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仲奇

王仲奇
  • 姓名:王仲奇
  • 别名:名金杰,晚号懒翁
  • 性别:
  • 朝代:近代
  • 出生地:安徽歙县人
  • 出生日期:1881
  • 逝世日期:1945
  • 民族族群:

王仲奇(1881—1945),名金杰,晚号懒翁。安徽歙县人,后迁居上海。其曾祖学健、父养涵为新安医界名家。幼承先人之教,博采诸家之长,其学远宗仲景,近效程杏轩,尤勤研吴谦著作。二十二岁即悬壶乡里,以善治温热著称,后以擅长调理驰誉沪上。以为治病之道,要在明阴洞阳,而用药以酌盈济虚,补偏救弊,处方则时方、经方并蓄,博采诸家之长。赞赏徐灵胎“药性专长”之说,辨证立方,注意选择具有针对性药物,或以单方参入复方,取单方力专而厚,辨证用之,每收良效。处理内伤杂病,注意照顾脾胃和肾气,但不一味强调进补,常施以调气血,使气机升降正常,血随气行,以通为补。又重视问诊,乐于为患者释疑。其手书方案,字迹挺秀,每为病家珍藏。其医学备受同道称赏,私淑其学者甚众,在新安一带和上海颇有影响。有《王仲奇医案》抄本遗世。

王仲奇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庸盦笔记

庸盦笔记

清薛福成撰。六卷。薛氏平生见闻随笔记载。光绪十七年(1891)将其同治四年(1865)以来二十七年之笔记择取精蕴成此编。订为史料、轶闻、述异、幽怪四类。其卷一《裕靖节公殉难》、《蒲城王文恪公尸谏》为有关鸦片战争史料;《讷相临洺关之败》、《江忠烈公殉难庐州》等则为有关太平天国史料。此外还有官场、文苑等轶事,及报刊资料之辑录。此编与《庸盦文编》相表里。有上海文明书局所刊《清代笔记丛刊》本。

乐郊私语

乐郊私语

元代笔记。1卷。姚桐寿撰。《四库全书》曾据两淮马裕家藏本,将其编入子部小说家类。本书写于元顺帝至正年间。元末战乱频仍,姚桐寿避乱于海盐,当时海盐还未被战火波及,他得以闭户安居,从容著述,免遭兵燹之祸,所以本书名为《乐郊私语》,“虽若幸之,实则伤乱之词也”(《四库全书总目》)。全书记载遗闻佚事,多近似小说家之言,但其中有关地方史乘部分,足资考史者参证。又如所记海盐腔创制于元曲家贯云石,则一直受到治戏剧史者的注重。卷末原载有杨维桢为姚桐寿之兄姚椿寿所写的墓志,被《四库全书》编者讥为“颇为不伦”,并删除不载。本书除有《四库全书》本,尚有《续百川学海》、《盐邑志林》、《宝颜堂秘笈》、《说郛》、《学海类编》等本。

穆旦诗集

穆旦诗集

新诗集。穆旦著。1945年5月自费出版。收1939年至1945年所作诗54首,附录王佐良《一个中国诗人》一文。均为抒情诗。多抒写社会的重大事件,也有对爱情的吟唱。王佐良说:作者“最善于表达中国知识分子的受折磨而又折磨人的心情”,“在普遍的单薄之中,他的组织和联想的丰富有点近乎冒犯别人了”,“他的奇幻都是新式的。那些不灵活的中国字在他的手里给揉着,操纵着,……他有许多人家所想不到的排列与组合”。采用自由体。

佛说八大人觉经讲记

佛说八大人觉经讲记

佛说八大人觉经讲记,于凌波居士著,十二讲。觉字在辞书上的解释,大致说,有知的意思,也有悟的意思。知从外入,悟从内发。如生理器官受外界刺激、而对事物的辨别是知,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见闻觉知,是外入的知;再如《孟子万章》:‘使先知觉后知’,是内发的悟。因此,孙中山先生著《三民主义》,在民权主义第三讲中说:‘世界人类其得之于天赋者约分三种:有先知先觉者,有后知后觉者,有不知不觉者。先知先觉者为发明家,后知后觉者为宣传家,不知不觉者为实行家。此三种人互相为用,协力进行,则人类之文明进步必能一日千里。’

南岳继起和尚语录

南岳继起和尚语录

佛学著作。10卷。清·弘储撰。 弘储,俗姓李,字继起,号退翁。通州 (今江苏南通) 人。明天启中入乡校。因绝意功名,好研佛学,25岁出 家。苦修有年,为禅宗临济宗传人。历住苏州灵岩山崇报 寺、虎丘山云岩寺、秀州金粟广慧寺。清初,寄怀故国, 曾助南明宗室兴师起义。晚年,应南岳僧人之请,主讲福 严寺,居3年。后被吴人迎归。康熙十一年 (1672) 示寂。 所著语录100卷及诗人偈颂等,雍正间遭禁焚,大半失 传。除该《语录》外,弘储还撰有《南岳勒古》 1卷。此 二书见载于《五灯全书》、《正源略集》,收入《续藏经》。

临济宗旨

临济宗旨

全一卷。宋代僧觉范惠洪(1071~1128)着。收于卍续藏第一一一册。惠洪援引古德、尊宿之提唱,阐论三玄三要、十智同真、四宾主等法要,以导引学人悟得临济宗之特殊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