彦悰

彦悰
  • 姓名:彦悰
  • 别名:
  • 性别:
  • 朝代:唐代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彦悰,一作彦琮,误。唐初僧人。贞观间至长安,师从三藏僧玄奘。高宗时住长安弘福寺。龙朔二年,集录六朝至唐高宗时僧徒臣工反对拜君亲之文章,编为《集沙门不拜俗议》六卷。《新唐书·艺文志》著录,今存《大正藏》本。垂拱四年,又将慧立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五卷,重加整理,并补撰后五卷,叙述玄奘贞观十九年归长安后译经事迹,序而行世。文笔生动简洁,为中国古代传记文学名著。版本较多,以中华书局1983年校点本较为常见。彦悰又著《唐护法沙门法琳别传》三卷,记唐初名僧法琳一生护法事迹,其中有关与太宗争论事,记述尤为生动。此书亦收入《大正藏》。又撰《大唐京寺录传》一○卷,已逸。另《后画录》亦题其所撰,卷前有贞观九年之序,为续姚最《续画品》而作,评及二十七人。书末李凑一条,为后人所作误入。其评画见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以为“最为谬误”。有《津逮秘书》、《画品丛书》等本。《全唐文》卷九○五收文六篇,内《金光明经序》、《通极论》、《福田论》三篇,为误收隋僧彦琮之文。《开元释教录》卷八、《宋高僧传》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的书

在官法戒录

在官法戒录

四卷。清陈宏谋著。陈宏谋(1696—1771),字汝咨,号榕门,广西临桂 (今桂林)人。雍正进士,乾隆间官至两广总督、署湖广总督、吏部尚书、东阁大学士,为一代名臣。本书是他任地方督抚大吏时所作。书前有自序,其中说,地方胥吏舞文弄墨,作奸犯科,干出了种种罪恶勾当,其原因在于不知礼义的可贵,丧失了廉耻之心。因此当务之急,在于对他们进行道德修养教育。于是,陈宏谋在理政之余,采集史籍中所载的吏胥之事,并加论语,结集成书,名为《在官法戒录》。目的在于,使天下之人、包括男女老少及贵贱贤愚者,均引为教训,以戢息恶念,发扬善心。书分四卷:卷一为总论,卷二、卷三为法录上下,卷四为戒录,备列了善吏招致吉祥、恶吏招致祸殃的事迹。可以看出,作者在教导胥吏弃恶从善方面,确实是煞费苦心,但是书中的因果报应在实际上是不解决任何问题的。有乾隆刊本。陈宏谋著有 《培远堂全集》。

历年记

历年记

姚廷遴著。所记起于明崇祯元年(1628),止于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姚为上海人,先任县吏,继为乡农,深知民间疾苦。在其笔下,或记县官肆虐,如顺治十八年辛丑(1661)年初,连续三月,多雨歉收。知县涂贽征粮甚迫,百姓无措,多借营债,如稍缓付,便被吊打,惨状万千,破家者甚多。或叙年岁半歉,如崇祯十五年(1642)春,出现严重饥馑惨状,大家小户俱吃豆麦,面皆菜色,有将榆树皮做饼食,并蚕豆叶亦炒食,掘草根茅根大把食之。对此七十年间气象变化之实录,为研究上海气象史重要依据。如康熙三十五年(1696)六月初一,上海出现大风潮,大雨竟日,河中皆满,至夜更大。宝山至九团,南北二十七里,东海岸起至高行,东西约数里,半夜时水涌丈余,淹死万人,牛羊鸡犬倍之,房屋树木俱倒。灾情发生后,陈知县面对哀鸿遍野,麻木不仁,百姓上告无路。

肆献裸馈食礼

肆献裸馈食礼

三卷。清任启运撰。作者详见“宫室考”条。是编以《仪礼》中特性、少牢、馈食皆七礼为据,又采其他传记中王礼之说加以推演。不得于经,则求诸注疏以补之,共五篇。一曰祭统,二曰去蠲,三曰朝践,四曰正祭,五曰绎祭。其名取自《周礼》“以肆献裸享先王”及“以馈食享先王”之文。每篇之内又各有节次,每节先撮己说之要以陈之,而后自注其说之出处,最后附载经传,与黄干所续之祭礼相比尤见其精密。启运以薜图之考为据,间有误谬之处,可与《续仪礼通解》参阅互考。有清芬楼本、续经解本。

摩诃僧祇律大比丘戒本

摩诃僧祇律大比丘戒本

摩诃僧祇律大比丘戒本,一卷,东晋佛陀跋陀罗译。

金刚经疏

金刚经疏

佛典注疏。作者不详。原著卷数不详。首残尾全,但无尾题,据内容拟题。所疏乃后秦鸠摩罗什译《金刚经》,现存部分相当于传世罗什本第九分至第三十二分。但此疏原文未作如此分段。疏文在结束一段疏释时,常结一偈诵。如疏第一菩提果之后,诵曰:“或后曾修戒定惠,不知诸法本元由。妄执我真以为真,所作违于无我理。以违利故名颠倒,还被业知之所牵。常生三界牢狱中,纵得生天不脱苦。”又如“亲同宿林鸟,晓即随缘去。恩爱当头栖,相看如陌路。”这些偈颂与经文大抵无直接关系,相当于“劝善诗”之类。为其他经疏所未见。这种结构上的特点与讲经文有何关系,值得研究。又疏文中有:“已前上、中两卷了,从此以后入[下]卷”之语,则原著或为三卷。历代大藏经未收,后被收入日本《大正藏》第八十五卷。

观自在菩萨如意轮念诵仪轨

观自在菩萨如意轮念诵仪轨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最后如意轮根本,心,心中心,三咒印,与上二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