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肇

曾肇
  • 姓名:曾肇
  • 别名:字子开
  • 性别: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建昌南丰(今属江西)人
  • 出生日期:1047
  • 逝世日期:1107
  • 民族族群:

曾肇(1047-1107),字子开,建昌南丰(今属江西)人,曾巩弟。治平四年进士,调黄岩县主簿,为郑州州学教授。以荐赐对,除崇文院校书、馆阁校勘兼国子监直讲,删定《九域志》。改大理寺丞,同知太常礼院。元丰元年,为集贤校理,转殿中丞。迁国史编修官,修仁宗、英宗两朝正史,进吏部郎中。丁母忧,服除,为户部郎中,迁右司郎中。元祐元年,为修神宗实录官,擢起居舍人,转中书舍人。四年,出知颍州,移知应天府兼南京留守司。七年,入为吏部侍郎。复出知徐州,徙江宁府。绍圣元年,知瀛州,历滁、泰、海三州。徽宗即位,召为中书舍人,迁翰林学士兼侍读,知制诰,因其兄曾布为相,避近职,改龙图阁学士,提举中太一宫。出知陈州,徙应天府、扬州、定州。崇宁初,入党籍,落职,谪知和州,徙岳州,继贬濮州团练副使,汀州安置。大观元年卒,年六十一。高宗时,追复龙图阁学士。绍兴二年,赐谥文昭。曾肇自少力学,善属文,有曾氏家风,四库馆臣称其制诰尔雅典则,得训词之体,虽深厚不及曾巩,而渊懿温纯,不失家法(《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五三)。其馀文体亦有佳构,象《汉文帝论》、《重修御史台记》等文,都以议论确切,行文有章法著称。诗歌格律严整,韵致高古,有唐人风味,如“沉烟一炷春阴重,画角三声晚照微”(《海陵春雨日》),“天上龙胡断,人间鹏鸟来。未应淮水竭,所惜泰山颓”(《上王荆公墓》),“著书子已通蝌蚪,窃食吾方逐鸒斯”(《次后山陈师道见寄韵》),均为人所称诵(《瀛奎律髓汇评》卷六、二八、四二)。曾肇著述甚富,有《曲阜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奏议》十二卷、《迩英进故事》一卷、《元祐外制集》十二卷、《庚辰外制集》三卷、《内制集》五卷、《尚书讲义》八卷、《曾氏图谱》一卷(杨时《曾文昭公行述》)。其著述多已不存,明万历时,其裔孙曾思孔辑得奏议文,编为《曾文昭公奏议集》二卷;清康熙时,增补为《曾文昭公集》(或称《曲阜集》)四卷,现存康熙刻本、《四库全书》本、《豫章丛书》本。《全宋词》第一册收其词一首。《全宋诗》卷一○三九录其诗一卷。《全宋文》卷二三七五至二三八四收其文十卷。事迹见杨时《曾文昭公行述》(《曲阜集》附录)、《宋史》卷三一九本传。

曾肇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卡斯特桥市长

卡斯特桥市长

英国小说家、诗人托马斯·哈代创作的长篇小说,是“威塞克斯小说体系”中的一部,发表于1886年。作品讲述主人公亨查德原是个打草工,因醉酒将妻女出卖。事后追悔莫及,从此滴酒不沾,发奋致富,二十年后当上了卡斯特桥市长,后来妻女回到了他的身边,但灾难也接踵而至。由于他的刚愎、偏执,与原来的合伙人闹翻,并在竞争中陷于破产,当年出卖妻女的丑闻也张扬出去以至身败名裂,众叛亲离,在一所小屋里凄惨地死去。作者通过这一悲剧性的描写,揭示了资本主义发展给劳动人民带来的灾难,谴责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合理性。

中国大文学史

中国大文学史

中国文学史著作。谢无量著。上海中华书局1918年10月初版。全书分绪论、上古文学史、中古文学史、近古文学史、近世文学史等五编。由传说中的五帝至秦为上古,汉至隋为中古,唐至明为近古,有清一代为近世。作者在《绪论》第五章《古来关于文学史之著述及本编之区分》中述其体例说:“每期各分章节。先述其时势,次及文人出处,制作优劣。附载名篇,以资取法焉。”《绪论》中还对文学的定义、文字的起源及变迁、古今文学的发展趋势、中国文学的特质等问题阐述了自己的看法。作者综合了刘勰、阮元等人的观点,采用广义的文学概念,以“文学为施于文章著述之通称”。并认为,唐以前之文主骨,唐以后之文主气,风尚所趋,代有偏重。为此他从所谓精神上观察古今文学发展趋势,将中国文学分为创造文学、模拟文学、国家文学和平民文学几大类,而其最美的特质在于奇偶相生、抑扬顿挫的骈文律诗。 由于作者以广义的文学涵义为指导思想,所以该书不仅介绍诗、文、词、曲和小说戏曲,还着重探讨了某些与文学发展有关的文体或思潮。以上古时期第二章第二节《黄帝时文学及于后来之影响》为例,作者列举古今诸书所称黄帝时的文体就有:颂、铭、议、曲、诏命、道书、医书、小说、阴阳家、纵横家、杂家、兵家、天文、历谱、五行书、占书、神仙书。作者认为,黄帝时文字既具,诸学并可传述,“黄帝诚于文学诸体,有开创之功也”。中古文学第十七章《元嘉文学》一章中还着重介绍了范晔与史学。同时作者还注意探讨各种社会现象、哲学思潮对文学的影响,如第二编中介绍了佛教输入、儒佛相争以及魏晋老庄学派等与文学发展的关系,避免了单纯罗列文学事实的简单化倾向。 该书力求做到言出有据,广泛征引古今文人学者的有关言论为本书立论做证。并有意识地尝试借鉴西方学者对语言与文学的研究成果。作者专辟一节介绍了西方学者有关文学定义的各类观点。在《字类分析与文章法》一节中使用西方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分析汉字,也颇有借鉴意义。

保命歌括

保命歌括

方书。全名《万氏家传保命歌括》。35卷。明万全(密斋)著。撰年不详。此书有方有论。分为中风、中寒、伤寒、中暑、湿病、内伤病、瘟病、气病等34门。每门先论后方,其论阐释每证病因、脉证、治则,先以七言歌诀总括,续为释文。释文或引述前人学术,或抒发作者独到之见,言简意明,便于诵记。论后附方,多为古今名方,每方著主治、药物、用法等。卷末“摄生辑略”,辑录摄生、却病、延年方论。又“医案略”,录医案22则。收入《万密斋医学全书》。1986年由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点校本。

蓬轩类记

蓬轩类记

笔记。明黄暐撰。四卷。暐字日升,号东楼,江苏吴县人。弘治三年(1490)进士,官至刑部郎中,性刚廉,忤权贵归。书记杂事琐闻,上自朝廷典故,下及委巷方技、诙谐鬼怪之属,无所不录。记吴事尤多。分功臣、科第、赋役、国初、妖人、灾异、异人、厚德、政绩、忠烈、高士、异行、固介、颖慧、德怨、节妇、著作、诗话、技艺、冠衲、梦、果报、滑稽、怪异、黠盗、袪惑、商贩、释冤共二十八纪。凡一百一十八条,二万二千余字。所载明人事迹,多可与史相参;记诗话、书画、医、工、扑觝等吴地风貌,亦颇可取。有《涵芬楼秘笈》本,书中夹有隆庆时人号“陶庵子”者手评,多有解注之益。北京图书馆现藏钞本《蓬轩吴地》二卷《别记》一卷,共二册,善本,当为此书中记吴事之部分。

普贤菩萨陀罗尼经

普贤菩萨陀罗尼经

一卷,赵宋法天译。说根本咒一与治病咒六。普贤菩萨入三昧,一切佛摩顶赞之,乃放光说咒。

德护长者经

德护长者经

隋乌苌国沙门那连提黎耶舍译。佛住耆阇崛山,外道嫉妒。劝德护长者于七种门各作火坑,复以毒药置饮食中,请佛应供。月光童子向母月云叹佛功德,母亦为子叹佛功德。一千彩女,闻皆欢叹。长者敕语家人营办火坑毒食,月光广说佛不受害。佛将受请,放光普召十方无数菩萨,同来应供。月光童子,月上童女,及德生女,智坚童子,又来向父说偈赞佛。佛至其家,长者见大神力,惭愧忏悔。佛以实语灭诸毒药,授月光及长者等大菩提记。(内云。月光于末法时,脂那国内作大国王,名曰大行,令诸众生信于佛法。又以大信心威德力,供养我钵。受持一切佛法,造无量法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