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谠

王谠
  • 姓名:王谠
  • 别名:字正甫
  • 性别: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长安(陕西西安)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王谠,生卒年不详。大约宋徽宗大观末(1110)前后在世。宋代作家。字正甫。长安(陕西西安)人。是武宁军节度使王全斌的五代孙,武胜军节度观察留后王凯的孙子,凤翔府都监王彭之子。宰相吕大防之婿。吕大防在宋哲宗元祐间拜相,除王谠为东京排岸司,后改为国子监丞,又改少府监丞等职。元祐之后,出任邠州通判。他的生活年代大约在北宋后期。他与苏轼及其门人关系很密切。苏轼喜欢阅读并撰写笔记小说,对他影响很大。王谠的贡献主要在于他作了《唐语林》1书。《唐语林》是综采唐代50多种笔记小说中的材料编成的。此书仿《世说新语》体例,分门别类,加以记述,并把原来的《世说新语》的36门扩充到52门。全书内容精粹纯正,所采录各则,多与唐代政治、历史、文学等逸事有关,这些材料对研究唐代政治史与文学史等,都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此书在明初已逐渐失传,《四库全书》馆臣从《永乐大典》中辑出并加以增补,后来刊印多据此本。但此书次序凌乱,且未注出处,不便检查。周勋初《唐语林校证》(中华书局·1987年)对原书重加整理,方便了检阅。

王谠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老学究语

老学究语

《老学究语》包括四言、六言、杂言三部分。它以当时的通俗语言向少年儿童深入浅出地讲述了许多人生的道理。

大易通解

大易通解

清魏荔彤撰。十五卷,《附录》一卷。《四库全书》本。此书阐解《易》义,颇有所见;卷后《附录》为《读启蒙杂说》、《太极说》、《书范论》。《四库全书提要》指出:“是编乃其罢官后所作。其论画卦,谓与河图、洛书只可谓其理相通,不必穿凿附会;又以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非生卦之次序。其论爻,则兼变爻言之,谓占法二爻变者以上爻为主;五爻变者占不变爻;四爻变者占二不变爻,仍以下爻为主;余占本爻与象辞。此书系罢官后作,略谓先天图非生卦之次序,论爻则兼言变爻, 又谓泰、否、损、益四卦为上、下经之枢纽。收入《四库全书》、 《四库全书珍本初集》。

郡阁雅言

郡阁雅言

笔记著作。宋潘若冲撰。潘若冲,或作若同,太宗时人,曾官郡守、赞善大夫。事迹不详。此书二卷,据《郡斋读书志》著录,共五十六则。今本仅八则,系以人为纲,分别记载杜牧、李远、王易简、裴皞、崔公佐、张祐、王定保、王著八人轶事,间及诗歌评论。如“杜牧”条记其“与杜甫齐名,时号大小杜”。“李远”条评其诗“体物缘情,皆谓臻妙”等。可资参考。有《说郛》本。

正统临戎录

正统临戎录

原书未著撰人。《四库全书》认为是明杨铭著。1卷。杨铭本名哈铭,蒙古族。幼从其父杨只为通事。正统十四年(1449),随父与指挥使吴良出使瓦剌,被也先太师拘留。“土木之变” 英宗被俘,羁留在也先处的一段时间内,他一直同朱祁镇生活在一起。其所书一卷,正是记录的他跟随皇帝的这一段历史。是书按时间顺序写了英宗被俘的前后始末,营帐中的军旅生活,终于被迎回京城及举行仪式并封赏随臣的经过。

神鼎云外泽禅师语录

神鼎云外泽禅师语录

15卷,清行泽说,宏怤等编(依驹本印)。卷之一,菩提上堂。卷之二,老祖上堂。卷之三,神鼎上堂。卷之四,普说二。卷之五,小参。卷之六,小参。卷之七,机缘。卷之八,机缘法语附。卷之九,拈颂。卷之十,书问。卷之十一,偈净土咏附。卷之十二,诗。卷之十三,杂着。卷之十四,散话。卷之十五,散话附传遗嘱。

七佛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法

七佛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法

一卷,唐善无畏译。七俱胝佛母尊之仪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