗皆不甚著。实则衔华佩实,具有典型,非后来伪体所能及,固未可以流传未广而轻之。袁华《赠闵中孚初度诗》,有同生延祐丙辰 (1316)年句。以干支推之,下至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已五十三岁。故集中诗句,元代所作为多。如甲午、丙申、己亥、庚子、乙巳、丙午、丁未诸纪年,皆在顺帝至正中。惟癸丑 《正月风雨中偶成》一首作于洪武六年 (1373),颇露悲凉感慨之语。盖欲自附于元之遗民。然已食明禄,不必作是语。四库已存目。
中国史学名著
钱穆著。1973年台北三民书局出版。该书比较详细地介绍了中国主要历史著作,内容包括《尚书》、《春秋》、《春秋三传》、《左传》(附《国语》、《国策》)、《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综论东汉到隋的史学演进、《高僧传》、《水经注》、《世说新语》、刘知几《史通》、杜佑《通典》(附吴兢《贞观政要》)、欧阳修的《新五代史》、《新唐书》、《资治通鉴》、《通鉴纲目》、《通鉴纪事本末》、《通志》、《文献通考》、《明儒学案》、《宋元学案》、《文史通义》等书。作者主要叙述了这些书的内容、体例、写作方法,说明其精神与特点,兼及成书的时代背景和各史家治学的特殊成就。
如来广孝十种报恩道场仪
《如来广孝十种报恩道场仪》,本名《孝顺设供拔苦报恩道场仪》,又名《如来广孝十种报恩道场教诫仪文》,中国佛教典籍。南宋四川绵竹大中祥符寺僧人思觉集。八卷。明清时期云南阿吒力僧和应赴僧常用科仪。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传外传
佛教著述。作者不详。原著当为三卷。现存卷下。是《金刚经》的记传之作。依据《楞伽经》及无著的《金刚般若论》、世亲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等对《金刚经》的论释。据书中“具如传译”、“具在传文”等字样,则似另有《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传》传世,本书系据该传而作。未为历代大藏经所收。敦煌遗书有收藏,后被日本《大正藏》收入第八十五卷,但为残本。
人天宝鉴
全一卷。南宋昙秀撰。乃依内典及儒、老之外籍等,编集学道之须知、修行之龟鉴等佳言秀句数百条,于理宗绍定年间(1228~1233)上梓刻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