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善夫

郑善夫
  • 姓名:郑善夫
  • 别名:字继之,号少谷山人
  • 性别: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闽县(今福建福州)人
  • 出生日期:1485年
  • 逝世日期:1523年
  • 民族族群:

郑善夫(1485年—1523年),字继之,号少谷山人。闽县(今福建福州)人。少有才名,善为古文词,明孝宗弘治十七年(1504),年二十举于乡,次年,登进士第。未任官,即与值中书者何景明诗文切磋,颇相得。与之往来交好者如王廷陈、薛蕙、顾璘、方豪等皆有诗名。不久,父母相接去世,归乡守丧。武宗正德六年(1511),始授户部广西司主事,出理吴中浒墅关税,以公正廉明闻。权宦刘瑾用事,力请告归,筑少谷草堂于金鳌峰下,作迟清亭以见志,岩居六载。正德十三年,起为礼部主事、进员外郎。因谏武帝南巡,被杖于廷,罚跪五日,寻复乞归。世宗嘉靖元年(1522),以都御史周季凤荐,起为南京刑部郎中,未上,转为吏部郎中。行抵建宁,便道游武夷,时值风雪,又绝粮,遂病卒。善夫继“闽中十子”之后,为福建又一位重要诗人。其作品从内容到形式皆学杜甫,写下不少忧国忧民之作,反映明中叶的政治腐败与社会黑暗,如:《百忧行》用赋体历数全国各地兵乱民变,并揭示出由于奸邪当道、主昏臣佞使得局势更为严峻;《大水行》写大灾之后朝廷仍然诛求不已;《兵起》反映动乱之中百姓生命没有保障。还有少量作品揭露了皇帝的昏愦,如《大田篇》等。这类作品在孝宗弘治(1488—1505)、武宗正德(1506—1521)之际的诗坛显得十分突出,此期间代表作家“前七子”也很少有如此大量反映现实的作品。这个特点已为稍后一些评论家所注意。王世贞言“郑继之诗如冰凌石骨,质劲不华”,“又如天宝父老谈丧乱,事皆实际,时时感慨”(《艺苑巵言》),指出了善夫诗在思想内容与艺术风格上与杜甫相近之处。亦有人对此表示不满,林燫在《福州府志·文苑传》中言及正德时期诗坛学杜倾向时云:“至善夫并袭其(指杜甫)意,时非天宝,地靡拾遗,殆无病而呻云。”对此,钱谦益云:“以毅皇帝时政观之,视天宝何如? 犹曰无病呻吟,则为臣子者必将请东封、颂巡狩而后可乎?”(《列朝诗集小传》)四库馆臣亦云:“然武宗时阉竖内讧,盗贼外作,诗人蒿目,未可谓之无因。”(《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两家皆对林说加以驳斥。王世贞谓“郑善夫得杜骨”(《艺苑巵言》),则未免评价过高。善夫学杜基本上是亦步亦趋,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有《少谷全集》,二十四卷。黄绾为作《少谷子传》,林釴为撰墓碑。《明史》卷二八六有传。

郑善夫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英国特工

英国特工

毛姆著。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毛姆因其通晓多种语言、熟识欧陆各国,同时又身兼知名作家的优势,被英国秘密情报部门招募,成为一位货真价实的“英国间谍”,赴欧陆执行过多次重要任务。本书即以其切身经历为基础写成,被《泰晤士报》誉为“头一部由亲身经历并亲力亲为者创作的间谍小说”,也是毛姆一生当中创作的唯一一部间谍小说。虽系偶一为之,他却大大拓宽了原来仅属通俗娱乐形式的此类小说的写作疆界,让更多有雄心有野心的文学家注意到间谍小说的表现潜力,因而在间谍小说的发展史上占据了里程碑般的重要地位。

金蔷薇

金蔷薇

《金蔷薇》是前苏联作家康·帕乌斯托夫斯基创作的散文集,首次出版于1955年。本书是俄国文学大师帕乌斯托夫斯基的代表作,在文学史上以内容之美、文体之巧、语言之妙、容量之大著称,是久经时间考验、畅销不衰的经典名著。它是一本总结作者本人创作经验、研究俄罗斯和世界上许多文学大师的创作活动、探讨文学创作的过程、方法和目的的美文集。 帕乌斯托夫斯基用他优美生动的文笔,气势磅礴而又精致入微地描绘了人类的美好感情和大自然的如画美景,阐述了作家的使命、文学创作的目的和方法,使每一位读了本书的文学爱好者、文学创作者和文学批评家得到极大的启发。同时,书中塑造的一个个鲜活动人的形象,具有无可抗拒的强大的感染力,给人留下不可磨灭的深刻印象,催发人们博爱的美好感情。 本书对中国几代作家影响极大,他们无不称赞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并且肯定该书在自己文学创作的道上起过重要作用。相信这本书今天依然会给读者以诸多教益。

罗马帽子之谜

罗马帽子之谜

在座无虚席的罗马剧院中,上演着热闹嘈杂的「枪战」戏码。酗酒成性的蒙特.费尔德律师身穿礼服,应某人之邀来到剧院,却在第二幕终了前数分钟死于非命,法医诊断是类似「酒精中毒」的急性中毒反应,而案发现场却找不到死者所戴的礼帽。这顶礼帽便成了警方急于追查的重点,也是破案的关键线索。

金丹真一论

金丹真一论

金丹真一论,原题百玄子撰。其生平不详。从书中内容看,似出于唐末五代。一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此书援引《参同契》、《阴符经》及马明生、阴长生、元阳子、青霞子等诸家丹诀,论述外丹法要。书中称还丹禀源于真一之气,营丹之士莫不求乎真一之源,故名《真一论》。作者认为道即是水,水数属一,含气混真,配位得合真铅,故炼丹须先定神水,后议真铅。神水即汞,须得真铅制之。金丹唯以真汞真铅之华气凝结而成。炼丹须法乾坤卦象,顺阴阳之则,符日月之度。行火应逐月符节,阴阳各半,互相受用。气行一周,丹转一次。一日十二时内,亦须进退升降,随卦变通,凭漏刻,顺五情而进水退火。始自虚无,从无入有,又从有返归于无。返还数终,则神丹自现。人得服之,流入百脉,驻颜却老,更资阴骘,直侯上升,则我命在我不在天矣。书中对安炉立灶,配合药物,火候法度等,皆有较详论述。是一部较为系统之外丹论著。

李鸿章传

李鸿章传

梁启超在维新时期、旅日时期、民国期间撰写了大量的人物传记,《李鸿章传》是其中的代表作。梁启超以李鸿章为代表来展现晚清四十年之历史,文中体现着梁启超“以人物为时代之代表”的撰述旨趣,通过对李鸿章一生之行事的叙述来表现出晚清军事、洋务、外交三方面的大事记,故不同于旧史将历史描绘成“人物之画像”,可视为其新史学思想在人物传中的体现。《李鸿章传》的表现形式是以章节体和纪事本末体相结合的体裁加以呈现,并附有“序例”“绪论”“结论”,从而显示出与“中国旧文体”的不同,开启了中国近代评传体的先河。

阿耨颰经

阿耨颰经

佛说阿耨颰经,一卷,东晋竺昙无兰译。与中阿含经之阿奴波经同本。说提婆达多,断善根堕于地狱,及说如来大人之根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