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汝砺

- 姓名:彭汝砺
- 别名:字器资
- 性别:男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
- 出生日期:1040
- 逝世日期:1094
- 民族族群:
彭汝砺(1040——1094),字器资,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治平二年进士第一,授保信军节度推官、武安军节度掌书记。熙宁间,为国子直讲,改大理寺丞。九年,除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元丰初,以馆阁校勘出为江西转运判官,改提点京西刑狱。元祐二年,擢起居舍人。三年,迁中书舍人。以论蔡确事落职,出知徐州。召还,权兵部侍郎,历礼部、刑部侍郎。出使辽,权吏部尚书。绍圣元年,出知江州。二年卒,年五十四。汝砺读书问学,立朝有节,王安石称其“文章浩渺足波澜,行义迢迢有归处”(《赠彭汝励》),为文章“词命雅正,有古人风,而诗笔亦谐婉可讽”(《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五三)。但其现存诗多为唱酬和韵之作,无甚深意,其中又杂有禅语,价值并不太高。著有《易义》、《诗义》、诗文五十卷(《宋史》本传,《艺文志》七著录有文集《鄱阳集》四十卷)。文集已佚,后人辑录佚诗,编为《鄱阳先生文集》十二卷,现存《四库全书》本、清初抄本、清嘉庆刊本。《全宋诗》卷八九四至九○五录其诗十二卷。《全宋文》卷二一九六至二二○一收其文六卷。事迹见曾肇《彭待制汝砺墓志铭》(《名臣碑传琬琰集》中卷三一)、《宋史》卷三四六本传。
彭汝砺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女范捷录
一卷,为封建时代女教书之一。全书列有统论、后德、母仪、孝行、贞烈、忠义、慈爱、秉礼、智慧、勤俭、才德等十一篇,宗旨是宣扬三纲五常、三从四德和节烈观。《女范》开宗明义就讲夫妇之道,“五常之德著而大本以敦,三纲之义明而人伦以正。”其“统论”篇云:“乾象乎阳,坤象乎阴,日月两普照之仪;男正乎外,女正乎内,夫妇造万化之端。”“母仪”曰:“父天母地,天施地生;骨相像父,性气像母。”在“贞烈”篇中,提出“忠臣不事两国,烈女不更二夫,故一与之醮,终身不移,男可从婿,女无再适。”《女范》除一般地阐述女教道理外,各篇都列举历代各类名女作为妇德教育的楷模,大量地宣扬恪守封建伦理纲常的节妇、孝女、贤妻、良母等事迹。如称颂刘氏斩指取血和药以医治婆母病的孝行,称颂夏侯令截耳劓鼻以持身的贞烈行径等。《女范》也有些积极健康的因素,如称颂班昭的续《汉书》,梁红玉的击鼓败金等等,赞颂古代才女的学术贡献与巾帼英雄的爱国行为。在《女范·才德》篇中,作者主张对女子进行德才兼备的教育,斥责传统的“女子无才便是德”是“殊非”的,要求“德以达才,才以成德”。在《智慧》篇中特别宣称“有智妇人,胜于男子”。表现了要求开通女子智育的思想,以及对德智相辅相成的认识。
太上玄一真人说三途五苦劝诫经
《灵宝中盟经目》第十三种著录《太上洞玄灵宝玄一三真劝戒罪福法轮妙经》1卷,为六朝灵宝经。本经当为其中之一部分。敦煌遗经有本经残卷。述三途五苦,劝人修善守戒。
修道真言
道家养生学著作。宋代白玉蟾辑。全书论述养真修道、丹法功诀,凡六十七则。字字珠玑,语语金石,不但为玄宗要籍,且亦为三家之上乘宝典,向为养生者奉为圭臬。有上海明善书局印本,另载《道藏精华》 第二集。
获虎之夜
独幕话剧。田汉著。初刊1924年1月上海《南国半月刊》第二期(未刊完)。初收1924年12月上海中华书局版《咖啡店之一夜》。剧本描写辛亥革命后湖南山村的一幕爱情悲剧,反映了青年男女对婚姻自由的追求与反抗精神。莲姑同黄大傻深深相爱,但遭到父母蛮横的干涉和反对,硬将莲姑许配给大户人家。莲姑性格倔强,坚不屈从,曾不惜以死进行抗拒。黄大傻父母双亡,被迫流落在破庙中,虽然他无法抗拒莲姑父亲的打骂,但仍每晚到深山中遥望魏家窗户上的灯光。黄大傻在深山中误中猎枪生命垂危,被抬到魏家抢救时,莲姑的父母仍不许女儿同他在一起,强行将莲姑拉至房中毒打,迫使黄大傻无法忍受自杀身死。《获虎之夜》成功地塑造了莲姑这个农村少女的典型形象。主题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 “在思想上比《咖啡店之一夜》更深刻、更富于社会意义。” (陈瘦竹: 《田汉的剧作》)。《获虎之夜》所描写的问题,反映了当时青年一代的民主要求,反映了人民企求从封建习俗束缚下求得思想解放的时代心理,从莲姑身上看到反封建的不可压抑的潜力。剧本发表后即有上海艺术大学等十余个学校业余演出团体纷纷上演。
谷音
宋诗总集。二卷。元杜本编。杜本(1276—1350)字伯原,学者称清碧先生,清江(今属江苏)人。吴越大灾,岁饥,杜曾上救荒策。惠宗时曾为翰林学士,称疾固辞,归隐。父杜谦曾毁家纾难,以佐文天祥军。杜氏继承父志,十分同情宋遗民。早年漫游,多与憎恨异族统治的“节士”、“幽人”结交,记录了他们的悲愤之作。此书便是这些作品的精选本。书中共选诗一百零一首,作者二十四人,无名氏六人。所选录之诗歌多沉郁悲壮、感慨苍凉之作,表现了作者浓厚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如皇甫东生《海口》诗:“穷鸟迷孤青,飓风荡顽寒。不知是海口,万里空波澜。蛟龙恃幽沉,怒气雄屈蟠。峥嵘抉秋阴,挂席潮如山。荧惑表南表,天去何时还。云旗光惨淡,腰下青琅玕。谁能居甬东,一死谅非难。呜呼朝宗意,会见桑土干。”其愤怒激越之情,呼之欲出,诗人与元统治者不共戴天,在南宋灭亡那年“痛哭蹈海”而死。清王士禛有诗赞美说:“谁嗣箧中冰雪句,《谷音》一卷独铮铮。”此书有商务印书馆民国间《四部丛刊》影印旧钞本。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8年以毛晋汲古阁《诗词杂俎》本为底本,并校以《四部丛刊》本排印出版。
镇州临济慧照禅师语录
全一卷。简称《临济录》。又作临济义玄禅师语录。唐代三圣慧然编集。为临济宗之祖临济义玄法语之集录,临济宗奉为最重要之语录。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七册。本书内容分成语录、勘辨、行录等三部。语录叙述四喝、四宾主、三玄三要、四料简等,勘辨载其历参诸方商量之语要,行录则收其行状及记传。本书系临济示寂二五四年之后,于北宋宣和二年(1120)由福州鼓山圆觉宗演重刻。宣和二年以前之本录内容与宣和二年之重刻本内容是否相同,则乏资料可证。现今所流行者为重刻本。本书内容较著名者为四料简,即夺人不夺境、夺境不夺人、人境俱夺、人境俱不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