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奭

黄奭
  • 姓名:黄奭
  • 别名:字右原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江苏甘泉
  • 出生日期:1809
  • 逝世日期:1853
  • 民族族群:

黄奭[shì](1809-1853),清代辑佚家,字右原,原名黄锡麟,江苏甘泉(今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人,出身于扬州盐商之家,家宅为扬州的个园,官至刑部江西司行走、钦差委办兵部江北善后。少年时代在扬州安定书院读书时,其才华受到两淮盐运使曾燠的赏识,因而被介绍给著名学者江藩,专门研究经学,黄奭将一生精力都献给了古书辑佚事业,《清史列传》卷六十九有传。他与著名学者马国翰并称辑佚两大家,晚年亦曾拜著名学者阮元为师,阮元曾赞他“勤博”,就是勤奋博学的意思。他的原配妻子名为刘琴宰,是扬州有名的才女,也是两淮盐运使的女儿,他们门当户对。继配妻子姓吴,为黄奭的老师吴杰的妹妹。黄氏编刻有《清颂堂丛书》,后又编《汉学堂丛书》、《汉学堂知足斋丛书》和《黄氏逸书考》,成就可观,共辑佚散失的古代书籍近三百种,除在辑佚学上名垂后世外,他在目录学、训诂学、音韵学、校勘学诸方面都有独到的见解。其父为清嘉道年间盐商黄至筠,字韵芬,又字个园。他是个有文化修养的儒商,非常重视子女的教育,所生五子:黄锡庆、黄奭、黄锡麒、黄锡康、黄锡禧都工诗词,善书画,有深厚的文学造诣,而且都有著作留传于世。他曾辑佚书285种,凡7393篇,丛书名为《黄氏逸书考》(原名《汉学堂经解》)。全书分为四类,属于经书方面内容的称作《汉学堂经解》,属于谶纬方面内容的称作《通纬》,属于历史诸子方面内容的称作《子史钩沉》,属于汉代郑氏之学方面的称作《通德堂经解》。《黄氏逸书考》有1925年王鉴修补道光中甘泉黄氏刊本,1934年朱长圻据道光中甘泉原版补印刊本,2004年广陵书社影印出版《汉学堂经解》(分上、中、下三册)。

黄奭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金色夜叉

金色夜叉

长篇小说。作者〔日本〕尾崎红叶。1897年1月—1902年5月连载于《读卖新闻》。小说的主人公间贯一自幼失去父母, 他是鴫泽家的养子, 也是鴫泽女儿阿宫的未婚夫。可是,未婚妻阿宫却为金钱和财富所诱惑,移情于银行家的儿子。间贯一愤而退学,投身高利贷主的门下,发誓要用金钱来向夺走他的爱情的社会进行报复。几年后,他成为一个贪婪金钱、冷酷无情的魔鬼。小说以金钱和爱情为主题,对明治时期的日本社会作了尝试性的剖析,对金权主义进行了批判。小说心理刻画细腻逼真,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是明治时期的一大畅销书。

梁谿漫志

梁谿漫志

宋代笔记。费衮著。全书共有一百六十余篇,分为十卷。每篇皆有标题目录。其排列次序大致以类相从。此书前5卷主要记载朝廷典章制度、士林轶事,关于苏轼的记载尤多。其间贬斥蔡京父子,同情元祐党人,于苏轼则推崇备至,显示了作者的思想倾向。后5卷多考证史传,品定诗文,末卷颇涉仙鬼怪异。《四库全书总目》称其“持论具有根柢,旧典遗文往往而在。”如苏舜钦《与欧阳修辨谤书》,即为本集所不载。今有《知不足斋丛书》本。此本是以影宋嘉泰抄本与明刻本比勘而成,过去较为通行。此外尚有《学海类编》本、《常州先哲遗书》本、夏敬观校《涵芬楼》本以及《说郛》节选本。今有一九八五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点校本。

子午流注说难

子午流注说难

2卷,近代吴棹仙著。本书首为子午流注环周图及其介绍。后分上、下两卷。上卷本输穴说难,介绍子午六十六穴、别络十二穴、下合穴三穴共八十一穴,每穴设部位、证治、针灸、按等项,后附穴位图谱;下卷介绍与子午流注有关的基本理论知识与针灸手法,并有医案七则。书末附本输穴即景诗十二首。

让台记

让台记

历史著作。作者吴德功,台湾彰化人。另著《戴案纪略》、《施案纪略》行世。此书记叙1895年(清光绪二十一年)台湾割让日本之事,始于光绪二十一年四月十四日清政府与日本国签订《马关条约》割台,终于九月二十七日日本近卫师团长北白川宫亲王卒于台湾,运柩返日。记载台湾军民抗日作战凡130余日之经过,特别对台湾民众参与抗战叙述尤详。但因书成于日据时期,作者为免遭文字之祸,对日本多有阿谀之辞。1959年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将其收入《台湾文献丛刊》第57种《割台三记》中出版。

大乘顶王经

大乘顶王经

萧梁优禅尼国王子月婆首那译,与《善思童子经》同

方广大庄严经

方广大庄严经

亦称《大庄严经》、《神通游戏经》。佛教经典。唐地婆诃罗译。十二卷。共二十七品。主要宣说佛降生、出家、成道、转法轮等八相。异译本有西晋竺法护译《佛说普曜经》。见载于中国历代大藏经。佛在祇洹,中夜入佛庄严三昧,放顶髻之光,照净居天,净居天子来问法,佛受其请,晨朝为众宣说,有二十七品,说佛住兜率天宫乃至降生成道转法轮之八相。与普曜经同本,但品有开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