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王翰
![[元]王翰](https://www.diancangwang.cn/e/data/images/notimg.gif)
- 姓名:[元]王翰
- 别名:字用文,又名那木罕
- 性别:男
- 朝代:元末明初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王翰(1333~1378),初名那木罕,字用文。先世本齐人,没入西夏,元初赐姓唐兀氏,从下江淮,以领兵千户镇庐州(今安徽合肥),遂为庐州人。翰十六岁袭爵,除庐州路侍中,改福州路侍中,升同知,又升理问官,综理永福、罗源二县。升江西福建行省郎中。陈友定任福建行省平章,留翰居幕府,表授潮州路总管,兼督循、梅、惠三州。明太祖朱元璋军攻闽,陈友定败亡,翰欲浮海抵交趾,未果,于永福之观猎山隐居十一年,着黄冠服,因生平酷爱石,自号友石山人。入明后,多次不受征召。明太祖洪武十一年(1378),辟书再至,有司迫就道。翰以幼子托付友人吴海,自刎而死,年四十六。死前赋诗见志,有“一死了却君亲恩”之句,足见其对元室的忠诚。这种忠诚贯串其一生,也是其诗歌的主要内容。其诗篇什不多,而沉郁顿挫,感愤激烈,如《挽失漳州》、《挽柏佥院》、《送陈同佥》等。元亡之后,诗多凄苦之词,其《题画葵花》诗也有“怜渠自是无情物,犹解倾心向太阳”之句。庐陵陈仲述为其集作序,称其诗“皆心声之应,而非苟然炫葩组华者”。著有《友石山人遗稿》。《新元史》卷二三三有传。
[元]王翰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台湾生熟番纪事
清黄逢昶撰。成书于光绪九年(1883年),有光绪间刻本传世。书中记载高山番(即生番)和平埔番(即熟番)的社会组织、生产方式、生活习惯以及清朝廷在当地的政府机构对高山番和平埔番的统治情况等。
学古编
印学论著。元吾丘衍著,成书于大德庚子(1300)年。全二卷。上卷为 《三十五举》, 为本书之主体,甚多创获,故后人多直呼此书为 《三十五举》。其中第一举至第十六举详论书体正体及篆写摹刻之法,第十七举论隶书,第十八举至第三十五举论印章文字的篆写。下卷为 《合用文籍品目》,一小篆品,二钟鼎品,三古文品, 四碑刻品,五附器用品,六辨谬品,七隶书品,八字源辨,凡四十六条。其后附录 “洗印法”、“印油法”、“取字法”共三条。后人对此书评价甚高,历来被誉为最早印学经典著作。如元代危素云: “吾丘君隐于武林(今杭州)阛阓间,高洁自持,尤攻篆籀,此编之书,可一洗来者俗恶之习”。夏溥称此书出, “遂变宋末钟鼎图书之谬”,又谓: “寸印古篆,实自先生倡之,直第一手。赵吴兴(孟頫) 又晚效先生法耳”。明清篆刻家多仿效其体例而一再续作,如托名何震的 《续学古编》、清代桂馥有 《续三十五举》、姚晏有 《再续三十五举》、黄子高有 《续三十五举》 等。又清人姚觐元有《三十五举校勘记》。此编曾辑入 《四库全书·子部》、《说郛》、《学津讨源》、《篆学琐著》、《美术丛书》、《历代印学论文选》。附录数则,有考为后人所续者,认为较少价值。
周易举正
三卷,旧题唐郭京著。序称得王弼、韩康伯手写真本,以校流行本、国学与乡塾之本,所改正135处,273字。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辨正,此书为宋人所托,是否唐有郭京不知其可。但能推究《易》理,因而为朱熹《易本义》所取。《津逮秘书》本。按撰者《序》称:郭氏曾得王弼、韩康伯手写之《周易注》真本,遂用以比校当世所流传之各种本子,举其错谬而纠正之,故曰《周易举正》;凡所改定之处,皆以朱墨书别之。《四库全书提要》指出:“其书《崇文总目》始著录,《书录解题》于宋咸《易补注》条下称咸得此书于欧阳修,是天圣、庆历间乃行于世也。洪迈、李焘并以为信。
台湾关系文献集零
本书(二册二二二面一三三、二○○字)不分卷,系集辑有关台湾零星文献史料而成,因名「台湾关系文献集零」。至不名之「拾遗」而称为「集零」者,固知遗佚尚多,未可遽言尽拾也。所集文献史料,则有十九种。
修药师仪轨布坛法
修药师仪轨布坛法,一卷,清阿旺札什补译并序,有图,九二八。
大迦叶问大宝积正法经
全称《佛说大迦叶问大宝积正法经》,简称《正法经》。佛教经典。北宋施护译。五卷。是《大宝积经》第四十三《普明菩萨会》的异译本。主要宣说“不空不有”的“中道正观”思想。见载于中国历代大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