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因哈德

艾因哈德
  • 姓名:艾因哈德
  • 别名:
  • 性别:
  • 国籍:法兰克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770年
  • 逝世日期:840年3月
  • 民族族群:

艾因哈德(Einhard,770年~840年3月),法兰克王国历史学家、政治活动家。是法兰克王国、也是中世纪欧洲最著名的传记家,是查理曼帝国时期所谓"加洛林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之一。早年曾在傅尔达修道院和阿尔琴所设立的学校中受过教育,并长于建筑学。794 年,他开始做查理曼的侍从秘书,后一直是这位皇帝的重臣和密友,得以参与各项政事。查理曼逝世后,爱因哈德追念这位皇帝的“丰功伟绩”,以及对他个人的恩宠,乃模仿罗马历史学家苏托尼厄斯的笔法,写了一部《查理大帝传》(VitaCaoli)。该书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成为世界历史文库中的要籍之一。除《查理大帝传》他还有4部著作传世。

艾因哈德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景德镇陶录

景德镇陶录

古代瓷器专著。十卷。清蓝浦著,郑廷桂补辑。蓝浦(生卒年不详),字滨南,号耕余先生。江西昌南(今江西景德镇)人。素善文博学。郑廷桂(生卒年不详),字问台。蓝浦门人。卷一图说,卷二清御窑厂恭记、镇器原起,卷三陶务条目,卷四陶务方略,卷五景德镇历代窑考,卷六镇仿古窑考,卷七古窑考、各郡县窑考、外驿窑考,卷八陶说杂编(上),卷九陶说杂编(下),卷十陶录余论。陶务方略详述了景德镇的十七工与十八作,对研究、了解清代窑业分工有重要文献价值。仿古窑考详列了各种釉色的配方及彩色料,对瓷土、釉料、青料的出产地与精粗记录甚为详尽。历代窑考简单介绍景德镇唐宋至明清各期的瓷窑。杂论则汇辑了唐宋以来有关景德镇的文献记载。此书是反映当时窑业状况和生产实践的专著,是研究景德镇瓷业发展历史颇具价值的文献资料。成书于清嘉庆(1796—1820)年间。通行版本为清嘉庆二十年(1815)刻本及同治九年(1870年)刻本。

独断

独断

东汉蔡邕撰。2卷。今天的通行本不分卷。《四库全书》把此书归入子部杂家类。记汉代制度礼文车服及诸帝世次,兼及前代礼乐。《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百十八说,此书是“考证家之渊薮”。书中颇多涉及文体的解说。今摘录如下:“(汉天子)命令,一曰策书,二曰制书,三曰诏书,四曰戒书。”“策书,策者,简也。《礼》曰:‘不满百文,不书于策’。”“制书,帝者制度之命也,其文曰制诏三公,赦令赎令之属也。”“诏书者,诏诰也,有三品,其文曰告某官,官如故事,是为诏书。”“戒书,戒敕剌史太守及三边营官,被敕文曰有诏敕某官,是为戒敕也。”凡群臣上书于天子者,有四名,一曰章,二曰奏,三曰表, 四曰驳议。章者需头,称稽首上书,谢恩陈事诣阙通者也。奏者亦需头,其京师官但言稽首,下言稽首以闻。……表者不需头,上言臣某言,下言臣某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左方下附曰某官某臣甲上文。……驳议曰某官某甲议以为如是,下言臣愚戆议异。其非驳议,不言议异。其合于上意者,文报曰某官某甲议可。”这里所说,虽指汉制,其实亦是以后各朝遵循的某些文体的写作格式。

上清后圣道君列纪

上清后圣道君列纪

不著撰人。原题“方诸东官青童君传弟子王远游”。一卷。前部提及“后圣”李君、彭君及“道君”四人名。主要叙述后圣李君的事迹。李君名元一,讳玄水,字子光,一字山渊。相传为地皇后裔,玄帝时人,20岁弃家入道, 后紫微上真天帝玉清君迎登上清宫, 封为“上清金阙后圣帝君”,“下治十天,封掌兆民”。下设太师、大相等仙官三百六十人。后部载青童君论成仙者的骨相。认为“天录显于玄宫,则气候诊于躯形”。详述“上仙之相”、“次仙之相”等十余条。据刘师培《读道藏记》载:“此书之出, 实在唐代前。”收入《道藏》第198册。

查东山先生年录

查东山先生年录

一卷。清沈起辑。沈起字仲方,明清之际浙江嘉兴人,为谱主弟子。谱主查继佐(1601—1676),字伊璜,号兴斋,学者称东山先生。浙江海宁人。明崇祯六年 (1633年)举人,曾任南明鲁王政权兵部职方主事。明亡后从事讲学著述,弟子逾千人。康熙时以庄廷明史案牵连入狱,释放后改名左伊,号非人。著有《罪惟录》、《东山国语》、《鲁春秋》等书。此谱记谱主事迹较详实,于谱主参加抗清活动、著述、讲学及入狱之事均有所记述。咸丰年间,海宁人张涛得此谱稿本,又与谱主后裔孙查毂为之注补。前列有征引书目,末附翁广平撰《书湖州庄氏史狱案》一篇。此谱有1916年刘承干刊 《嘉业堂丛书》本。

元朝典故编年考

元朝典故编年考

明末清初孙承泽撰。10卷。分代考述元太祖十五年至顺帝至正二十二年(1220—1362)之间元代朝廷事实。内有定历法、始行盐法、课税减额、建元诏书、官制、中书省属官职掌、立政议、行选举法、按察司不宜省、限田、宪典、至元新格、初定兵制、大儒时务书、置御史台、立国子学、诸路学校书院、议立三省、兵事宜属枢密、崇宪台之制、刑狱不宜遥制、肃政廉访司、钱钞之议、贡举人才、俸禄、迁官之法、大元通制、太子贡试之法、藉没免及妻子、经世大典、任官之法、正内外官朝仪、立登闻鼓院等项。后两卷录《元朝秘史》、辽金遗事。

敏树禅师语录

敏树禅师语录

十卷,清如相说,道崇编,道领录,孙顺序,陈新甲序,有行实。南岳下第三十五世,嗣破山明。依驹本印。卷首收序;卷一收住四川垫江县百丈禅院语录;卷二收住湖广施州卫万寿禅寺语录;卷三收住四川彭水县太平禅寺语录、住贵州石阝+千府三昧禅院语录;卷四收住四川遵义府海龙山古龙禅院语录、复住万县慈云禅院语录、住贵州大兴禅寺语录;卷五收小参、普说、茶话;卷六收开示、机缘、法语、付偈(原目为联芳);卷七收颂古;卷八收示偈、杂著;卷九收杂著、赞、疏;卷十收书问、行实。收入《明嘉兴大藏经》第三十九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