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宽

- 姓名:吴宽
- 别名:字原博,号匏庵
- 性别:男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长洲(江苏苏州)人
- 出生日期:1435年
- 逝世日期:1504年8月19日
- 民族族群:
吴宽(1435年-1504年8月19日),明代诗文作家。字原博,号匏庵。长洲(江苏苏州)人。为诸生时就颇有闻望,遍读左氏、班、马、唐、宋大家之文,欲尽弃制举业,从事古学。部使者迫促,乃就锁试院。成化八年(1472)状元及第,授翰林院编修,历谕德、庶子、少詹,兼侍读学士,擢吏部侍郎,掌詹事府,入东阁专典诰敕。后进礼部尚书。卒谥文定。著有《匏翁家藏集》77卷。其平生最好苏轼,因而诗文皆受其影响。其古体颇注意诗体的雄浑,又注意逞其才学。如《入玄墓寺》、《题海虞钱氏所藏王均章虞山图》、《为盛舜臣题山水画卷》、《为王希曾题启南长荡图》、《秋雪叹》、《李世贤持启南雪岭图索题次韵》、《题画》、《赵松雪长江叠嶂图》、《东坡乐水图》、《郭熙雪浦待渡图》都具有这些特长。其近体较注意琢句的清润朗爽,因而形成既和平恬雅、又不十分雍容呆板的诗风。从《送王允达后饮通法寺西轩》诗中可见一斑:“杯酒频将别恨浇,日斜酒尽却无聊。独嫌去客忙骑马,更欲寻僧懒度桥。小圃杏花春尚浅,长沟流水意俱遥。年华似与人相约,墙外秋千映柳条。”它如《题杨铁崖墓铭后》、《送刘职方时雍赴福建参政》、《谒耶律丞相墓》、《寄光福徐雪屋》皆具有这样的特点。陈田《明诗纪事》评其诗说:“匏翁诗,体擅台阁之华,气含川泽之秀,冲清逸致,雅制清裁,是时西涯而外,当手屈一指。”其文亦是如此,对三杨啴缓雍容文风有所改进,文笔较为开爽沉厚。可以说,李东阳、王鏊和他3人是身居台阁而对三杨台阁文风进行革新的带头者。
吴宽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斯居戴里小姐
中短篇小说集,所选的中短篇小说皆是霍夫曼的代表作。其中,中篇小说《斯居戴里小姐》以17 世纪路易十四统治时期的巴黎为背景,写了一个古怪艺术家的离奇故事,被一些评论家誉为德国文学中“第一部重要的侦探小说”,对后代此类小说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美丽的曼陀罗》写一个年轻大学生离奇的婚姻恋爱故事。《表兄的楼角窗口》是一篇对话体小说,写一位重病缠身、四肢瘫痪的作家垂暮之年的一段生活插曲。《金宝瓶》《小矮人扎克斯传奇》皆是艺术童话,前者以幽默风趣的笔调,写一个大学生如何摆脱令人压抑的小市民环境,逃到一个异想天开的奇妙王国中去;后者通过一个毫无真才实学,只会弄虚作假、招摇撞骗的人物的经历,抨击了社会时弊与封建宫廷的腐败,是霍夫曼最为珍视的杰作,也是德国浪漫派最重要的讽刺作品。
学术与政治
本书收录马克斯•韦伯脍炙人口的两篇演讲:《学术作为一种志业》和《政治作为一种志业》。 这两次演讲作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终战前后,昨日世界业已崩塌,新的社会及政治秩序尚未成型,德国年轻人中弥漫着一股迷惘的集体氛围和左倾的政治浪漫主义。面对着渴求意义与先知的听众,韦伯刻意与纷乱的时事保持距离,将他的主题置放于思想史及社会史的脉络中,从而对现代世界做出根本性的诊断,并将此诊断运用于德国所面对的政治局势:在一个祛魅后的世界,学术及政治是否能成为一种志业?对世界有所知和对世界采取行动之间的统一,是否能在学术中或在政治中实现?韦伯的回答冷峻克制,暗蓄悲情,寄托深远。而他提出的价值中立原则及责任伦理与心志伦理的对峙,迄今仍对我们的学术反省与政治实践具有启发意义。
作文基本功
本书原名为《修辞概要》,作者为我国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张志公先生。全书分为“用词”“造句”“修辞”“篇章与风格”四章,例证丰富,引用鲁迅、老舍、赵树理等现代文学大家的经典著作为示范,又结合一般写作中的弊病对症下药,从理论到实践,详尽阐明了修辞学的若干问题。说理透彻,解析明了,有助于学生掌握语言表达的内在规律,提高语言运用的艺术水平。
中华二千年史
中国历史的著作。邓之诚著。1954年至1956年中华书局初版,1983年再版。邓之诚(1887—1960),字文如,号明斋,中国江苏江宁人。初入私塾,后中举人。1920年后,先后任北平《新晨报》社总编辑,北京大学史学教授、燕京大学历史系专任教授兼师范大学、辅仁大学教授,1952年后任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还著有《骨董琐记全编》、《清诗纪事初编》、《东京梦华录注》等著作。本书共分5卷,216万余字,文言文写成,叙述了秦汉至辛亥革命间的中国历史。卷1叙述秦汉三国历史,分秦世系、秦汉之际、汉世系、新、东汉世系、三国世系、两汉三国之社会诸部分。卷2叙述两晋南北朝历史。分晋及十六国世系、南北朝世系、两晋南北朝制度、两晋及南北朝之社会诸部分。卷3叙述隋唐五代历史,分隋世系、隋唐之际、唐世系、五代十国诸部分。卷4叙述宋辽金夏元历史。分宋世系、辽世系、金世系、夏世系、元世系、宋辽金元之社会诸部分。卷5叙述明清及近代社会(1911年前)历史。分明世系、清世系、明清两代社会生活诸部分。书中世系部分侧重叙述政治史,社会生活部分则包括制度、生业、学术、民生、风俗等内容。本书史料丰富,叙述清晰,是一部颇具特色的中国通史著作。
白话周书
《周书》,纪传体断代史书。唐令狐德棻等撰。贞观十年(636)成书。五十卷。记事上起西魏文帝大统元年(535),迄于隋灭周(581),凡四十七年历史。其中西魏二十二年,周二十五年。分本纪八卷。列传四十二卷。此为《周书》白话文。
眉庐丛话
《眉庐丛话》是“清季四大家”之一的况周颐先生在清廷灭亡之后不久写的一部笔记,发表在《东方杂志》第11卷第5号至第13卷第2号,共有五百一十五则。辛亥革命之后,况周颐流寓上海,自称“遗老”,不再理会政治。况氏为晚清词学大家,兼治野史掌故,该书即其野史掌故方面的名作。全书内容广泛,以清代宫廷轶闻、朝野逸话、典章制度为主,稍及前代历史。原连载于《东方杂志》,后有单行本行世。今据《东方杂志》原本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