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则通

陈则通
  • 姓名:陈则通
  • 别名:
  • 性别:
  • 国籍: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陈则通。则通,号铁山先生,元人。有《春秋提纲》。生卒年不详,生平事迹不详。

陈则通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蒙古帝国史

蒙古帝国史

《蒙古帝国史》是法国历史学家和东方学家勒内·格鲁塞所创作的一部历史著作,首次出版于1941年。 《蒙古帝国史》,上溯蒙古民族的起源,说明蒙古国家的形成和蒙古帝国的成立,至忽必烈征服中国,拔都和旭烈兀等征服罗斯和波斯之后,他认为这时候的蒙古帝国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改变了原来的面貌,他的叙事也就到此为止,最后,讨论蒙古人征服的结果。 《蒙古帝国史》一书的主旨:将几种主要的蒙古史源(中国的、波斯的和蒙古的)互相比较和对证,寻究蒙古汗国的历史。该书对蒙古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的价值。

暴君末日

暴君末日

《暴君末日》又名《一个皇帝的爱情悲剧》,是大仲马的一本历史小说,原名为《阿克黛》。小说描写阿克黛爱上了斗虎勇士、竞技和歌唱优胜者琉喜阿斯,随他返回罗马城,谁知琉喜阿斯就是荒淫无耻、暴虐无道的皇帝尼禄。阿克黛只身逃走,历尽九死一生。尼禄的倒行逆施,激起了人民的反抗,暴君的末日到了┅┅

茶话

茶话

明代茶书,陈继儒撰。陈继儒(1558~1639),字仲醇,号眉公,又号麋公,松江华亭(治今上海)人。诸生,隐居昆山之阳,后筑室东佘山,杜门著述,工诗善文,书法精妙兼能绘事,博学多才,名重一时。与董其昌齐名,为王世贞所重。或刺琐言僻事,诠次成书,远近争购。屡奉诏征用,皆以疾辞,有《眉公全集》60卷等。事具《启祯野乘》卷一四、《明史》卷二九八及《陈眉公先生全集》卷首《空青先生墓志铭》、《行略》、《年谱》等,乃在野一大名士。是书约750字,凡19则,其中 11 则录自其《太平清话》,7则出于《岩栖幽事》,文字略有异同。此书仅见于《茶书全集》,可能为喻政所辑。内容大致杂采他人之作,如第1则就录自张源《茶录》的三字茶道。间有己意,如认为茶始自吴王、晋人,不自陆羽始;又称宋徽宗《大观茶论》不如《清异录·十六汤品》。是书还记述了日本人嗜饮茶,似为首见于中国茶书。

脉经校注

脉经校注

中医诊断学专著。全书10卷,西晋·王叔和撰。王叔和(约公元3世纪),原名王熙,高平(今属山东,一说山西)人。他对中医学发展做出伟大的贡献,曾把汉代张仲景《伤寒卒病论》中有关论述伤寒的部分加以整理使之条理化,尤其是当时用竹简写成的这部书,前后次序零乱,经他整理后,才得以条理化,成为我们今日所见的《伤寒论》。王叔和的另一个贡献是他对古代医家有关脉学方面的论述加以整理。在他之前,扁鹊、淳于意、华佗、张仲景这些大医家,对脉学都已有所论述和研究,一些医著如《黄帝内经》、《难经》中,也都已经有了不少关于脉学的论述,但都比较零散。王叔和认为,关于候脉,医生在临证时总是“在心易了,指下难明”,而且脉的内容十分复杂,道理精深,一般医生不易掌握。因此,他决心整理出一部专门论述脉学的书。这就是《脉经》。《脉经》中记载有脉象24种,即浮、芤、洪、滑、数、促、弦、紧、沉、伏、革、实、微、涩、细、软、弱、虚、散、缓、迟、结、代、动。这些脉象包括了当时人们了解的所有脉象。《脉经》还进一步确定了汉代《难经》所提到的寸口脉法以及在寸口部位用寸、关、尺三部位来诊候内脏状况的规则。这就是古代寸口切脉,三部候脉法,一直为后世脉学所遵循,至今仍在应用。

偷拳

偷拳

民国武侠北派五大家之一白羽所作武侠小说,故事讲述杨露蝉世居冀南广平府,务农为业,承先人的余荫,席丰履厚,家资富有,但却生而孱弱,从小多病。他父宠爱弱子,恐其不寿,教杨露蝉读书之暇,跟从护院的武师李德发,习练武技,藉此强身健体;又买些拳图剑谱之类·.. 后为了投师陈长兴学习陈式太极拳,不惜装哑巴,做讨饭的,冻得昏迷过去了,这才进得到陈家做了家丁,才有机会“偷拳”学艺,正是一颗痴学的心打动了陈长兴,陈长兴将一身功夫都教给了他。后来,杨露禅在陈氏太极拳的基础上,创编了杨式太极拳,成就一代宗师。

复社纪略

复社纪略

编年体史书。四卷。明陆世仪撰。约成书于清初。本书记事,始于天启元年(1621年)陈晋卿等改为知社,终于崇祯九年(1636年)徐怀丹作复社十大罪檄文,按编年体叙述。在正文之前,冠以《复社总纲》,将崇祯元年(1628年)至十六年(1643年)复社主要成员科举、官场之进退以及社中大事,按时间先后分年排列,简明扼要,一目了然。总纲以下分为四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