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拱宸

吴拱宸
  • 姓名:吴拱宸
  • 别名:字襄宗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吴拱宸,字襄宗,明末清初小说家。明崇祯间举人,入清不仕,隐居茅山终老。茅山有华阳洞,故自号华阳散人。


《鸳鸯针》全称《拾珥楼新镌绣像小说鸳鸯针》,题“华阳散人编辑”、“蚓天居士批阅”。清初卓尔堪选辑《遗民诗》卷5收有吴拱宸《丰城兵火后荒凉竟无客舍》和《离虎丘》二首诗。卷前诗人小传介绍吴拱宸:“字襄宗,号华阳散人,丹徒孝廉。肆志山水,终于茅山。”诗的作者名下写道:“襄宗,号华阳散人。江南丹徒人。觚斋集。”这大约是目前所见关于吴拱宸最多的个人信息记录。王汝梅先生的文章在引用了同样的资料后,又查光绪刻本《丹徒县志》选举志卷二十二“举人”目下记载:崇祯九年丙子科,(章旷榜)钱志驺,(见进士)吴拱宸。王汝梅先生由此推论“吴拱宸大约卒于康熙初年。1636年(崇祯九年丙子)中举人,上推20、30年为万历末年,约生于1610年前后。其生平大致可分四段:万历末年至崇祯九年,即中举以前;崇祯九年至崇祯十七年,即明亡以前;1645年福王政权建立至桂王政权亡;康熙初年。”清代王豫辑《江苏诗征》“吴拱宸”条注释:“吴拱宸,字襄宗,丹徒人。崇正丙子举人,著《觚斋集》。”又,小字注出处;“遗民集。孝廉。肆志山水,终于茅山。号华阳散人。”卷十一崇正当为崇祯。“正”为避胤禛之禛字。清代避讳字,音同、音近字也尽量避免,如真、贞。禛以正代。吴拱宸华阳散人的来历,是因他“终于茅山”的茅山上有华阳洞,故有华阳散人之号。丹徒现归属镇江,茅山位于句容和金坛交界处,是道教名山之一,山顶有茅山道院。

吴拱宸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康熙永定县志

康熙三十六年丁丑增补 ,十卷,卷一(缺) ,卷二 封 域 志 ,卷三 营 建 志 ,卷四 学 校 志 ,卷五 赋 役 志 ,卷六 秩 官 志 ,卷七 选 举 志 ,卷八 人 文 志 ,卷九 兵 制 志 ,卷十 续 增 。

红玫瑰与白玫瑰

张爱玲中短篇小说集。收录创作于1944年至1947年创作的中短篇小说,包括《年轻的时候》《花凋》《鸿鸾禧》《红玫瑰与白玫瑰》《散戏》《殷宝滟送花楼会》《桂花蒸阿小悲秋》《等》《留情》《创世纪》《郁金香》《多少恨》。 生在这世上,没有一样感情不是千疮百孔的。——《留情》 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饭黏子,红的却是心口上一颗朱砂痣。——《红玫瑰与白玫瑰》 只有年轻人是自由的。年纪大了,便一寸一寸陷入习惯的泥沼里。不结婚,不生孩子,避免固定的生活,也不中用。孤独的人有他们自己的泥沼。——《年轻的时候》

静心

生命起始之时,最初的那颗心除了清净透明什么都没有,可是在红尘俗世中混得久了,这颗心好像什么都沾染上了。在不断地求索与挣扎中,有时候心会越锁越紧,越来越浮躁迷乱找不到方向。《静心:弘一法师的人生幸福课》的文字中渗透着弘一法师的风骨和智慧,给浮躁的人们一份安宁,告诉人们一切顺其自然,便能宁静致远。它让人们在风云变幻中宠辱不惊;在岁月流逝中心清如水;让人们领悟到什么是真正的大彻大悟、禅定心安。让我们跟随大师的指引,一路找到灵魂的栖息之地,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义疏

湛山倓虚大师述,夫佛法本旨,毫无别事,唯了生死而已。然生死本无,乃众生妄自计度为生死也。若生死果是真实,虽释迦及诸佛亦不能了。何以故。以真则不妄,实则不虚。既不虚妄,何能破除得了。是因本无生死,妄自执着。但能破此执着之性,而生死即了。故我佛唯自能破执情,名曰了脱生死。又以善巧方便导众生,亦了此生死也。

授菩萨戒仪

授菩萨戒仪,全一卷。唐代湛然(711~782)撰。收于卍续藏第一○五册。列叙戒仪十二门:开导、三归、请师、忏悔、发心、问遮、授戒、证明、现相、说相、广愿、劝持等。

妙吉祥菩萨陀罗尼

一卷,赵宋法贤译。纯咒无文,前有偈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