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莱姆

布莱姆
  • 姓名:布莱姆
  • 全名:布莱姆·斯托克
  • 性别:
  • 国籍:爱尔兰
  • 出生地:都柏林
  • 出生日期:1847年11月8日
  • 逝世日期:1912年4月20日
  • 民族族群:

布莱姆·斯托克(英语:Bram Stoker,1847年11月8日-1912年4月20日),以他1897年的小说《德古拉》闻名于今。他曾担任亨利·欧文爵士的私人助理和隶属于欧文爵士的兰心剧院的主管。


斯托克1849年出身于爱尔兰都柏林郊区克隆塔夫(英语:Clontarf),父母是爱尔兰教会信徒。其父亚伯拉罕·斯托克(1799-1876)是一名高级公务员,其母名叫夏洛特·玛蒂尔达·索恩利(1818-1901)。他是家里七个孩子中的老三,他的长兄即索恩利·斯托克男爵。7岁前他体弱多病,但7岁读书后好转。1864年,他就读于都柏林三一学院,1870年获文学学士学位。他后来说自己是数学系毕业的,但这并非事实。


大学毕业后,进入演剧界。1878年,他与詹姆斯·巴尔贡博(James Balcombe)中校的女儿佛罗伦萨·巴尔贡博结婚。佛罗伦萨是当时社交界的名人,奥斯卡·王尔德曾向她求婚。


同年,他成为了戏剧演员亨利·欧文的秘书,后来编著了《欧文个人回忆片断(英语:Personal Reminiscences of Henry Irving)》;1897年出版了以吸血鬼为题材的小说《德古拉》并因此成名,至此这本小说和另一位爱尔兰作家约瑟夫·雪利登·勒芬纽的《卡蜜拉》一起成为吸血鬼文学(英语:Vampire literature)的经典小说。

布莱姆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人性的优点

人性的优点

《人性的优点》作者戴尔·卡耐基。此书汇集了卡耐基的思想精华和经典励志内容。戴尔·卡耐基结合各个学科的知识,对共同的人性、相通的心理进行了通俗的揭示,可以说是他一生最重要、最生动的人生经验。书中记录了人们摆脱焦虑、忧愁等心理困境,过上快乐生活的方法,以及走向成功的实际案例,帮助读者认清自己、相信自己、克服焦虑,充分开发潜在能力,发挥人性的优点,开拓成功美好的新生活。

晓庵新法

晓庵新法

清朝初年王锡阐所著。成书于康熙三年(1664),是清初国人独立撰述的一部重要的天文著作。王锡阐创作本书的目的,是想拿它与“专用西法”的官历一较长短。全书共分为六篇。第一篇是数学基础知识,主要叙述了勾股定理与三角函数。第二篇是讲了一些基本的天文常数,包括回归年、恒星年、近点年、黄经岁差、朔望月、近点月、交点月等等。第三篇推历谱、日躔、月离、五星运动等内容,中西方法兼有。第四篇阐述了昼夜长短,昏晨朦影、月球与内行星的盈亏及见伏的计算方法,其中有许多算法与西方的球面天文学公式一致。第五篇讨论了气差(相当于时差与视差的计算,又提出了日体光魄定向的推求方法,这是王氏的一大独创。第六篇是本书的重点,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日月食的推求法,二是对金星凌日与五星凌犯的计算,这也是王氏的独创。《晓庵新法》中有很多缺点,但也体现了王锡阐在天文学方面的成就。同时也说明,创造性地吸收西法对于发展中国天文学事业是很重要的。

中山世谱

中山世谱

琉球国官修史书。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由摄政尚弘才,法司向世俊、马廷器、毛典相,总理司谱官尚弘德、向和礼(1652—1717)、传崇道,校正官蔡铎(1644—1724)等当官,对《琉球国中山世鉴》进行汉译、改订,但於1701年即中止。1724年,由国相尚彻,法司马献图、尚和声、毛承诏,总宗正尚盛、尚文明、毛光弼,纂修司蔡温(1682—1761)等当官,又重订之,於翌年完成。现存的《世谱》本卷有14卷(主要是收有关中国的事项)、附卷7卷(主要是收录有关萨摩藩的事项),其中蔡温改订的只到本卷九卷为止,其後是由史官继续修订。但附卷的部分可能也是由蔡温所编修,後来又经郑秉哲之手改订,才成为现在的7卷。这部琉球官方正史,用汉文写成,从琉球角度记叙了本国历史,在琉球王国历史上,这部国史的修成,亦是件大事。这部重要典籍正文前,附有唯一的图绘,即琉球舆图,清楚地标出了本岛及周围三十六岛。在“琉球舆地名号会纪”中详细记载了三十六岛之名称及俗称。最后总括道:“凡管辖之岛,星罗棋布,环国如藩,皆隔海之地也,衣服容貌,自古至今,总受中山一统之制而与他国不类。自明以来,中华人所称琉球三山六六岛者,即是也。因此图涉及琉球疆界,往往受到特别关注。但本钞本所绘琉球舆图不知是钞者失误还是另有原因,三十六岛却少绘了津奇奴岛(俗称津坚岛)。因在“琉球舆地名号会纪”中明确记载了此岛,故可断言是钞者之误而不会是蔡温之误。此点望读者特别注意。

北征事迹

北征事迹

明袁彬撰。1卷。彬。字文质,江西新昌(治今宜丰县)人。正统十四年(1449),瓦剌也先南扰,时宦官王振擅权,挟英宗北征。彬以锦衣卫校尉扈驾从征。“土木之役”与英宗同被瓦剌军所俘,随侍左右,次年,与英宗同被送归。是书记其与英宗被俘后,随瓦剌军北徙、南返的经过及在瓦剌之遭遇。对也先为人处事也有所披露,并涉及瓦剌部众社会生活习俗等。有《纪录汇编》本等。

唐史通俗演义

唐史通俗演义

《唐史演义》共有一百回李氏先祖对北方各国的特别贡献,在隋朝末年纷乱局面中得以保存实力,一举赢得天下。太宗李世民对大唐帝国的建立更是众所皆知,在弱势的反对下顺利取得帝位,并开创了贞观之治。其后更有史无前例的女皇帝武则天,延续了帝国的盛世。唐玄宗的开元天宝之治紧接其后,帝国在中土大地上傲视世界各个角落。安史之乱后,唐帝国开始步入衰落。藩镇割据、宦官专权与朋党之争成为唐朝政治的毒瘤。宦官掌握这个摇摇欲坠的帝国命运。在中心人物纷纷不经意跳脱历史同时,为求结束战局,反对势力便就地合法化,加上不很听话的藩镇军阀,帝国恰也很识时务,得过且过。在长时间的冷静沉思中,失控的帝国也曾有过振作的遐想,却终究无法挽回。

五代史补

五代史补

杂史著作。晁公武《郡斋读书志》作《五代补录》。北宋陶岳撰。5卷。岳以薛居正《旧五代史》多阙略,乃网罗散失,多取五代十国遗事,于大中祥符五年(1012)成书。凡107事,今本载梁21事,后唐、后晋、后汉各20事,后周23事,共104事,当有缺佚。是书颇近小说,然叙事首尾详具,率得其实,多为欧阳修《新五代史》及《资治通鉴》所采用,亦可补薛史所未及。有《忏花庵丛书》、《豫章丛书》等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