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

李玉
  • 姓名:李玉
  • 别名:字玄玉,一作元玉
  • 性别:
  • 朝代:明末清初
  • 出生地:吴县(江苏苏州)人
  • 出生日期:1610
  • 逝世日期:1671
  • 民族族群:

李玉(1610~1671)明末清初戏曲作家。字玄玉,一作元玉,号苏门啸侣,因其书斋题为“一笠庵”,故人称“一笠庵主人”。吴县(江苏苏州)人。出身寒微,而才高好学,以自学中崇祯末乡试副榜。吴伟业赞其“才足上下千载,学足以囊括艺林”。明亡遂绝意仕进,毕生致力于戏曲创作及曲谱曲律的研究整理工作。他根据明人徐于室《北九宫谱》原稿,增补元人杂剧散套以及明初南戏中保留的北曲若干,并详加考订,编成《北词广正谱》18卷,吴伟业序称其“骚坛鼓吹,堪与汉文唐诗并传不朽”,是研究北曲曲律的重要著作。


剧作见于各种曲目书中著录的有42种。《一捧雪》、《人兽关》、《永团圆》、《占花魁》、《清忠谱》、《眉山秀》、《雨须眉》、《太平钱》、《千钟禄》、《万里圆》、《牛头山》、《麒麟阁》、《七国记》、《昊天塔》、《风云会》、《王高风》、《连城璧》、《一品爵》等18种今存有全本,与朱佐朝合作的《埋轮亭》以及《洛阳桥》存有散出,其余作品或在《曲海总目提要》中有介绍;或仅见著录,内容不详;或作者难以确定。


李玉早期作品以描写世态人情为主,较为著名的是“一笠庵四种曲”,即《一捧雪》、《人兽关》、《永团圆》、《占花魁》,合称“一人永占”。入清后,其作品多描写历史上的政治斗争事件或从当时社会生活中取材,直接暴露当时的政治腐败、社会动乱,反映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和呼声,有较强的现实性和民主性。代表作《清忠谱》写明熹宗天启六年(1626)苏州人民与阉党魏忠贤英勇斗争的事迹,塑造了坚贞、勇敢急公好义的周顺昌、颜佩韦等五义士的生动形象。剧中描写群众斗争的场面,紧张激烈,扣人心弦,很有戏剧效果。他还写有中国最早反映工人斗争生活的作品《万民安》,可惜没有流传。另有《万里园》、《千钟禄》、《连城璧》、《洛阳桥》等皆内容深刻,主题鲜明,人物形象生动,有一定价值。


李玉有的作品中存在一些不健康的思想倾向,如渲染臣代君死的封建道德或因果报应等,但总的来看,他在艺术上是继承并发展了《鸣凤记》、《浣纱记》的现实主义传统,注重角色安排和曲白配置,戏剧情节生动,词曲合于音律又流畅自然,雅俗共赏,适宜舞台演出,一扫明末典丽化的陋习。


李玉与一大批苏州作家如朱素臣、朱佐朝、叶时章、张大复、朱云从等相友善,创作道路相近,常相互合作,形成一个颇有影响的艺术流派“苏州派”,李玉本人也是当时最负盛名的戏剧作家之一,据钱谦益《眉山秀》题词中说李玉“言词满天下,每一纸落,鸡林好事者争被管弦”。他的创作对后世戏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李玉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彼得大帝

彼得大帝

彼得大帝(1672—1725年)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是17世纪末叶至18世纪初叶俄国的大政治家、大军事家和封建贵族阶级改革家。彼得大帝掌握政权后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他建立起强大的正规陆军和海军舰队,通过长达21年对瑞典进行的北方战争,战败了当时的西欧强国瑞典,夺取了波罗的海出海口及其东南沿岸广大地区,使俄国由内陆国成为濒海强国,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之一。通过政治改革, 他设立参政院和主管各部门的各委员会取代了各旧衙门,制定法令,设置监察机构,把教会归国家管辖,加强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统治。通过经济改革,他改变了俄国严重落后于西欧的状态,发展了近代工业和国内外贸易。在文化教育改革方面,他创办科学院,开办了许多学校,并建立了俄国最早的博物馆、公共图书馆、印刷所、剧院等,还创办了一份全俄报纸,大大发展了文化、教育、科学技术事业。

我为什么要写作

我为什么要写作

《我为什么要写作》收录了奥威尔最有影响力的社会、政治与文学随笔共19篇,集中描绘了作者不同时期对社会和人生的态度,着重回顾了写作生涯中的种种感想和体会。正如《星期日泰晤士报》书评作家赛里尔•康诺利说:“他所说的和他所写的每一个字都闪耀着个性的光芒。” 《我为什么要写作》随笔集收录了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最有影响力的社会、政治与文学随笔共十九篇,集中描绘了作者不同时期对社会和人生的态度(《如此欢乐童年》),着重回顾了写作生涯中的种种感想和体会(《我为什么要写作》)。不论是描写政治家的谎言、分析英国人的性格,还是揭露战争丑陋的真相,奥威尔的随笔一如他的小说般犀利而有趣。 乔治·奥威尔(1903—1950) 曾担任驻缅英国皇家警察,为支持共和政府而参加西班牙内战,在二战期间参与地方志愿军,并为英国广播公司撰写文章。他著有大量小说和散文作品,代表作有《动物农庄》、《一九八四》、《向加泰罗尼亚致敬》、《缅甸岁月》等。

兰台妙选

兰台妙选

《兰台妙选》一书乃唐宋纳音论命法之经典,专以纳音取象再配以五行生尅论命,为虚中法遗存,《古今图书集成》收录。《兰台妙选》所用纳音论命与明清子平法迥异,属於古法论命体系。目前普遍流传的版本为古今图书集成版《兰台妙选》,题 明「西窗老人」著。开篇即点明「原出琴堂.此专以纳音地支取象」。

汉奸丑史

汉奸丑史

《汉奸丑史》,民国时期笔记小说

礼记训义择言

礼记训义择言

八卷。清江永撰。是书自《檀弓》至《杂记》,于注家异同之说,择其一是,为之折衷,与陈澔之注颇有不同,然其持论多为精核。如《檀弓》“殷练而祔,周卒哭而”,江永引《左传》、《大戴记》解诸儒之异同,其说甚为有据。又说《玉藻》曰“袭裘不入合门”,江永认为“裼衣上郡谓正服,不得更有中衣”,又列孔颖达之疏相较,可见江说之甚确,足正孔疏之显误。诸如此类疏解明确,辨误精恰者,不一而足,尤见江氏深究古义之功。是书亦有臆度之不足,然终不损大旨。有乾隆辛亥刊本、墨海金壶本、守山阁本。

海龙王经

海龙王经

梵名Sa^gara -na^ga-ra^ja-paripr!ccha^ 。凡四卷。西晋竺法护译。属方等部经典。收于大正藏第十五册。佛曾于王舍城灵鹫山,为海龙王说六度十德等菩萨之法,又为燕居阿须伦、无焚龙王、女宝锦等分别记别,宣示女人及龙王、阿修罗等皆得成佛。全经分二十品。东晋慧远尝诵此经乞雨,感巨蛇之瑞,故尔后多用于请雨祈祷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