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广成

吴广成
  • 姓名:吴广成
  • 别名:字西斋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江苏青浦(今上海市 )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吴广成,清代学者。生卒年不详。字西斋。江苏青浦(今上海市 )人。生于清嘉庆、道光之际(1796—1850),渊源家学,好为古文,中年后尤殚心史学,积十数年之功撰※《西夏书事》42卷。另撰著有《廿二史金石考异》、《明史纪事本末》、《补历朝名臣纪略》、《明遗杂记》等。


“夙负俊才 ,淹通群史”。其生平著述颇丰 ,除著有《西夏书事》外 ,尚有《廿一史金石考异》、《明史纪事本末补》、《历朝名年纪略》、《明遗杂记》等书 1。在上述著作中 ,尤为人称道的上乘之作 ,当推《西夏书事》。关于该书的史料价值 ,时人多有论述 ,如道光六年广东高州知府赵逢源、宗远甫为该书作序时指出 :“《西夏书事》取唐以下各正史之记夏事者 ,参以李氏《长编》、诸家《续通鉴》、《续纲目》,旁及稗官野乘、奏议、文集 ,苟可掇拾补缀 ,无不广为搜采 ,以供疏证。……至于褒诛予夺 ,书法略仿紫阳 ,疑者阙之 ,盖其慎也。”本文不拟论述《西夏书事》的史料价值 ,仅就吴氏在编撰该书时 ,通过“褒诛予夺”所发表的一些对西夏的议论略作述评 ,不当之处 ,尚祈方家正之。


吴广成与清人石韫玉(1750 -1 83 7)为同时代人,历乾隆、嘉庆、道光三朝。《青浦县志》卷十九《文苑传·吴广成传》载:“吴广成,号西斋,诸生,负俊才,淹通群史,好为古文辞。辑《西夏书事》一书,一遵纲目编年之例,自唐僖宗中和元年,迄宋理宗宝庆三年,三百四十一年中世次昭著,行事详析。寒暑十周,始蒇事。石韫玉称其予夺严,采择慎,得古良史之遗意。”从传记可知,吴广成治学以治史学为主,石韫玉《西夏书事序》称:“云间吴子西斋,读书三十年,尤究心于史班之学,而又韬才逊志,不欲以作家自命,特辑《西夏书事》一书。”赵逢源《西夏书事序》亦曰:“吾友吴子西斋,夙负俊才,淹通群史。”吴广成的著述中,史学之作居多。《青浦县志》卷二七《艺文志·史部·纪事本末类》载:“《明史纪事本末补》,吴广成著。”同卷《载纪类》载:“《西夏书事》四十二卷(笔者按:原误作“四十卷”,据传世本及相关文献的著录改。详后) ,吴广成著。”

吴广成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考工记图

考工记图

戴震撰,2卷。乾隆二十一年(1756)刊行。《考工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科技著作,主要记述百工技艺之事,从先秦至宋明对此书研究不断。因该书文字奥曲艰深,所涉名物难以理解,乾嘉学派戴震以图绘形式,对此书加以释义。乾隆十一年《考工记图》初稿完成,10年后,重新修订。他吸收东汉经学家郑众与郑玄研究成果,将两人旧注加以考订补入书中;将初稿插图分刻51幅,每半页1幅,以图说作为补注。主要是对宫室、车舆、兵器、礼乐等列图说明,对古物、制度、字义等加以考证。其插图的释义富有创见,对某些名物的辨析非常精细,考证清晰、明朗;提出并解决了许多自汉唐以来对《考工记》研究不解的问题,纠正了前人的误说。此书文字内容、图像绘制都优于先前研究著作,引领清代《考工记》研究成为一门独立学问。是研究先秦时期手工业生产技术的珍贵资料。初刻本由纪昀阅微草堂刊行,曾收刻于《戴氏遗书》,又收入《皇清经解》。【图片可以下载PDF版阅读】

佩文斋书画谱

佩文斋书画谱

一百卷。清代孙岳颁、宋骏业、王原祁、吴暻、王铨等奉敕编纂。岳颁,字云韶,号树峰,江苏吴县人。康熙壬戍进士,官至礼部侍郎。是书为康熙敕撰,康熙书斋“佩文”,因以书名。凡经史子集、稗官野乘、山经地志、释典道藏,靡不搜举。上自仓颉史皇,下暨近代皆予收录。书画同谱,补古之集录者,洵称钜观。令书断、画断、书史、画史等书皆各自成编,分门列目,凡所征引,皆列出处,便于稽考,为历代书画谱集大成之作。书首“御制佩文斋书画谱序”曰:“朕万几燕闲,披览典册,间临书家名迹,每观前代纪录书画,诸书种类错互,漫无统纪,遂即佩文斋所有者编葺之。使各以类相从,为一百卷。凡书画之源流,古今工于此者之姓氏,以至闻人之题跋,历代之鉴藏,悉备考而慎其择,亦可谓详且尽矣。”是编有关书学部分中,论书十卷,计书体、书法各两卷,书学、书品各三卷,历代帝王书二卷,书家传(五帝时至三国)三十三卷,历代无名氏书六卷(金二卷,石四卷),御制书画跋、历代帝王书跋各一卷,历代名人书跋十一卷,书辨证两卷,历代鉴藏书类四卷。是书系从一千八百四十四种有关典籍中采辑资料而成。每条下各注所出,使一字一句必有所征,而前后条贯,无所重复,亦无所牴牾。裒合众说,各列姓名,而融贯剪裁,如出一手。体例完善,引据详赅,义例精密,分类科学,为自有书画谱以来最完备之作。尽管出于奉命编纂,可满足统治者个人嗜好,然收集资料丰富,足资后世书画研究者参考。有康熙戊子内府刊本、静永堂刊本、《四库全书》本、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本、光绪五年上海同文书局石印本、近年中国书店影印本。

屋顶下

屋顶下

短篇小说。王鲁彦著。《屋顶下》描写本德婆婆与儿媳之间为如何持家而发生的矛盾冲突。

警富新书

警富新书

又名《七尸八命》。长篇小说。清安和先生撰。四十回。安和先生广东人,字里不详。书叙广东番禺梁、凌两家斗争故事。凌梁两家都是商人,但凌家依仗官府势力,逼得梁天来家破人亡。主旨虽在劝人安分守己,宣扬功名富贵,听命于天。但客观上揭露了现实黑暗,有一定社会意义。后吴趼人取此题材作成小说《九命奇冤》。写作技术欠佳,甚至每次诉讼均全录双方禀词,官宪批语,连《时辰钟时刻表》、《风雨推测方法表》之类毫不相干的东西都一一写入。有嘉庆十四年(1809)刊本,版心题“翰选楼”。道光十二年(1832)桐石山房刊本、光华堂刊小本。上海书局石印本封面题《七尸八命》。

名卿绩纪

名卿绩纪

万历四十五年完成,此书被编入四库全书,史部-传记,明万历丁巳(四十五年)江西巡按陈于廷刊本。收入《明代传记丛刊》第42 册

五经类语

五经类语

此《五经类语》由明代梁宇乔编撰。全书共八卷,前七卷分修齐、治平两门,修齐门有六十二子目,治平门八十七子目。修齐治平出自《大学》,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卷八为杂著拾遗。其内容为摘取五经之语,并加以阐述。此本应为清康熙时期果亲王府精钞本。原书无序跋,宇乔宗谊事迹并无考。《中国善本书提要》关于清抄本《五经类语》提要在介绍清抄本《五经类语》的刊刻人员中写道:“余疑施宗谊、吴民泰并是 (清) 果亲王府教师,盖为王府所编参考读物也。此本书写极工,疑出吴民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