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远

- 姓名:仇远
- 别名:字仁近
- 性别:男
- 朝代:元代
- 出生地:钱塘(今属浙江)人
- 出生日期:1247年
- 逝世日期:1326年
- 民族族群:
仇远(1247年~1326年),字仁近,一字仁父,号近村,又号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钱塘(今属浙江)人。宋咸淳中即有诗名,与白珽并称吴下,人谓之“仇白”,当时名士张雨、张翥、莫维贤等都与之结交。宋亡后,曾以逸民自居,与周密、张炎和方凤等常相唱和。元至元中被迫出任溧阳州儒学教授,转宝庆路教授,不赴,改将仕郎、杭州路总管府知事。晚年退隐后,喜与方士游名山佛寺,足迹所到,常有题咏,是元初南方诗坛一位有影响的诗人。他曾赠诗方回,有“老尚留樊素,贫休比范丹”之句,对方回极尽嘲讽,为此几乎被方回所构陷。其论诗主张与戴表元相一致,近体主唐,古体主《选》(见方凤《仇仁近诗序》)。其友人释弘道赠诗说:“吾爱山村友,诗工字亦工。波澜唐句法,潇洒晋贤风。”仇远论诗也有与江西诗派一致处,如批评“近世习唐诗者以不用事为第一格,少陵无一字无来处,众人固不识也。若不用事者,正以文不读书之过耳”(《自跋诗卷后》),这与黄庭坚的话如出一辙。于宋诗人中,他独尊陈与义,称“简斋吟册是吾师”。宋亡之初,所作诗有兴亡之感,情绪感伤,如“凤鸟不来山寂寂”(《凤凰山故宫》)、“赐火恩荣皆旧梦”(《和韵胡希圣湖上》)之类。另一类诗写得冲淡幽静,有闲适之趣,“阿母抱孙闲指点,疏林尽处是栖霞”(《卜居白龟池上》),即属此类,这类诗被前人认为写得“优游自得,以避乱世,气和词平,若不与世故者”(明徐伯龄《蟫精隽》)。仇远论词尊姜夔,其词多为写景咏物之作,沿宋季馀习,偏于清空。前人评他的词说:“其咏蝉[齐天乐]极可诵”,又评[八犯玉交枝]“其纵横之妙,直似东坡”(《历代词话》卷九),这是指词风的清妙飘逸而言。著有《金渊集》,皆官溧阳所作,取伍子胥投金濑事以为名,原集已佚,清人从《永乐大典》中辑出。另有《山村遗集》,清人项梦昶所编,残缺不全。明瞿暹所编《山村遗稿》有仇远七律三十八首、瞿佑七律五十首,书后缀《山村逸诗》一卷,诗五十四首,杂著二首。其词集为《无弦琴谱》,另有笔记小说《稗史》。其生平见《至顺镇江志》卷一七、《两浙名贤录》卷四六、《(乾隆)浙江通志》卷一七八、《元诗选·二集》小传、《新元史》卷二三七。
猜你喜欢的书
金阁寺
日本长篇小说。三岛由纪夫著。1956年发表于《新潮》。随后,英、法、德、意、西班牙、瑞典、芬兰等国争相翻译出版,在世界上引起强烈反响。三岛由纪夫(1925—1970),日本小说家、剧作家。出身于高级官吏家庭。1945年经川端康成推荐,以短篇小说《烟草》进入文坛。一生共写了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300多篇,有全集36卷。其中不少作品被西方国家翻译出版。他的初期创作,主要受20世纪法国作家雷蒙·拉迪凯和英国19世纪作家王尔德的影响,唯美主义色彩较浓,大多描写青年男女的性苦闷和浪漫的爱情故事。后期创作思想日趋右倾,直至反动。他敌视中国,反对战后的民主主义运动,连篇累牍地煽动民族复仇主义,鼓吹武士道精神,拼凑右翼团体“盾会”,最后为复活日本军国主义,当众剖腹自杀。小说以一个大学生于1950年纵火烧毁金阁的犯罪案件为素材,旨在宣扬日本所有的“美”都应伴随着战败投降而彻底毁灭,流露出对日本投降无法挽回的忧虑和悲伤。主人公林承贤从少年时代起,就聆听父亲诉说金阁寺的美丽。后来,他真的去金阁寺做了和尚。林承贤口吃,经常遭到别人的嘲弄,苦闷孤独之际,愈发迷恋这座静止的庙宇。在他的心目中,金阁寺早已超越古建筑的范畴,成为日本人最完美的精神象征和支柱。为了不使金阁寺的美受到玷污,战争最激烈时,他曾期望金阁寺毁于战火之中。但是,随着日本无条件投降,他的幻想破灭了,最后不得不亲自放火烧毁了这座古建筑。小说的文体典雅优美,被日本评论家三好行雄激赏为战后文学的“纪念碑作品”。
海外扶余
清代白话长篇英雄传奇小说。四卷十六回。不题撰人。据藏抄卡片著录知作者为陈墨峰。约作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至三十三年(1907)。原书为抄本,线装2册,卷首有《序》1篇。1985年经孙菊园、孙逊校注,描写郑成功辉煌人生的传记小说。本书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写,展示了郑成功在国难当头、民族濒危之际,奋起领导东南沿海人民进行抗清复明斗争的同时,又义不容辞地与当时拥有世界最先进武器、最蛮悍的荷兰侵略者进了不屈不挠的斗争,终于以落后的原始武器“弓箭长矛”痛歼了以“坚船利炮”武装起来的荷兰王牌军,并一举光复台湾,为国家统一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在我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的斗争史上写下了极其光辉的篇章。
黄庭坚词集
在北宋文坛上,黄庭坚的词作别具一格,他喜用典故、俗语、僻字作词,词风直拗,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本书备搜黄庭坚词全部作品及后人的精彩评论,并加以简单的注释,为读者欣赏和研究黄庭坚词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宗范
凡二卷。清代钱伊庵编,道光十五年(1835)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一四册。伊庵以禅源、彻参、调习、入圣、利人、显喻、机用、纲宗、示辩、贯教等十章,说别传之妙心。援引各宗先圣之参悟机缘,依参究之先后次序,层层阐示教禅合一、禅净双修之义;吁学人发‘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之宏愿。
秘密八名陀罗尼经
一卷,赵宋法贤译。与玄奘译之八名普密陀罗尼经同本。
忠心经
一卷,东晋竺昙无兰译。佛对移山梵志说五贼五欺之诸法。与阿含正行经同本别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