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晖

黄晖
  • 姓名:黄晖
  • 别名:字政庵
  • 性别:
  • 朝代:近代
  • 出生地:安徽省桐城孔城镇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黄晖,字政庵,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安徽省桐城孔城镇人,1909年出生于执孔城镇商界牛耳的黄永成商业世家,其父黄莲伍工书法、擅篆隶。黄晖幼而好学,博览群书,后就读于吴汝纶创办的桐城中学,毕业后到北京考进了中国大学,期间与胡适、刘文典等学者常相过从。


胡适先生对黄晖的《论衡校释》研究支持有加,将他本人的手校本和珍藏的宋版本都主动借给黄晖参阅。中国大学教授吴承仕、北京大学教授马幼渔教授对黄晖的研究成果都交口称誉,并借出手校本和珍藏的元版本,供黄晖研究参考。这些都给了黄晖极大的帮助和鼓励。1938年书稿完成后,经胡适极力推荐给商务印书馆,时正值抗战军兴,书稿付排后,辗转到香港出书,在重庆发行。


黄晖自中国大学毕业后,先回安徽阜阳中学教高中国文,后在安徽省教育厅和建设厅任职,其间常为《皖报》写稿。1948年在安庆围城期间,参加了民盟皖中工作委员会的地下工作。1950年春,黄晖应西北大学校长侯外庐邀请到西北大学任教,先后教授中国通史、近代史等专业,并从事中国学术思想史、中国史学史、边疆史和“五四”以后三十年史研究。

黄晖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增注唐策

增注唐策

不著编辑者名氏。前有明正德丁丑新安汪灿《序》,惟言旧刊《唐策》,不知谁集,考书中魏徵作“魏证”,与《古文集成》同,则亦宋人作也。其集中所录,兼有唐人策论、书状、表奏之文,而独以《唐策》为名者,盖辑以备答策之用,从所重耳。每篇略标其要语於上方,而卷前目录又摘其所标之语於题下,中间注语有“崇曰”、“张曰”、“李曰”、“窦曰”、“董曰”诸目,“崇曰”一处作“王崇”,则是其名,而馀又皆题其姓,均莫详其所自,亦不知诸人为谁。殆当时盛行,其本互相训释,而书贾合刊之耳。所注虽简略,而所录皆唐人名作,持择颇审,非明代坊选,冗滥无序者可比,存之亦足备采择也。

悟真直指

悟真直指

《悟真篇》作者张伯端,注解悟元子。修真之道,穷理尽性至命之学也。故欲尽其性,必先穷其性之理;欲至其命,必先穷其命之理。能明其理,则真知确见,而不为假者所惑,可以尽性,可以至命。否则,不穷其理,是非罔辨,邪正不分,入于旁门曲径,着空执相,非是修真,乃是务假。务假之学,与道日远,适以自误其性命,乌能修持其性命?此紫阳仙翁悟真篇之所由作也。

亭子间嫂嫂

亭子间嫂嫂

长篇小说。周天籁著。上海友益书局1942年8月出版。小说通过一个私娼的经历揭示了卖淫妇女痛苦的非人生涯,反映了上海下层社会的一个层面。主人公顾秀珍出生于嘉兴农村,由于要养活抽大烟而又残废的父亲,先到上海当女工,工厂倒闭后流落在一群姐妹朋友家中,为了生活由姐妹朋友介绍到福州路会乐里充当妓女卖身。这个没文化的女子,由于长得漂亮,又聪明伶俐,心地善良,随着年龄增长,她有了丰富的社会经验,对各色人等均能应付裕如。她有时熨帖温顺,有时又狠若泼妇,并学会哄骗敲诈,心狠手辣。她每次玩弄客人时常产生良心上的忏悔,讲一些义气。她向往的出路是找男人结婚。后终于成为富家石先生的六姨太,但自由惯了的她最后还是逃回亭子间里继续卖身。随着时光的流逝,这个“亭子间嫂嫂”人老珠黄又得了花柳病,离开了人世。作品通过一个知识分子的角度展现主人公的身世和悲惨遭遇,揭示了黑暗社会的罪恶,表达了对下层妇女的同情。

雁山吟

雁山吟

又名《沃州雁山吟》。诗别集。宋吕声之著。一卷,收诗三十四首。见《两宋名贤小集》卷三六四。《宋百家诗存》卷一四、《宋人集》甲编亦收入。

勾吴癸甲录

勾吴癸甲录

著者佚名。抄本。按月日详记清咸丰三年(1853)至四年,无锡、金匮二县农民反抗斗争以及地主阶级内部矛盾等事。收入《太平天国史料专辑》。

人生问题发端

人生问题发端

傅斯年著。载1919年1月《新潮》月刊第1卷第1号。中心是宣扬实用主义的人生观,认为“供给人生的发达与成功的是有用,有用就是真;损害人生的发达与成功的是无用(包括有害),无用就是假”。认为实用主义的观点是“拿人生解释人生,是现在思想潮流的趋势”。文章批判中国传统的人生观,认为传统人生观念的核心是“遗传的伦理主义”,“他以为人为道德而生,——为圣人制定的道德而生”,这是“硬拿着全没灵气的人生信条,当做裁制人生的一切标准”。反映了作者当时主张批判封建伦理,提倡个性解放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