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娜·斯比丽

- 姓名:约翰娜·斯比丽
- 别名:
- 性别:女
- 国籍:瑞士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1827年6月12日
- 逝世日期:1901年7月7日
- 民族族群:
约翰娜·斯比丽(德语:Johanna Spyri,1827年6月12日—1901年7月7日)瑞士作家,所写儿童故事《海蒂》世界闻名。
1852年,约翰娜·厄塞与伯恩哈德·斯比丽结婚,丈夫是律师。在苏黎世的时候,她开始写乡间的生活。她第一个故事为A Note on Vrony"s Grave,关于一位受家庭暴力女人的一生,出版于1880年;次年,她用四星期写就《海蒂》,故事出现大人与小孩。海蒂是叙述一个孤女,与祖父一起生活在瑞士阿尔卑斯山的故事,并以生动描写风景而闻名。 她的丈夫与独子伯纳德都在1884年去世。最后孤独一人并投身于慈善事业,在1901年她去世前共写了五十多个故事。她葬于苏黎世Sihlfeld-A公墓的祖坟。作为杰出名人,斯比丽夫人的肖相被印铸在1951年发行的邮票,以及2009年发行的20瑞士法郎纪念币。 2010年4月,一位教授发现一本由德国历史老师赫尔曼·亚当·冯·坎普写于1830年的书,该书可能被斯比丽夫人用作海蒂的雏形。1830年故事的标题为“阿得黑德,来自阿尔卑斯山的少女”。这两个故事情节与意象有许多相似之处。斯比丽夫人的传记作者雷吉娜辛德勒说,这完全是可能的,斯比丽夫人可能已经熟悉这故事,因为她从小生长在一个有很多书的家庭。
约翰娜·斯比丽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一位绅士
我从来没碰到过一位比较杰出的男人,一个言谈话语比较讨人喜欢的男人,一个即能唤起人们更多好感又能引起人们更多的不由自主的敬重的男人。
花随人圣庵摭忆
《花随人圣庵摭忆》是民国时期出版的一部笔记著作,原稿最初连载于《中央时事周报》,续刊于《学海》,起迄于1934年至1937年。积时既久,汇成巨帙。该书出于福建侯官黄濬之手,素被学界所重视。黄溶对清代至民国的人物轶事和史事掌故或详加叙述,或加以考订,或给予评议,因此纵览全书可以看到晚清到民国近百年的社会缩影。本书内容庞杂丰富,涉及军国大政、宫廷秘史、财政金融、人际交往、旅游山水、生产环保乃至社会万象。其史料来源,除杂采时人文集、笔记、日记、书札、公牍、密电以及外国人著述外,也有其目睹耳闻和亲身经历。《花随人圣庵摭忆》的史料价值极高,可以补《清史稿》之阙,也记录保存了部分珍秘、罕见的史料,还提供了丰富的社会生活史史料。
大乘密严经疏
大乘密严经疏,四卷,唐法藏撰,缺卷一。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钞会本
80卷,唐实叉难陀译,唐澄观述。即《华严经随疏演义钞》中悬谈合钞别行。
饿鬼事经
《饿鬼事经》是小部经典之第七,与《天宫事经》为姊妹篇,在巴利圣典中属于新的部份。即出现于第四品第三节之宾伽罗王,依护法论师的注释,是于佛陀入涅槃后二百年顷统治斯拉陀。依此事实等之观察,本经之成立可置于佛灭度以后之时代。天界、地狱、涅槃等思想,虽可并存于原始佛教时代,而从诗集溯至更远的古代是有困难的。本经与长老偈经、长老尼偈经,皆是北传佛教所少见,北传汉译没有相当此经偈,为南传上座部佛教特有之圣典。本经之内容,由四品五十一节,即蛇品十二节、郁婆利品十三节、小品十节、大品十六节而成的 。以全部看,是采用叙述饿鬼凄惨之状态,由其业力而然。其次,应用归依佛、法、僧,为此解脱之方法,这是婆罗门及佛教诸原典中以业力说为基础,辑集有饿鬼关系的故事。因此,有取《本生经》故事再现于此处,犹如第一品第八节牛鬼事、第十节秃头鬼事、第十二节蛇鬼事、第二品第六节康哈鬼事、第九节安库拉鬼事。此外,亦有见于《譬喻经》的,如第一品第六节、第七节之食儿鬼事。
净名经关中释抄
又名《净名经关中释批》、《关中疏释批》。佛典注疏。唐道液撰。二卷。北图有生24等七号,英、法等所藏约十号。《释抄》与作者之*《净名经集解关中疏》不同,是以隋智顗所撰六卷本《维摩经玄疏》为主,吸收各家对《维摩经》注释并加批释而成。全文先从五门对《维摩经》进行分析:(1)释名:论述《维摩经》之由来,历代翻译经过及解释经题。(2)明体:以不思议真性解脱为体。(3)明宗:以佛国因果为宗。(4)辩用:以权实善巧为用。(5)判教:谓该经主旨抑小扬大。然后注疏僧肇之序文及逐一疏通经文。释义精要。历代大藏经未收,日本《大正藏》收入第八十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