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寅亮

- 姓名:葛寅亮
- 别名:字冰鉴,号屺瞻
- 性别:男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浙江钱塘
- 出生日期:1570
- 逝世日期:1646
- 民族族群:
葛寅亮(1570-1646),字冰鉴,号屺瞻,明浙江钱塘人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辛丑科二甲进士。官至工部尚书。授南京礼部主事,升郎中。万历三十六年(1608),引疾归里。三年后起复,先后任江西右参议、按察使司副使、布政使司参政等。 万历四十四年(1616),任湖广提学副使。其督学楚中时,所选拔多为名士,在任期间捐倦银助王升、萧继忠等移建问津书院后因得罪权贵遭到弹劾。以丁忧去官。 其主持南京祠部时,先后为报恩、栖霞、瓦官、天界四个寺庙撰写碑文十通,编著有《金陵梵刹志》,是其时仿北魏《洛阳伽蓝记》所编。专记南京佛寺,是研究明代佛教史的重要参考书。详记殿楹、寺产、山川、古迹、人物及名贤题咏等。天启二年(1622)冉起用为福建按察使司佥事,升湖广参议,转福建参议。天启六年(1626),升南京尚宝司卿,不久又去职。崇祯四年(1631)又起为尚宝司卿。崇祯七年(1634),升任左通政。崇祯十二年(1639)罢官。 弘光朝时,先后任太常寺卿、大理寺卿、户部侍郎。隆武朝,任工部侍郎、工部尚书。隆武二年(清顺治三年,1646年)十月隆武政权灭亡,葛寅亮绝食殉国。 葛寅亮提学湖广时,以江、汉二水为楚地之望,主持创办江汉书院。
葛寅亮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斯未信斋文编
本书不分卷,徐宗干撰。宗干字树人,号伯桢,自称「斯未信斋主人」;江苏通州人。由进士,历官山东、四川府州县。清道光二十七年,由福建汀漳龙道调台湾道。时在英人窥台之后,着防夷之论,立绅民公约,禁不与贸易。水沙连六社久请内附,宗干请准援乾隆五十三年之例,先设屯丁管理;后遂设官置治。咸丰初年,台地迭有事变发生,均经敉平。四年,擢福建按察使。其后,尝襄办皖、豫军务。同治元年,再擢福建巡抚。此时彰化戴潮春事变延及全台,又值福建上游太平军战事复亟,宗干兼筹并顾,台地以宁。五年,卒于官。尝辑「治台必告录」以授台湾道丁曰健(见第十七种「治台必告录」篇),并着有「斯未信斋文集」行世。「文集」分「文编」、「杂录」两部,「文编」有军书四卷、官牍七卷、艺文四卷;本书由「文编」中有关台湾部分选辑一百零一篇而成,实为斯未信斋「文选」。所选军书中之「雪夜探营图自记」,即作者一篇自传。
寺塔记
唐段成式撰于会昌三年(843年)至大中七年(853年)之间。一卷。会昌三年,作者与友人张希复、郑符访长安诸寺院,想补《两京新记》和《游目记》的缺漏,后因官职离开长安,大中七年重归长安,整理旧稿,写成此书。此文收录于《说郛》。记载唐长安(今陕西西安)寺及塔的事迹,包括其名称、地理位置、状况、景致、佛像,及在其间发生的传说。据此可探寻唐长安佛寺之分布。《寺塔记》分上下两卷,原为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的第5、6卷。《酉阳杂俎》续集,传世的刊本已不多见。1964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寺塔记》是以明毛晋《津逮秘书》本为底本,再用嘉靖间赵琦美脉望馆本互校,并加以断句成书。1983年再版。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
元李道纯注。劝人以照心灭妄心。
死生交范张鸡黍
元代杂剧剧本。简名《范张鸡黍》。宫天挺著。末本。元杂剧作家大名(开州)的宫天挺的《死生交范张鸡黍》,取材于《后汉书·独行列传》中的《范式传》。 情节:死生交范张鸡黍 写东汉山阳人范式与汝阳张劭友善,结为生死之交。 范式跋涉千里赴张劭家登堂拜母,张家以鸡黍相待。约定来年张劭去山阳范式家,同样以鸡黍相待。不料,张劭不久即病故。托梦与范式,并告知他的死讯和下葬日期。范式千里迢迢,赶至张家,为张劭主丧下葬,并为之守墓百日。后经第五伦的推荐,官拜御史中丞。
观世音经笺注
佛经笺注,丁福保均步趋王逸注《楚辞》、李善注《文选》的前例,于经文每句之下注解字词义据,疏通文句大意。但这本《观世音经笺注》毕竟是观世音菩萨应化的典籍,丁氏于此之外,还增注了一些史书中的灵验故事,连同卷首的《观世音经灵异记》一并附上。《观世音经笺注》原为丁福保创办的医学书局所出的《佛学丛书》当中的一种,民国七年铅字排印出版。道崇法师根据此本,重新加上了规范标点。钟锦先生再校一遍,并将丁福保的《畴隐居士自述》和印光大师的《复丁福保居士书》十九通作为附录。因为前者涉及印光大师对丁福保笺注的评价,后者可以了解丁氏的生平,对于我们阅读丁福保居士的佛经笺注,有些参考价值,所以一并附后印出。
十力经
一卷,唐勿提犀鱼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