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晫

- 姓名:汪晫
- 别名:字处微
- 性别:男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绩溪(今属安徽)人
- 出生日期:1162
- 逝世日期:1237
- 民族族群:
汪晫(1162-1237)字处微,绩溪(今属安徽)人。师同郡汪文振,为举子文、同舍生多不及。开禧三年,至临安应举,以时政日非,感而赋词,绝意仕进,不应试而归。栖隐山中,结庐曰环谷,作堂曰静观,赋诗见志。端平初,绩溪令李遇将荐之于参知政事真德秀,会德秀卒而未果。嘉熙元年卒,年七十六。私谥曰康范先生。吕午称其“文多伟杰”(《宋处士汪君处微父墓碣铭》)。其词自称不学“三变、美成家数”,风格偏于豪放一路,内容多写隐逸生活情事,如《贺新郎》记初夏小集、秋夜独酌,《鹧鸪词》记春愁;但也有一些词表达了他对宦途险恶的戒惧之感。如《贺新郎·开禧丁卯端午中都借石林韵》一首,作于开禧三年北伐失利后,词中有“绝口用兵两个字,是老臣、忠爱知艰阻”之句,知其于时事并未真正忘怀。其著述有《曾子》、《子思子》,杂著《静观常语》三十馀卷,均已佚。至元间三世孙汪梦斗辑其诗什编为《康范诗集》一卷,今存明嘉靖刻本、《四库全书》本。《全宋词》第四册收其词十三首。《全宋诗》卷二七八○录其诗一卷。事迹见唐廷瑞《康范先生行状》(《康范诗集》附录)。
猜你喜欢的书
禹贡锥指
中国古代历史地理著作。清胡渭撰,题二十卷。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成书。此书在前人注释《禹贡》的基础上,旁征博引。主要对 《禹贡》的逐句加注,《禹贡》原文字分句顶格,作者博考载籍,凡郡县分合异同,山川形势,道里远近平险,讨论详明。尤其对历代黄河徙流变迁,详加论证。
温公易说
易学著作。宋司马光撰。共六卷。原书亡佚,今本为清修《四库全书》时从《永乐大典》中辑出,依《宋史·艺文志》著录编为六卷。书颇简略,诸卦或说三、四爻,或说一、二爻,或全卦无说;诸传只有《系辞传》说得较详细,《说卦传》以下说仅两条。晁公武《郡斋读书志》以为是司马光作《周易》诠解未成之书。苏轼《司马光行状》记其著有《易说》三卷,注《系辞》二卷。《宋史·艺文志》作《易说》一卷,又三卷,《系辞说》二卷。晁公武《读书志》说,《易说》杂解《易》义,无诠次。
南明史略
南明,是指1644年北京失陷以后,明宗室割据南方,所建立的若干政权。其中较重要的是弘光政权和永历政权。这是清朝初期的一段敏感历史,混杂着封建性、阶级性和民族性的问题。史学大师翦伯赞,自1940年开始研究南明史,借古喻今,指出南明政府的抗清意志不坚定,时刻准备妥协;又揭露弘光政权大兴党狱,制造内讧,导致“内战爆发”的政治黑暗。作者利用唯物史观分析南明历史,评述历史事件,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毛诗
《诗》学名词。《诗经》之古文学派。因其书为毛公所传,故称毛诗。《汉书·儒林传》说:“毛公,赵人,治诗,为河间献王博士。”自郑玄《诗谱》出,始称有大小毛公,《诗谱》说:“鲁人大毛公为《故训传》于其家;河间献王得而献之,以小毛公为博士。”三国时吴人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中谓大毛公为汉鲁国人毛亨,小毛公为汉赵国人毛苌。相传大小毛公之学出于孔子弟子子夏。《汉书·艺文志》著录《毛诗》二十九卷。《毛诗》以秦时小篆书写,故称古文诗。西汉时,《毛诗》未立学官。东汉学者马融、贾逵、郑玄等治《毛诗》,特别是《郑笺》之出,《毛诗》大行,三家诗遂渐废。唐代孔颖达作《毛诗正义》,取《毛传》、《郑笺》而疏之,更为后世所尚。
涅槃经疏三德指归
涅槃经疏三德指归,二十卷,宋智圆述并序,日本光谦序,缺卷十五,附涅槃经后分释。
菩萨戒本疏
亦称《梵网经菩萨戒本疏》。律学著述。唐新罗僧义寂述。二卷(或卷下分“本”、“末”作三卷)。系《梵网经菩萨心地品第十》卷下偈颂以后经文的注释书。初科简略标旨归,次释题名,再次随文解释。释十重戒时,以五句辨释文义:制意释名、具缘成犯、判业轻重、学处同异、就文解释。释四十八轻戒时,随文所分为五段,“段段皆说离恶摄善益生义”。作者认为:“前三十戒多为摄善,后十八戒多为利生。”见载于日本《续藏经》及《大正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