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堂法登

- 姓名:逸堂法登
- 俗姓:林
- 性别:男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逸堂法登,字圣道。号逸堂。俗姓林。受业宁波,初为优婆塞,学于梓庵。既具戒,入南湖依月堂。守志斋居,二十二年无异。出主四明天封,迁资教,晚居清修。念教门义旨撰述有:《逸堂科》、《圆顿宗眼》、《议中兴教观》。四明澥浦林氏。受业宁波。初为优婆塞学于梓庵。天性慧悟。凡诸部要文。无所不记。诸文要义无所不解。既具戒。入南湖依月堂。堂以其宿学蚤成。宜待以异礼。逾年命以忏首。尝与论修性善恶之旨。师资道合益用亲敬。守志斋居。二十二年无异。念教门义旨悉有撰述。世竞传录。称为逸堂科云。出主在城天封。迁资教。晚居清修。一时学者。以不预闻讲席者为之愧耻。
猜你喜欢的书
少女与吉卜赛人
它写于1926年,并于1930年死后出版。The Virgin and the Gipsy 也译作《处女与吉卜赛人》、《未婚少女女与吉卜赛人》以反抗虚伪的道德文明著称的廿世纪最伟大英国小说家劳伦斯,再次以其犀利讽刺的文笔,“离经叛道”的精神,塑造了这本“问题小说”,也是他的最后一本小说。在本书中,一个追求真爱的女人,由于无法忍受她那具有自恋倾向和精神性阳萎的牧师丈夫,而毅然抛弃了家庭、子女,并跟随一个身无分文的年轻人出走。十多年后,禀承了母亲这种“堕落”根性,同样生长在这个病态家庭里的两个女儿,目睹父亲那种槁木死灰的“圣徒”生活,以及祖母那种伪善、弄权的卑鄙面目,也在她们内在自由的渴望与外在的诱惑中,挣破礼教的束缚,步上了母亲的后尘。就主题的探讨而言,这本小说可以说是《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的姊妹作,而在处理的手法则更胜之。主题的出现不再是诉诸孤立的独白,而是藉周遭环境的演变,把故事一步步地推入问题的核心,使读者不自觉地被书里精采的情节所吸引。这位一直被世人误解的作家,在本书里向您提出了他最后也是最具体的解释。想要了解劳伦斯的“最后结论”的人,不能不读这本书。
雷峰塔
爱玲自传小说三部曲之一,道尽身世谜团、家族荣枯,堪称民国版《红楼梦》。《雷峰塔》是张爱玲以自己四岁到十八岁的成长经历为主轴,糅合其独特的语言美学所创作的自传体小说。情节在真实与虚构间交织,将清末民初的社会氛围、人性的深沉阴暗浓缩在这个大家族里。从《雷峰塔》《易经》到《小团圆》,晚年寓居国外的张爱玲反复重述着生命中最晦涩的心事,但每次出手均以不同的角度、方式,极致细腻地铺写她对周遭不同人事物的爱恨情结,让我们读来震撼惊心之余,更能逐渐将张爱玲的传奇拼凑完整。
春秋四传质
二卷。王介之撰。王介之字石子,号石崖,衡阳(今属湖南)人,明末经学家,清代着名哲学家王夫之之兄。明崇祯时,介之与其弟夫之同举于乡,明亡,遂隐居不仕。除此书外,王介氏还撰有《周易本义质》、《诗经尊序》诸书。此书取《春秋》三传及胡传之异同而断以己意。王氏认为,“《春秋》二百四十二年间,事屡变,文亦屡易,四传各存其说。而断以义,则《胡氏》精而《公》、《穀》尤正;质以事,则《左氏》有征为可信也。”此即是本书之宗旨。此书有本旧说者,如隐公元年用杨时《答胡康侯书》以驳胡氏“元即仁”之说;有据一传而去取互异者,如隐公元“王正月”既采《公羊》大一统之说,又驳《公羊》王即文王之说;有就四传互质者,如文公四年“逆妇姜于齐”,四传异说,王氏舍《左》、《公》、《胡》而从《穀梁》“礼成乎齐”之说;有专据《胡传》而不尽从者,如定公从祀先公,取胡氏昭公始祀于庙之说,而驳其事出阳虎而不可详之说。要之,王氏之治《春秋》,归之于“君子原心”,“绝恶于未萌”。桓公元年“公即位”,王氏说云:“恶莫憯于意,意者,不可如者也。故《春秋》之法有诛意以殊诸文者矣,未有因其意而为文以执法者也。意动于微而滔天之恶从之以生,圣人笔削以夺其意,所以窒乱源而遏人心之横流也。”《四库》系据抄本收录。
净土安心法门
李炳南撰,民国七十四年六月十二日的华严经讲座,雪公老恩师讲到第十回向的安住梵行,老恩师根据善导大师的观无量寿经四帖疏,讲述净土宗的安心法门,劝所有净业莲友,一起把心安住在“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这是 雪公老恩师往生前一年所做的一篇完整开示,前后总共十七次,可以视为是他老人家一期教化的最后嘱咐。
老母女六英经
一卷,宋求那跋陀罗译。老女人经之异译。
大方广三戒经
佛教经典。北凉昙无谶译。三卷。是《大宝积经》第一会《三律仪会》的异译本。叙述佛因大迦叶问,说菩萨种种应作、不应作之法。见载于中国历代大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