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仲奇

王仲奇
  • 姓名:王仲奇
  • 别名:名金杰,晚号懒翁
  • 性别:
  • 朝代:近代
  • 出生地:安徽歙县人
  • 出生日期:1881
  • 逝世日期:1945
  • 民族族群:

王仲奇(1881—1945),名金杰,晚号懒翁。安徽歙县人,后迁居上海。其曾祖学健、父养涵为新安医界名家。幼承先人之教,博采诸家之长,其学远宗仲景,近效程杏轩,尤勤研吴谦著作。二十二岁即悬壶乡里,以善治温热著称,后以擅长调理驰誉沪上。以为治病之道,要在明阴洞阳,而用药以酌盈济虚,补偏救弊,处方则时方、经方并蓄,博采诸家之长。赞赏徐灵胎“药性专长”之说,辨证立方,注意选择具有针对性药物,或以单方参入复方,取单方力专而厚,辨证用之,每收良效。处理内伤杂病,注意照顾脾胃和肾气,但不一味强调进补,常施以调气血,使气机升降正常,血随气行,以通为补。又重视问诊,乐于为患者释疑。其手书方案,字迹挺秀,每为病家珍藏。其医学备受同道称赏,私淑其学者甚众,在新安一带和上海颇有影响。有《王仲奇医案》抄本遗世。

王仲奇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台湾县志

台湾县志

台湾地方志。清王礼修,陈文达等纂。十卷。本志利用旧志资料和档册,并广采见闻,于康熙五十九年(1720)成书,约十七万字。前有舆地、学宫等五图。正文分舆地、建置、秩官、武备、选举、典礼、赋役、人物、杂记、艺文等十志,含封域、沿革、土产、风俗、潮汐、海道、兵防、营制、朝贺、诏令、户口、田赋、祥、灾、奏疏等八十目。土产目所载占仔、甕菜、檨、番柿、地瓜、薏苡、洋茶等传自海外。户口记康熙年间地亩、田赋数字甚详。记陆饷、水饷、杂税、存留经费尤详。记妈祖庙、五妃墓、澎湖暗澳城、弥陀寺等近百处名胜古迹。艺文志所收季麒光《条陈台湾事宜文》、高拱乾《台湾赋》、李钦文《平台记》等颇有史料价值。有康熙五十九年(1720)刻本,台北《中国方志丛书》影印本,校勘铅印本并附索引。李秉乾《台湾沿革和方志管见》(载《福建省图书馆学会通讯》1982、1)可参考。

意拳正轨

意拳正轨

本文是1928年,王芗斋先生未创立大成拳时,为随他学习形意拳的弟子编写的理论文章,在形意拳古谱的基础上编写而成。成书于1937年。本书内容有:桩法换劲、锻炼筋骨、五行合一、六合、歌诀、交手径法等。书中打法歌诀较多,如“手到脚不到,打人不为妙,手到脚亦到,打人如把节”、“上打咽喉,下打阴,左右两肋在中心”、“拳打丈外不为远,近者只在一寸中”。

瓶花谱

瓶花谱

中国明代张谦德所著一部瓶花技艺专著。著者张谦德(1577~1643),字青父,号米庵,江苏昆山人。他兴趣广泛,除《瓶花谱》外,尚有其他著作传世。《瓶花谱》著于1595年。全书分品瓶、品花、折枝、插贮、滋养、事宜、花忌、护瓶等八节。在“品瓶”中,提出:“凡插瓶花,先须择瓶,春冬用铜,秋夏用磁,因乎时也;堂厦宜大,书室宜小,因乎地也;……口欲小而足欲厚,取其实稳而不泄气也。”这里,因季节、场地的不同而选瓶,从原则到具体均已涉及。

四诊心法要诀

四诊心法要诀

诊断学著作。清·吴谦 (六吉)等编纂。刊于乾隆七年(1742)。本书系清政府组织医官编纂的大型综合性医学丛书 《医宗金鉴》 的第34卷。书中介绍望、闻、问、切四诊的详细内容,并编以四言歌诀形式,便于学者习诵掌握。卷末还附有修正《素问》脉位图及订正《素问·脉要精微论》。全书叙述简明扼要。曾做为清以后学习中医诊法的重要教材。现存主要版本有《医宗金鉴》清内府精写稿本残本、1742年武英殿刊本、《四库全书》本等。1956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了影印本,1963年出版了校刊排印本,1979年又出版了校点本 (分册发行)。

应庵昙华禅师语录

应庵昙华禅师语录

凡十卷。又作应庵和尚语录。宋代应庵昙华撰,守诠等编,孝宗乾道二年(1166)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二○册。内容包括卷一至卷六之住妙严禅院、住天童山景德禅寺第十四会之语录,卷七至卷九之法语、书,卷十之颂古、真赞、偈颂、佛事等,卷末附录塔铭、祭文、松源和尚普说等。

显扬圣教论

显扬圣教论

梵名Prakaran!a^ryava^ca^ -s/a^stra 。凡二十卷。又称总苞众义论、广苞众义论、显扬论。印度无著造,唐代玄奘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本论为显扬瑜伽师地论要义之最著者,古称瑜伽论十支之一;为唯识宗十一论之一,成唯识论之所依。本书凡十一品:(一)摄事品,(二)摄净义品,(三)成善巧品,(四)成无常品,(五 )成苦品,(六)成空品,(七)成无性品,(八)成现观品,(九)成瑜伽品,(十)成不思议品,(十一)摄胜决择品。共有二百五十二颂半,卷末附录显扬圣教论颂一卷。另有注释书显扬疏一卷(唐代窥基)、显扬论疏八卷(新罗璟兴)等,然皆已不传。此外,由于玄奘将显扬论与显扬圣教论颂分别译出,以致引起学界对于论、颂之作者是否为同一人之议论。日本学者宇井伯寿主张显扬论为世亲所作,显扬圣教论颂方为无著所作。其所提论点之一,谓南朝陈代真谛所译之三无性论相当于显扬论中成无性品之长行释文,而三无性论与同为真谛所译之转识论,皆属于无相论之一部分,又转识论为世亲三十唯识颂之同本异译,故知无相论为世亲所作;复由此推知显扬论当为世亲之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