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良

翟良
  • 姓名:翟良
  • 别名:字玉华
  • 性别: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益都(今属山东) 人
  • 出生日期:1588
  • 逝世日期:1671
  • 民族族群:

翟良(1588~1671),明末医学家。字玉华。益都(今属山东) 人。幼患弱疾剧甚,会遇明医,数月得愈,从此刻意方书,穷治冥搜,如是七年,遂精于医。凡有病者求治,投药辄效。悯医学之失传,遂上自《素问》、《难经》,下迄《明医指掌》、《医贯》等籍,博采群书及平素心得,著述纂辑,阐发古人之奥以启后人。所著有《脉诀汇编说统》(简称《脉诀汇编》)两卷、《经络汇编》两卷、《痘科类编释意》(一作《痘科汇编》)三卷(皆刊于1628年)、《医学启蒙汇编》六卷(1659年)、《本草药性对答》、《古方讲意》(后两者已佚)等。子文楠、门人李聚和,继其术。

翟良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德国的古典精神

德国的古典精神

本书收集了李长之1933—1942年期间6篇著译(另有一篇附录,是《五十年来德国之学术》的书评),1942年8月16日编次,1943年9月东方书社印行。6篇文章虽长短不一、译述参半,却也有内在联系:第一篇介绍德国古典主义的建立者、为歌德所向往的温克耳曼,第二篇是对席勒影响很大的康德的一篇文章,其中提出的人性的优美与尊严性是德国古典精神的一个基石。接下来两篇是关于古典精神的两大领袖歌德和席勒的。有关席勒的论文的作者是宏保耳特(通译洪堡),第五篇就是关于宏保耳特的介绍。由于宏保耳特太严肃了,就殿之以热狂的诗人薛德林(通译荷尔德林)。这样的编排,在历史的顺序中兼顾了精神的节奏,成为第一部评介德国古典人文主义的完整著作。

一只拖鞋

一只拖鞋

短篇小说。王鲁彦著。小说描写的是一个贫苦农民李国良替堂兄弟送儿子,从偏僻农村来到上海,因为脚上缺少一双比较象样的鞋子,在上海逗留的几天里,历尽种种磨难和艰险。全篇自始至终扣住鞋子一事,以鞋子来穿针弓!线,缀连情节,展开生活画面。

金粟词话

金粟词话

词论,一卷,清彭孙遹撰。彭氏论词崇尚自然:“词以自然为宗,但自然不从追琢中来,便率易无味。如所云:‘绚烂之极,乃造平淡’耳。若使语意淡远者,稍加刻画,镂金错绣者,渐近天然,则骎骎乎绝唱矣。”自然不等于粗率,它正是人工雕琢达到极致的结果。因此,作者认为咏物词最难写,它要“字字刻画”,又须“字字天然”,这样方为“上乘”。至于一些看似小巧的拆字、合字的写法,彭氏极为反对。他说:“山谷‘女边著子,门里安心’鄙俚不堪入诵。”对于李清照的作品,他说李词“皆用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词意并工,闺情绝调”。李词的特点就是平淡浅易,但又极精练,正体现了“绚烂之极,乃造平淡”的审美理想。彭氏还认为:“词以艳丽为本色,要是体制使然。”但他对苍凉悲壮、慷慨生哀的范仲淹《渔家傲》也持肯定态度。并认为“稼轩之词,胸有万卷,笔无点尘,激昂措宕,不可一世。今人未有稼轩一字,辄纷纷有异同之论,宋玉罪人,可胜三叹”。书中亦论及清词,认为云间词派(以陈子龙、李雯、宋徵舆为代表,是清初第一个词派)“能作景语,不能情语”。同时还对清初几位慢词代表作家———龚鼎孳、吴伟业、曹溶的作品作了评价。此书共十八则,文字很少,但许多条言简意赅,亦较中肯。有中华书局1986年排印《词话丛编》本。

淮生日记

淮生日记

咸丰十年庚申七月 闻山东、山西亢旱。十二日,桂中堂良出京往津。
十五 牙门知会钦派帮办五城团防处同派十人,吴拙庵、郭漱六、薛世香、杨黼香、朱海门、刘镌山、白兰岩,帮办中城则徐梦江暨余。

古林如禅师语录

古林如禅师语录

四卷,清机如说,全威等记录。古林如禅师语录目次,像赞序启传,卷一上堂,卷二小参示众,卷三拈古颂古,卷四机缘六问像赞行实杂着佛事。

修行本起经

修行本起经

梵名Ca^rya -nida^na 。凡二卷。后汉竺大力、康孟详共译。又作宿行本起经。收于大正藏第三册。叙说释迦牟尼佛托胎、降生,乃至出家、成道之事历。修行本起经为佛传第一分,另外之中本起经(昙果、康孟详共译)为佛传之中分,二经具有连带关系。本经卷上分现变、菩萨降身、试艺三品;卷下为游观、出家二品。异译本有吴·支谦所译之太子瑞应本起经二卷、西晋聂道真所译之异出菩萨本起经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