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隆阿

- 姓名:多隆阿
- 别名:字雯溪
- 性别:男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辽宁省帕岩县人
- 出生日期:1795年
- 逝世日期:1853
- 民族族群:满族
舒穆禄·多隆阿(1795年一1853)年)字雯溪,隶满洲正白旗,辽宁省帕岩县人。他仕途不得意,仅做平阳(今山西临汾)太守何晓枫的家庭教师兼佐幕事,平时则以吟咏自娱,并用大半生的时间研究《诗经》、《易经》、一生著述颇丰,有《慧珠阁诗钞》、《毛诗多识》、《阳宅拾遗》、《地理一隅》,等等.被人赞誉为“嘉道间经学名家”。另一位多隆阿(1818年一1864年),字礼堂,姓呼拉尔特氏,蒙古族,黑龙江省齐齐哈尔人,他残酷镇压农民起义军.咸丰三年(1853年),以参领帅黑龙江骑兵随僧格林沁攻打高唐州连镇及冯官屯义军基地,使太平军遭受重大损失。咸丰八年任福州副都统,十一年任荆州将军。同治元年(1862年)赴陕督办军务。这位多隆阿,官做的到是不小,不仅与文学无缘,而且不识汉字,每遇公赎文件,则要他人诵读。同治三年四月,在盆屋战斗中,被回民义军的炮火击中左目,卒于军营之中。
多隆阿,一名廷鼎,字雯溪,另字任之,号文希。舒穆禄氏,先世长白挥春人,隶满洲正白旗。乾隆五十九年(1794)生于辽宁省帕岩县南因达浑必拉(冻纳河)之北畔,现地名为孙家堡。
多隆阿始祖扬古力,为清朝开国重臣。追封武勋王,世袭一等公,隶满洲正黄旗。因多隆阿之太高祖麻穆嘉出继于大学士文定公徐元梦之弟莽海为嗣(徐元梦,字善长,舒穆禄氏,满洲正白旗人。康熙进士,累官礼部侍郎,太子少保),遂依正白旗。康熙二十六年,麻穆嘉以领催人拔,回守帕岩,遂为帕岩人。多隆阿高祖名花色,花色第三子英保,英保生德普,德普生二子。长子即多隆阿。多隆阿少年就学于辽沈。十九岁补博士弟子员“每试高等食汽,’(汽:赠送人的粮食)。道光乙酉(1825)举拔萃科。“公之为学,专肆力于经;于贴括不甚措意,以是试京兆辄荐而不售。有劝之揣摩时式者,夷然不屑也。”(张玉纶《例封文林郎乙酉科拔贡生多公墓志铭)))多隆阿一生与仕宦少有缘份,主以讲学为务。“我在三十多年前曾于藏书中检得高曾祖之《兵部工科给事中奏折》底稿,想是在兵部当过小差事。”此后,“同南京符象芝讲学金山书院。北旋,掌奉天莲宗寺书院(盛京书院),与著名文士辽阳张绣江(张玉纶)同讲。此期间荣蒙宣宗皇帝赐御书`辽东二士’之匾一方。后应同年何维埠(字晓枫,辽宁金州人)之请,赴山西平阳,为平阳书院山长”。(孙庆先《高曾祖多隆阿公史料》)。“素与晓枫何太守同年交厚。
何守山西平阳,再三招致,因参其幕,兼教书院生童,学者争趋附之。”(《帕岩志略·文学·多隆阿传}))。咸丰三年(1853)八月,太平军与捻军会合,破山西垣曲、和顺,直指太原,突至平阳,平阳四乡起火。张玉纶《多公墓志铭》云:知府何晓枫谓多隆阿:“兄处宾师位,弟已派人护公,可急去,弟将与此城存亡矣。”公笑日:“是何言!愚与君同举拔萃科。君王君,愚独非王君乎!且愚闻有闻友在难而赴之者,未闻见友在难而去之者。君能殉城,愚独不能殉友乎!”何晓枫又问计于多隆阿,多隆阿授之以计。何趋出赴战,至次日,何晓枫死于巷战中。
何之夫人、长女、长媳自溢死;次妇觅带索不得,自刎而死。太平军已至大营,一首领力劝多隆阿投降归顺。多隆阿大骂不从,为旁侧一名军士以矛刺杀而死。时年六十岁。逝后,“恩赐世袭云骑尉。子摩生裕深袭职。”
多隆阿“幼聪颖,读书过目不忘。弹心考据之学,天文数术,星经地志,凡百家言无不备览。弱冠补博士弟子员,屡试优等。,’(《帕岩志略·文学·多隆阿传)))“试秋闹,荐而不售。遂绝意进取,吟咏自娱。晚年喜谈青乌术,判别诸书异同。讲解入微,名理灿然,南北堪舆家无不奉为圭泉。性清介,不趋荣势。与人交必本至诚,素与晓枫何太守同年交厚。”(同上)又,张玉纶《多公墓志铭》记多隆阿生平特色称:公状貌魁梧,目闪闪如岩下电。性至孝,执二亲丧,不芬荤,不近内,三年如一日。重然诺,喜节气,负干略,不可一世。以故所与神契者,落落可指数。读书目数行下,有疑难必虚心质询。得一确解,喜动眉宇。其好学盖天性也。生平无嗜好,不迩声色,不吸烟,不饮酒。间与知已遇,亦或连浮大白至十数不醉。读书外谁静坐,或间一渔钓,取适性而已。多隆阿自幼即极为聪慧,又勤奋向学,敏于思考,是一位著作丰富、成就斐然的学者。其所著书有:《易原》十五卷,《易图说》一卷、《易兹》十五卷、《毛诗多识》十二卷、《慧珠阁诗钞》十八卷、《文钞》四卷、《诗话》四卷。“尤工堪舆学,所著《阳宅拾遗》四卷、《地理一隅》一卷,已刊订。”(《多公墓志铭》)。其中,《易原》十五卷共约十六万字,《毛诗多识》约近十五万字。可见多隆阿尤精于《易经》与《诗经》的研究与考据。多隆阿之妻尚氏。生二子,长子裕深,次子裕涵。裕深为副贡生,属帕岩城守尉,学识渊博。多隆阿有三女,均学识超人。尤其长女(名大甲),通《内经》,奉母以居不适人。多隆阿“心存百姓,曾两度解除平南敬清王尚家之奴隶户数百家”。(孙庆先《高曾祖多隆阿公史料》)“为开拓子弟向学,曾在距家六里之双峰观兴建书房三间,另辟三间为就学子弟之食宿处。每次远归必亲自批阅课艺”。“家族中有得意门生三人:堂侄恒庆(字丰五),恒龄(字椿园)、葆临(字镜亭)。三人中首推恒庆,聪慧超人,学识深避,公意为传其学者,因之在双峰观之东修文昌阁,在西山建魁星楼。基础已成,而恒庆却突然损逝,年仅二十一岁,阁楼修建工程遂中止。公之谏文中有“`哀韩子之悲,催尼父之痛’之句”。“恒龄为咸丰辛亥举人,选为大内议学堂教习。著有诗集四卷,《庄河县志》载有五十余首。”:“葆临为咸丰壬子科举人,盛京工部笔贴式、户部钱法堂主事,马兰峪员外郎。”(孙庆先《高曾祖多隆阿公史料)))多隆阿好友,辽阳著名文士张玉纶(字绣江)曾亲为多隆阿撰《墓志铭》。在其所著《梦月轩诗钞》中有《己卯冬雪夜怀人诗十二首》,第七首即忆多雯溪。诗题下注云:“多隆阿,才气无双,不屑作三代下之人物,其不合流俗有以也。独与予一见莫逆。尝谓人曰:`满眼悠悠,不堪酬对,其能使多某诚服者,惟张绣江一人耳!”其诗云:记从见面两心倾,此谊真堪托死生。不作寻常酬醉语,全教心腹肾肠情。百年事业风盘鹤,一代才华浪跋鲸。怀袍不殊忘誓约,笑他车笠强要盟。两人友谊真诚非凡,誓同死生。彼此互相欣赏与钦慕对方之才华,因而交往非同一般。诗人张绣江尤为赞赏友人多隆阿之英华盖世,怀抱超群。因而这首《多雯溪》诗可视为对多隆阿生平为人的扼要、中肯的概括。
猜你喜欢的书
斯泰尔斯庄园奇案
斯泰尔斯庄园奇案是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处女作,也是大侦探赫尔克里·波洛 (Hercule Poirot) 第一次出场。后来阿加莎·克里斯蒂曾在自传里抱怨,如果她知道她的写作生涯会延续这么长,她就不会将波洛设计得如此老了。本书写作于1916年,灵感源自于阿加莎·克里斯蒂一战时在医院做志愿者时的经历。写成后曾辗转投给6家出版社,均被拒。最后终于由Bodley Head 出版社接下,但出版条件十分苛刻,需售出2000册后才可以得到版税分成,最后本书共售出2000册,于是阿加莎·克里斯蒂从自己的处女作里只拿到了25英镑的杂志连载权收入。斯泰尔斯庄园的女主人埃米莉·艾格尼丝·英格尔索普太太掌管着庄园的财政大权,在周二的凌晨时分在自己的房间里毒发身亡,而房间的三个门都是从里面锁上的。波洛在调查此案的过程中发现了壁炉里烧毁的遗嘱碎片,打碎的咖啡杯,门上的衣物碎片,一大片蜡烛油,等一系列疑点;而在调查的过程中最大的疑犯——英格尔索普太太的丈夫,比她小20几岁的阿尔弗雷德·英格尔索普先生却有不在场的证据,波洛开始在英格尔索普太太前夫的两个儿子约翰·卡文迪什和劳伦斯·卡文迪什,以及玛丽·卡文迪什太太、辛西娅小姐中寻找凶手,而每个人似乎都有许多疑点,到底英格里桑太太是谁杀死的呢,亦或是被某几个人合谋杀死的呢?
弘一法师全集
《弘一法师全集》是现代人调节自身心理和人际互动的指南;《弘一法师全集》是年轻人收获心灵深处淡定、从容、静心的明灯;《弘一法师全集》是禅者、世人人赢得正念、正觉、正能量的禅宗入门指南;《弘一法师全集》是一套让文学小资、佛门学子都爱不释手的经典之作。汇集弘一法师出家前后的全部原创文字,分为佛学杂记卷、书信卷、文艺诗词卷三部分。出于风格方面的的考虑,《弘一法师全集》没有收录弘一法师的书法、绘画等非文字部分;出于严谨考虑,《弘一法师全集》没有把弘一法师对经文的注解作为《弘一法师全集》的一部分。
后花园
《后花园》是萧红的短篇小说,通过后花园里一个小磨官的情感经历,映射了生命的孤独与无助。萧红小说《后花园》的叙事方式极有特色,她在借鉴传统话本小说叙事框架的同时,成功利用“儿童视角”和“成人视角”的转换来刻画人物,营造了越说越心酸、越说越悲凉的艺术氛围。同时,她也很关注民间信仰对普通人生活的影响,“大灯花”和“白虎神”等情节的设置,就是基于这种思考。
牧令书
行政管理著述。有关地方官员的治政要点及法律规范的汇编。牧令,即与民众有直接关系的官员。首出于清代道光年间。辑者徐楝,道光二十一年(1841),由工部主事调任陕西兴安知府、西安知府。他在其任上,为总结地方官的治政经验,特编辑了《牧令书》。成书于道光十八年(1838),共23卷。所辑内容取法于《切问斋文钞》与贺氏的《皇朝经世文编》,专收清初至道光二百年间汪琬等人的有关地方官之章疏、文檄、条规、刑名等著述,分门别类。分18门:治原、政略、持家、用人、事上、接下、取善、屏思、农桑、赋役、筹荒、保息、教化、刑名、戢暴、备武、事汇、宪纲。其中刑名、戢暴、宪纲、保甲篇中,收录有王士俊之律令、刘衡的理讼十条,王植的听断、李渔的论监狱、田文镜的戢盗要法、则分定例等论述,多为法律制度内容。之后又有《牧令书辑要》、《牧令书节要》、《牧令书钞》、《牧令要诀》等节摘本多种,皆为研究地方行政体制与行政法的专著。
大乘起信论浅释
马鸣菩萨造, 美国万佛圣城宣化上人讲述于1971年,上人于1971年应弟子之请开讲本论,惜未讲完。现就当时所存之录音带整理成文刊出。
开元释教录
佛教经录。智升编纂。24卷。自宋以后,历代大藏经均收录。1949年前南京金陵刻经处有单行本刊行。智升,中国唐代高僧。博古达今,“义理悬通,二乘俱学,然于毗尼,尤善其宗”。因感前辈聂道真、道安、道宣等人所著目录多有乖舛,真伪相乱,多惑其文,于是在开元十八年(730)审定群经,考核人物生平,校核真伪,重修新录。除此录外,还对道宣《内典录》、靖迈《图纪》各续1卷。史称“经法之谱,无不出升之右矣”。本录分为总录和别录两部分。前十卷为总录, 名“总括群经录”。以译者年代先后为序,记载东汉至唐 所译经典目录及译者传记一百七十六人,所出大小乘、 三藏圣教及圣贤集传、并及失译共二千二百七十八部, 七千另四十六卷。并注明各经新旧目录异同及最初所 见之记录。第十卷为历代佛经目录,注录新旧目录凡四十一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