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振棫

- 姓名:吴振棫
- 别名:字宜甫,号仲云
- 性别:男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浙江钱塘(今杭州)人
- 出生日期:1790
- 逝世日期:1870年
- 民族族群:
吴振棫[yù](1790—1870年),字宜甫,号仲云,晚号再翁。浙江钱塘(今杭州)人。祖吴颢,举人,官遂昌县学训导。父吴昇,举人,官至四川资州直隶州知州、候补知府。吴振棫于嘉庆十八年(1813)中举。次年成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编修。二十三年,大考二等。二十四年,充贵州乡试副考官。道光元年(1821),道光皇帝召见,奏对称旨,命充实录馆纂修,升提调。二年,京察记名。三年,授云南大理知府。七年,父丧服满,授山东登州知府,改沂州知府。八年,调济南知府。十三年,母丧服满,授安徽凤阳知府。擢山东登莱青道员。以事降一级。十九年,再授凤阳知府。次年,调安庆知府。二十一年,擢贵州粮储道。二十三年,升按察使。二十八年,擢山西布政使,调四川。旋擢云南巡抚,兼署云贵总督。咸丰五年(1855),调陕西巡抚。次年,授四川总督。七年,调云贵总督。因病去官。同治元年(1862),奉诏赴山西筹办河务,又会同胜保督办陕西军务。旋引疾入晋养病。六年回里,九年病逝。
吴振棫自谓:“生平游迹颇广,西入秦、蜀,北至京师,西南抵滇、洱。若齐、鲁、郑、卫之境,江、汉之上,淮、海、湖、湘之间,或一至,或再至,或三数至,其间山川云物之盛,方俗物产之殊,罔不毕觌。夷险异境,悲愉异情,奔走殆三十年。”(《李梦韶转漕日记·序》)所到之处,均有诗吟咏当地风景名胜与民俗民情。曾自评其诗曰:“少年之诗浅,中年之诗杂,晚年之诗率”(《花宜馆诗抄·自序》)。徐世昌《晚晴簃诗汇》称其诗:“思深力厚,风格老苍,嘉、道以还为一大家,同年祁文端尤推重之。历官清介,耄岁归休。平生宦游之迹滇黔最久,《正雅集》记其‘风云百开合,今古一鸿蒙’二语,谓足尽摹状山水之妙。”(卷一二六)著有《花宜馆诗抄》、《花宜馆诗续抄》、词集《无腔村笛》、文集《花宜馆文略》等。生平事迹见《清史稿》卷四二四、缪荃孙《光禄大夫云贵总督吴公神道碑》(《碑传集补》卷一四)。
吴振棫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父亲的道歉信
晚宴归来脸颊通红的父亲、对着母亲颐指气使的父亲、在餐桌上高声怒斥后躲到厕所偷笑的父亲、半夜硬是叫孩子起床吃宴会剩菜的父亲、朝长官俯首行礼的父亲…… 这是因坠机事件而猝逝的作者第一本的散文集。书中共二十四篇文章,作者以幽默的笔调写出心目中的父亲与怀念的家庭气氛,是被奉为「压轴巨著」的散文最高杰作。书中每篇散文皆有出人意表的开头、不会过分渲染也不会不足的情境描写、惊险的情节铺陈、巧妙的心理描写和卓越的结束,各有其巧妙、新鲜、独到之处,并将平凡无奇的小康家庭,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日本生活样态给活灵活现地描绘出来。
阮元瑜集
诗文别集。一卷。汉阮瑀撰。初刊于明崇祯间。阮瑀,字元瑜。生于汉延熹八年(165年),卒于汉建安十七年(212年)。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建安七子之一。少曾受学于蔡邕,后为曹操司空军谋祭酒,管记室,草拟书檄公文。转为仓曹掾属。擅长章表书记,与陈琳齐名。曹丕说:“孔璋章表殊健,……元瑜书记翩翩。”(《与吴质书》)。原有集五卷,已佚。是集为明末人张溥辑刻。《阮元瑜集》,一卷。存赋四篇,论一篇,书两篇,笺一篇,吊文一篇,诗十二首。
玉箓资度宿启仪
玉箓资度宿启仪,不署撰人。据考应成书于北宋末至明初。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威仪类。按玉箓斋乃道教「三箓七品」斋法之一,用于荐度亡灵。南北朝末至唐初成书之《玄门大义》已提及此斋法。然而今《正统道藏》所收玉箓斋仪八种,则是后人模仿金箓斋仪改编而成。其改编时代应在北宋末杨杰编修金箓斋仪之后,明洪武十六年(1383)张宇初奉敕建玉箓大醮之前。本篇所载宿启仪为玉箓斋仪之一,用于建斋之先。行此仪旨在为皇帝、太子、诸藩王公侯以及天下人民忏悔罪愆,启告三清、玉皇等神灵,申明修建玉箓大斋,荐度亡灵之意。其行仪节次主要有宣五方神咒、礼方忏悔、三启三礼、告符简等项。
孙子九地问对
辑录训解孙子吴王问答内容的著作。物双松撰。此书最早出于宽延3年(1750)以前。国内有光绪十年(1884)上海刊本;张树声辑《自强兵法十一种》本等。根据《孙子十家注·九地篇》中张预、何延锡注引吴王问孙武之辞辑编,间亦有所条注,比较两家引文之异同。
华严经文义纲目
全一卷。唐代贤首大师法藏撰。又称华严八会纲目章、大方广佛华严八会纲目章、华严经纲目、华严纲目。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五册。内容系开立十门以述说华严经之大要,即:(一)辨教起所因,(二)释经题目,(三)明经宗趣,(四)说经时处,(五)辨定教主,(六)明众数差别,(七)请说分齐,(八)所入三昧,(九)佛光加持,(十)正说品会。本书之撰述年代,依本书十门之第一辨教起所因之条所载,成于唐代永隆元年(680)法藏三十八岁之际,即在华严一乘教分记之草本撰述之后,华严经探玄记及大乘起信论义记撰述之前;或谓系法藏五十一岁前后之作品。然其全盘继承智俨之十玄门,而为探玄记撰述前概述华严经之大纲及要点,当无疑问。本书之注疏有华严纲目甲午记一卷(僧朗)、文义纲目玄谈并分科一卷(宜然)、文义纲目讲录一卷(湛幸)等。
相续解脱如来所作随顺处了义经
刘宋中天竺沙门求那跋陀罗译,即《解深密经》如来成所作事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