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广成

吴广成
  • 姓名:吴广成
  • 别名:字西斋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江苏青浦(今上海市 )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吴广成,清代学者。生卒年不详。字西斋。江苏青浦(今上海市 )人。生于清嘉庆、道光之际(1796—1850),渊源家学,好为古文,中年后尤殚心史学,积十数年之功撰※《西夏书事》42卷。另撰著有《廿二史金石考异》、《明史纪事本末》、《补历朝名臣纪略》、《明遗杂记》等。


“夙负俊才 ,淹通群史”。其生平著述颇丰 ,除著有《西夏书事》外 ,尚有《廿一史金石考异》、《明史纪事本末补》、《历朝名年纪略》、《明遗杂记》等书 1。在上述著作中 ,尤为人称道的上乘之作 ,当推《西夏书事》。关于该书的史料价值 ,时人多有论述 ,如道光六年广东高州知府赵逢源、宗远甫为该书作序时指出 :“《西夏书事》取唐以下各正史之记夏事者 ,参以李氏《长编》、诸家《续通鉴》、《续纲目》,旁及稗官野乘、奏议、文集 ,苟可掇拾补缀 ,无不广为搜采 ,以供疏证。……至于褒诛予夺 ,书法略仿紫阳 ,疑者阙之 ,盖其慎也。”本文不拟论述《西夏书事》的史料价值 ,仅就吴氏在编撰该书时 ,通过“褒诛予夺”所发表的一些对西夏的议论略作述评 ,不当之处 ,尚祈方家正之。


吴广成与清人石韫玉(1750 -1 83 7)为同时代人,历乾隆、嘉庆、道光三朝。《青浦县志》卷十九《文苑传·吴广成传》载:“吴广成,号西斋,诸生,负俊才,淹通群史,好为古文辞。辑《西夏书事》一书,一遵纲目编年之例,自唐僖宗中和元年,迄宋理宗宝庆三年,三百四十一年中世次昭著,行事详析。寒暑十周,始蒇事。石韫玉称其予夺严,采择慎,得古良史之遗意。”从传记可知,吴广成治学以治史学为主,石韫玉《西夏书事序》称:“云间吴子西斋,读书三十年,尤究心于史班之学,而又韬才逊志,不欲以作家自命,特辑《西夏书事》一书。”赵逢源《西夏书事序》亦曰:“吾友吴子西斋,夙负俊才,淹通群史。”吴广成的著述中,史学之作居多。《青浦县志》卷二七《艺文志·史部·纪事本末类》载:“《明史纪事本末补》,吴广成著。”同卷《载纪类》载:“《西夏书事》四十二卷(笔者按:原误作“四十卷”,据传世本及相关文献的著录改。详后) ,吴广成著。”

吴广成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印度教与佛教

印度教与佛教

对印度人的物质生活、精神文化等诸多方面,至今仍有着重大影响的印度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宗教?公元前5世纪崛起于印度的佛教,尽管曾经灿烂一时,终究仍如过眼云烟,在千年前即销声匿迹于印度大陆,然而本书的标题仍为《印度的宗教——印度教与佛教》;反之,尽管中国至今角为世界上拥有最多佛教信徒的国家,韦伯在论述中国的宗教时,书名用的却是《儒教与道教》,其中也很少提到佛教,其道理何在?这些方面都可以在本书找到答案。为了便于阅读,本书在翻译过程中增添了许多译注,对于了解印度社会、思想与佛教而言,这无疑是一本最佳的入门读物。

西山文集

西山文集

一作《西山先生真文忠公文集》。诗文别集。宋真德秀著。五十五卷(一作五十一卷)。据《宋史》本传,真德秀著有《西山甲乙稿》、《对越甲乙集》、《经筵讲义》、《端平庙议》、《翰林词草》、《四六献忠集》、《江东救荒录》、《清源杂志》、《星沙集志》诸书,《文献通考·经籍考》著录“《西山集》五十六卷”,较今传本仅多一卷。考传本,除诗赋外,惟《对越甲乙集》、《经筵讲义》、《翰林词草》三种自分卷帙,其余序记等作,但以类编次,不分别名目。抑或宋时刻本,即未尝将诸书编入。宋元以降,代有刻本。是集大抵有五十五卷、五十一卷两种。五十五卷本有明正德十五年(1502)、万历二十六年(1598)、清雍正元年(1723)诸刻本。《四库全书》本即以万历二十六年金学曾刻本清初递修本抄入。五十一卷本有明嘉靖三年(1524)书林精舍刻本等刻本。今传本主要有《四库全书》本、《四部丛刊》(五十一卷,据明正德本刊印)、《万有文库》本(五十一卷本)等。另有选本多种:《真西山先生集》八卷本(正谊堂全书、《丛书集成初编》),《西山文钞》八卷本(《浦城遗书》)、《西山先生诗集》三卷本(《两宋名贤小集》)等。

鱼篮宝卷

鱼篮宝卷

一名《鱼篮观音二次临凡度金沙滩劝世修行》。佚名撰。一卷。初成书于宋代。约八千字。内容叙江苏海门县有一乡村名金沙滩,村人因行恶,不敬神明,上帝欲灭绝之。观音菩萨不忍,临凡变卖鱼女郎,劝化众人。村人第一恶人马二郎,见卖鱼女貌美,欲娶为妻,故放下屠刀,诵经行善,卖鱼女与马二郎成婚之日,仙归。金沙滩众人均弃_恶向善。三年后,观音再次临凡,以坚众人行善之心。马郎功成升极乐世界。金沙滩一改旧观,竟成善地。观音博大救世精神历代广为传颂。篇幅短小,语言精炼,有民国八年(1919)上海翼化堂刊本。

拾遗记

拾遗记

志怪小说集。东晋前秦王嘉作。又名《王子年拾遗记》。作者王嘉,字子年。陇西安阳人。生卒年不详。是晋代一个能文的方士,隐居山林,弟子受业数百人。原十九卷,今存十卷本,为梁箫绮收集整理,并在故事后附加议论,称之为“录”,所以其又名为《拾遗录》。南朝梁萧绮曾加以整理,或以为即绮撰而托之王嘉。十卷。前九卷记上古庖牺氏、神农氏至东晋各代异闻,末卷记昆仑、蓬莱等仙山事物。着重宣扬神仙方术,颇多荒诞不经。有《历代小史》、《古今逸史》、《汉魏丛书》等刊本。

后村长短句

后村长短句

词别集。又名《后村别调》。南宋刘克庄作。克庄号后村,故名。词以爱国思想内容与豪放的艺术风格见称于时。今传明毛晋《宋六十名家词》本一卷;明吴讷《唐宋诸贤百家词》本二卷;题名《后村居士诗余》。朱孝臧据刘燕庭藏《后村大全集》刻入《彊村丛书》,五卷,附《校记》一卷,较为完善。今人钱仲联有《后村词笺注》,王国维辑有《后村别调补遗》1卷。

慎言

慎言

中国明代哲学专著。王廷相著。初刻于明嘉靖十二年(1533)。主要版本有明《王氏家藏集》本、明《王浚川所著书》本、1965年中华书局出版侯外庐编《王廷相哲学著作选集》本等。十三篇,计有《道 体》、《乾运》、《作圣》、《问成性》、《见闻》、《潜心》、《御民》、《小宗》、《保傅》、《五行》、《君子》、《文王》、《鲁两生》等。作者自序说:“予自 知道以来,仰观俯察,验幽核明,有会于心,即记于册。 三十余年,言积数万。信阳无涯孟君见之曰:‘义守中 正,不惑非道,此非‘慎言其余’乎?”遂以《慎言》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