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元祐

郑元祐
  • 姓名:郑元祐
  • 别名:字明德
  • 性别:
  • 朝代:元代
  • 出生地:处州遂昌(今属浙江)人
  • 出生日期:1292
  • 逝世日期:1364
  • 民族族群:

郑元祐(1292—1364),字明德,系元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处州遂昌(今属浙江)人,世称遂昌先生,父石门高士,字希逸,于元初徙居钱塘(杭州)。当时南宋咸淳诸老犹在,元祐遍游其门,这在他的《古墙行序》中也有记载。他向遗老们质疑稽隐,多有所得,以奇气自负。年十五为诗赋,往往出奇语惊人,于书无所不读,广交名士。父死,侨居平江,省府推荐,因臂疾不愿仕,优游吴中几四十年。举至正五年(1345)进士,已53岁。至正八年侨居平江,致力教学,从学者众,声誉鹊起。至正十七年(1357)除平江路儒学教授,仅一年,因病去。后七年,升江浙儒学提举,仅九月病卒,年七十三。其时张士诚已降元,杭、嘉、湖、苏是他的势力范围,后人说元祐依张士诚即指任学官事。儿时因乳母失手,致伤右臂,长大后能左手作楷书,规矩备至,世称一绝,遂自号尚左生。


其文章滂沛豪宕,有古作者风。与当时名诗人相唱和,是顾瑛玉山草堂文酒之会的座上客,雅集记叙之作多出他的手笔。东吴碑碣有不贵馆阁而贵其所著者。其诗诗格清峻苍古,学杜甫,甚至以杜甫自比,其《出塞七首效少陵》便是仿杜的前、后《出塞》。诗的题材多样,反映民生疾苦,也写自己的饥饿贫穷,抒发对元王朝的忠诚之情,歌颂为元王朝死节的忠臣,也揭露当时的暴政,还有题图、送别、怀古等等。其七律写得清峻,《游仙二首》被胡应麟评为“全篇整丽,首尾匀和”的元人七律代表作之一。著有《侨吴集》十二卷,凡文六卷,诗六卷,系他自己所编定(后张习重订),因元祐侨居吴地久,作诗最多,故题此名,实包括杭州所作。又有《遂昌杂录》一卷。生平事迹见苏大年《遂昌先生郑君墓志铭》(《侨吴集》附录)、《故遂昌先生郑提学挽辞》(《梧溪集》卷四)、《吴中人物志》卷一○、《元诗选·初集》小传、《新元史》卷二三八。

郑元祐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龙榆生学术论文集

龙榆生学术论文集

本书收录龙榆生学术论文44篇。其中31篇已见于《龙榆生词学论文集》(以下简称《论文集》),本次收录皆据论文原始出处予以重新校订。另据各类期刊及手稿,增补论文13篇,两者裒为一集。以论文发表时间(讲义以刊印时间、未刊手稿以写作时间)先后为序,以观龙氏治学之全貌。 《论文集》仅收词学论文,本编则包含诗学、词学、曲学、文章学、文献学和歌词学等各学科领域论文,展现了龙榆生先生更为广阔的学术天地。其中既有《诗教复兴论》、《读词随笔》、《古籍的标点和校勘》等已刊论文,也有如《稼轩先生年谱》、《最近二十五年之词坛概况》、《词曲概说》等稀见文献,还有珍贵的未刊手稿,如《骈文杂话》和《介绍文学遗产的方式问题》。此外,如《填词与选调》一文本已收入《论文集》,本编根据相关文献考证出作者撰有另一篇同题论文,两者若加以比较,可以发现其中有趣而特殊的学术意义及价值,故而增入。

伪自由书

伪自由书

现代杂文集。鲁迅著。收入《鲁迅全集》第5卷。1933年10月,上海青光书局初版。收鲁迅1933年1~5月所作杂文《崇实》、《从讽刺到幽默》、《王化》等43篇。从1933年1月起,鲁迅因郁达夫的关系为《申报》副刊《自由谈》撰写杂文,鲁迅杂文的特点就是“论时事不留面子,砭锢弊常取类型”。但在国民党反动统治下,所谓“自由”不过是一句骗人的鬼话。不久,就不能在上面发表了,《自由谈》变成了“不自由谈”。因此,鲁迅便把这本杂文集定名为《伪自由书》,结集出版时,增加了《前记》和《后记》。集中的《王道诗话》等9篇杂文,大部分是瞿秋白在鲁迅家中避难时,两人相互交谈意见之后,由瞿秋白执笔,用鲁迅的名义发表的。作者在辑集此书时,还把一部分论敌攻击自己的文章,加上按语附入书中以便人们对照阅读,把握较为确切的结论。本书初版时,封面题字是《伪自由书——名“不三不四集”》。1936年11月上海联华书局发行的普及本初版,封面题词则为《不三不四集》,上方又有红色阴文拉丁化拼音的“伪自由书”4个字。

找回自己

找回自己

《找回自己》是圣严法师又一本贴近现代人心灵的著作,全书共分四大部分,分别为:“掌握人生方向盘”、“不被自己框住”、“回归内在的声音”,以及“自我肯定、自我成长、自我消融”。在人生的路上,我们总是忙于汲汲营营地追求满足物质上的欲望,却忘记生而为人的真正意义;我们常常忙着左顾右盼地评断别人,却忘了应先审视自己、认识自己。许多人或许不曾面对过“自己”,不曾认真地审视过那个真实的“我”,而人生的价值与意义究竟又是什么? 圣严法师以佛法的智慧,提供我们认识自己的方向,并为探寻时所升起的疑惑,提出最切实的建议。无论是人生的价值与目的、如何克服执着、如何放下欲望、应有的生活态度、自我成长、忏悔与责任…等,圣严法师都以最生活化的实例、最直接明了的说解,让读者可以立即运用,确实履行。期待在圣严法师的带领下,我们都能真正找到自我,为生命开启新的视野!

六度集经

六度集经

凡八卷。又作六度无极经、六度无极集、六度集、杂无极经。三国时代吴·康僧会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册。系集录佛陀在过去世行菩萨道时之九十一则本生谭故事,配合大乘佛教所说之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六度而成者,故称为六度集经,其特色在阐扬大乘佛教之菩萨行。本经除释尊之本生谭外,亦有弥勒之本生谭。经中之本生谭大部分可见于巴利本及其他汉译本。又本经原典已散佚不传,然据其内容骨干推知,应成立于二世纪时。

太子瑞应本起经

太子瑞应本起经

凡二卷。又作太子本起瑞应经、瑞应本起经、瑞应经。吴·支谦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册。本经为佛传中早期成立者,其内容之编排或记述之体裁,大抵皆与‘修行本起经’类似,两经均采十七岁纳妃、十九岁出家之说。记述释尊之过去因地至成道后济度三迦叶等事。有关四门出游、出城时内殿之描写,与车匿诀别,尤其降魔成道之记载,气势磅礴雄浑,为重要佛传文献。

圣八千颂般若波罗蜜多一百八名真实圆义陀罗尼经

圣八千颂般若波罗蜜多一百八名真实圆义陀罗尼经

一卷,赵宋施护译。说般若之一百八名及陀罗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