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顼龄

王顼龄
  • 姓名:王顼龄
  • 别名:字颛士(一作容士)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江南华亭(今上海松江)人
  • 出生日期:1642
  • 逝世日期:1725
  • 民族族群:

王顼[xū]龄(1642-1725),清圣祖、世宗时武英殿大学士。字颛士(一作容士),号㴘湖,又因世宗赐诗有“迹与松乔合,心缘启沃留”之句, 自号松乔老人,江南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康熙十五年(1676)进士,授太常寺博士。十八年,诏举博学鸿儒,吏部尚书郝惟讷、吏部左侍郎张士讷荐其诗词风雅、品谊端方,召试一等,授编修,纂修《明史》,充日讲起居注官及《平定三逆方略》纂修官。迁侍讲,督四川学政,累迁侍讲学士。二十八年,以左都御史郭琇疏劾,与弟鸿绪并休致,寻命其留任如故。转侍读学士,以父忧归,服除,起故官,累擢礼部侍郎。圣祖南巡,亲临其家秀甲园,赐御书榜。复南巡视察河务,再造其第,时以为荣。寻调吏部,充经筵讲官。擢工部尚书,典会试,充《书经传说会纂》总裁。五十五年,拜武英殿大学士。雍正初,加太子太傅。以老再疏乞休,世宗未允。卒赠太傅,谥号“文恭”。平生所为诗文,成《画舫斋集》、 《世恩堂集》、《西征草》等。

王顼龄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张庄僖文集

张庄僖文集

文集。 明张永明(1499—1566)撰。五卷。永明字钟诚。乌程(今浙江吴兴)人。嘉靖进士。擢南京刑科给事中。连劾张瓒、严嵩等。官至左都御史。永明素清谨,以整饬纲纪为己任。卒谥庄僖。是集约六万四千字。含疏四卷,家训、语录、志铭、杂著一卷。其文多涉时政大事,如《劾严嵩交通郭勋》等,以平实朴实,不尚雕琢见长。有《四库全书》本。

老子衍

老子衍

一卷。清王夫之撰。清以前为《老子》注释者,历代都有不同的宗派。各家都流传不同的说法,到王弼、何平叔二人均从《周易》乾坤之意阐述《老子》;鸠摩罗什、梁武帝二人又从事理因果方面阐释《老子》;陆希声、苏子由、董思靖以及焦竑、李贽等人纷纷以禅宗之论而注释《老子》。王夫之认为:历代各派互相杂糅,众说不一,令今人无从依据,于是尽废诸家之短,扩展各家所长。他作《老子衍》,引韩非、严君平,钟士季、王弼、陆希声、王介甫、王元泽、苏子由、吕吉甫、李息斋、邵若愚、张文潜、章安、叶梦得、董思靖、刘仲平、吴幼清、薛君采等诸家简单的注文,加以印证。注解展伸《道德经》之旨,并杂儒说于其中。王夫之的贡献主要在于他发展了老子传统的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否定了 “人性不变”的说法,反对 “以知为行”和禅学 “知有是事便休”的论点;强调行是知的基础,“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肯定了矛盾的绝对性,即认为矛盾是无时不在的,自然不能归结到消解矛盾,取消斗争。所述极为深刻。但此书语言时有欠通,某些思想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实乃本书的遗憾。现存《船山遗书》本、1962年中华书局王孝鱼点校 《老子衍·庄子通》本。

藏海诗话

藏海诗话

宋代诗论著作。1卷。吴可著。此书约成于南宋绍兴(1131—1162)中,为作者暮年所撰;但一度沉晦,直到清初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中辑出后,才得以刊刻流传。观其内容,不主记事,多为对诗人诗作的品评,亦有对诗法诗理的探讨。作者论诗承元祐余绪,主张“学诗当以杜为体,以苏黄为用”。其重视来历出处,讲究锻字炼句,推崇点铁成金,认为作诗“要当以意为主,辅之以华丽”,乃源出于黄庭坚;而其“凡文章先华丽而后平淡,如四时之序,方春则华丽,夏则茂实,秋冬则收敛,若外枯中膏者是也,盖华丽茂实已在其中矣”,“宁对不工,不可使气弱”,“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等见解,则更近于苏轼。今人郭绍虞《宋诗话考》讲,吴可“受苏黄影响,而于苏为近,故能深知江西诗之利病,而折衷于苏黄,同时复足以救西昆秾艳之失”。另外,书中还提出了“凡作诗如参禅,须有悟门”之说;作者另有《学诗诗》3首,讲“学诗浑似学参禅”,可与此相参证。

一个女人的自传

一个女人的自传

本书是杨步伟前半生的回忆录,记录了一位新时代的新女性在激荡变革的年代,勇于追求自由、知识、事业的经历。杨步伟出身南京望族,自幼性格果敢,勇于任事。她敢于反抗俗世成见,顶住压力辞退婚约,追求婚姻自由;二十岁左右担任女子学校的校长,有原则,有担当,在危急时刻镇定自若;后在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学医,留学归来后,她在北京开设医院,正在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遇到年轻有为的学者赵元任,也由此开启了另一段精彩的人生。

观无量寿经扶新论

观无量寿经扶新论

观无量寿经扶新论,一卷,宋戒度述并序,法义题记,新疏即灵芝义疏也。

转法轮经忧波提舍

转法轮经忧波提舍

天亲菩萨造 元魏乌苌国沙门毗目智仙等译
  佛住耆阇崛山,告智员大海乐说辩才菩萨言:有二种住持,如来转法轮。一者众生住持。二者法住持。遂设十四难,然后一一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