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商英

- 姓名:张商英
- 别名:字天觉,号无尽居士
- 性别:男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蜀州新津(今属四川)人
- 出生日期:1043
- 逝世日期:1121
- 民族族群:
张商英(1043-1121)字天觉,号无尽居士,蜀州新津(今属四川)人,张唐英弟。治平二年进士,调达州通川县主簿,知南川县。章惇荐其才,召对,进《草茅忧国书》,权检正中书礼房公事,兼编修中书条例。熙宁五年,擢监察御史里行,加太子中允。以论狱事责监荆南商税,移节度判官,改镇南军。元丰二年,提举京西南路常平。召除馆阁校勘、检正中书刑房,坐干请责监鄂州汉川镇酒税。哲宗初,召为太常丞、开封府推官,出提点河东刑狱。元祐四年,移河北西路转运副使,历江西、淮南。绍圣初,哲宗亲政,召为右正言、左司谏,力攻元祐诸臣。绍圣二年,迁左司郎中,又以事责监江宁酒税,改江宁府。三年,起知洪州。四年,除江淮荆浙等路发运副使。元符二年,召为工部侍郎。徽宗即位,迁中书舍人,出为河北路都转运使,降知随州。建中靖国初,召为户部侍郎,历吏部、刑部,为翰林学士。与蔡京相善,崇宁初,拜尚书右丞,转左丞。张商英为相后,转而攻蔡京,罢职,知毫、蕲二州。入元祐党籍,削职,复起知鄂州,大观元年,安置归州,量移峡州,提举成都玉局观。四年,召除中书侍郎,拜尚书右仆射,变更蔡京之政。政和元年,为臣僚所攻,罢知河南府,旋落职,知邓州,贬衡州安置,继复还故官,归居荆南。五年,复通奉大夫,提举嵩山崇福宫。七年,复观文殿大学士。宣和三年卒,年七十九,赠少保。绍兴中,赐谥文忠。张商英为人雄辩敢言,然诡谲多变,又深于佛法教乘,喜与僧徒游从,时人戏称为“相公禅”。岳珂评其《嘉禾篇》“文既尔雅,论亦醇正”(《桯史》卷七)。方回谓“好为人题画像,赞言博而肆”(《张天觉律诗格考》),然其行文多杂佛语,如《护法论》、《续清凉传》诸篇直与僧徒无别。现存歌诗多偈颂,诗中也多用禅语,成就不高,只有一些山水游历诗,如《凌云行》、《游天平山》、《游绵山》,似能脱出禅语束缚,尚具诗歌韵味。著有《神正典》六卷、《三才定位图》一卷,又有文集一百卷(《宋史·艺文志》二、五、七),今已佚。《两宋名贤小集》收有其《友松阁遗稿》一卷。《全宋诗》卷九三三至九三四录其诗二卷。《全宋文》卷二二二八至二二三四收其文七卷。事迹见《张少保商英传》(《名臣碑传琬琰集》下卷一六)、《宋史》卷三五一本传。
猜你喜欢的书
没有个性的人
《没有个性的人》是奥地利作家罗伯特穆齐尔未完成的遗作,一部“精神长篇小说”,在二十世纪现代派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小说的背景是1914年前的奥匈帝国。维也纳,人们成立了一个委员会,筹备1918年庆祝奥皇弗兰茨约瑟夫在位70周年的活动,而在这同一年,德国将庆祝德皇威廉二世在位30周年;所以,人们称奥地利的这个行动为“平行行动”(然而,1918年正好将是这两个王国覆灭的年份,这将一个滑稽荒唐的炸弹放进小说的基底)。小说的主人公——平行行动委员会秘书乌尔里希——在故事开始时32岁,他认识到,对自己来说,可能性比中庸死板的现实性更重要;他觉得自己是个没有个性的人,因为他不再把人,而是把物质看作现代现实的中心:“今天……已经产生了一个无人的个性的世界,一个无经历者的经历的世界。”他看到自己被迫面对时代的种种问题,面对理性和心灵、科学信仰和文化悲观主义之间的种种矛盾。另外,小说还塑造了主人公在平行行动的活动圈里接触到的一系列形形色色的人物,如行动负责人狄奥蒂玛、金融巨头和“大作家”阿恩海姆、年轻时代的朋友瓦尔特和克拉丽瑟、神经错乱的杀人犯莫斯布鲁格尔、同他一起经历乱伦之爱的胞妹阿加特,等等。
俗书刊误
辨正文字的字书。明代*焦竑撰。凡十二卷。前四卷按四声分类,刊正讹字,如“豊”非“丰”,“容”不从“谷”。第五卷考字义,如“赤”通“尺”,“鼬”同“犹”。第六卷考骈字,如“句娄”不当作“岣嵝”,“辟历”不当作“霹雳”。第七卷考字源,如“對”字改口从士,本于汉文,“疊”字改晶从畾,本于新莽。八、九两卷考音同字异,如“庖犧”之为“炮羲”,“神農”之为“神由”。第十卷考字同音异,如“敦”有九音,“苴”凡两读。第十一卷考俗用杂字,如山岐曰“岔”,水岐曰“汊”。第十二卷考字形疑似,如“稽”之与“禾”,“支”之与“攴”。《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曰:“其辨最详,而又非不可施用之僻论,愈于拘泥篆文、不分字体者多矣。”现有《四库全书·经部小学类》、《四库全书珍本初集·经部小学类》两种版本。
人伦大统赋
一卷,金张行简撰。此书《金史》不载,黄氏《千顷堂书目》有《人伦大统赋》一册,不言撰人;《永乐大典》所载,则皆题张行简撰。是书有元薛延年注及皇庆二年(1313)序。延年字寿之,临汾人。此书专论相法,词义颇为明简,“芟诸家之冗繁,撮百氏之机要;提纲挈领,不下三二千言,囊括相术殆尽,条目疏畅而有节”(薛延年《序》)。虽其中亦不免有语涉虚夸之处,仍属相书中甚有影响之作。有《四库全书》本、《十万卷楼丛书》本、《玲珑山馆丛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本。
神仙传译注
道教神仙故事集。葛洪编撰。有汉魏丛书本。作者《自序》称:“弟子滕升问神仙之有无,因抄集古代之仙者,或见于仙经及百家之书,或闻诸先师、耆儒,总为十卷,以传知真识远之士。”目的在于借古代神仙修道养生,变化飞升故事,证明道教求仙之说并非子虚乌有,宣扬神仙可学。本书载古代神仙故事94则,上起远古神话人物广成子、容成公,下逮魏晋间方士左慈、葛玄等,每人一传。其文字记述,或因事沿饰,或索隐怪迂,人不数事,事不数言。魏晋间此类传奇志怪小说传世颇多,如托名刘向之《列仙传》、干宝《搜神记》、王嘉《拾遗记》、张华《博物志》等等。本书在诸书中流传最广,为研究道教史及中国古代小说者所重视。
薛氏集异记
小说。唐薛用弱撰。二卷,又作一卷或三卷。用弱字中胜,河东(今山西)人。长庆、太和时曾任光州刺史等职。是书所记多为隋唐时奇闻异事,主人公多为士人、诗家、释道者流。故事情节完整,亦较曲折,有形象刻画,叙述颇具文采。如王积薪妇姑对弈、狄仁杰赌集翠裘、王维奏“郁轮袍”曲、王之涣三诗人旗亭画壁诸故事等等
现观庄严论
全称《般若波罗蜜多优波提舍(教授)·现观庄严论》。藏传佛学以此为“弥勒五论”之首,各教派均极重视,而汉传未译,弥勒五法中未列此论。系略摄二万五千颂般若经之纲要。组织为三智、八事、七十义。极为简要地概括了一个凡夫循序修持以达到成佛境地之全部过程,共272颂。分为八品:(1)一切种智品;(2)道智品;(3)一切智品;(4)一切正等现观品;(5)顶现观品;(6)次第现观品;(7)刹那正等现观品;(8)法身品。前三品令遍知一切智性、次四品为令于一切智性得自在而说加行,终品说由加行可达到佛果。三智为:基智、道智、一切种智。七十义为三智三十法,四加行三十六法,法身四法。印度依据此论而注释般若二万五千颂之著作甚多,藏文《丹珠尔》中收有二十一种,其中以圣解脱军和狮子贤的诠释为最权威;藏文的注释更多,其中以宗喀巴的《善说金鬘疏》为最著名,汉文有法尊(1902—1980)的译本及略解,详细研究的著作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