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兰克·梯利

弗兰克·梯利
  • 姓名:弗兰克·梯利
  • 别名:
  • 性别:
  • 国籍:美国
  • 出生地:俄亥俄州辛辛那提
  • 出生日期:1865年8月18日
  • 逝世日期:1934年
  • 民族族群:

弗兰克·梯利(1865年8月18日—1934年)美国著名哲学家和哲学史家,出生在俄亥俄州辛辛那提,他的父亲是皮埃尔·维克多·塞莱斯汀·梯利,原籍卢森堡,曾在美国内战中担任联邦军上校,后来成为报纸记者、老板和出版商。他的母亲是玛丽·巴思·梯利,原籍德国。梯利于1887年在辛辛那提大学获得文学学士学位,成绩优异,并在德国完成了研究生学业,在柏林和海德堡学习哲学和政治经济学,并于1891年在海德堡获得哲学硕士和哲学博士学位,成绩优异。他的导师是库诺·费舍尔和弗里德里希·保罗森。


梯利于1891年回到美国,成为康奈尔大学(位于纽约州伊萨卡)新成立的赛奇哲学学院的一名研究员。次年,他被任命为助理教授。1893年,他被密苏里大学聘为该校第一位哲学与心理学教授。1914年,他前往普林斯顿大学担任斯图尔特心理学教授。1916年,他回到赛奇哲学学院,先后担任艺术与科学学院院长(1915-1921年)和校董会教职工代表(1925年和1927-1929年)。


梯利在组织西方哲学协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曾担任该协会两届主席(1900-1901年;1901-1902年)。此外,他还曾担任美国哲学协会主席(1912-1913年)。他还参与了美国大学教授协会的成立,并于1917年担任该协会的全国主席。他于1909年获得密苏里大学的荣誉学位,1913年获得辛辛那提大学的荣誉学位,1922年获得霍巴特学院的荣誉学位。他还是美国心理学会、圣路易斯科学院、柏林的康德学会和海牙的斯宾诺莎学会的成员。他是Phi Beta Kappa和Phi Kappa Phi的成员,是纽约科梅尔俱乐部和英国伦敦作家俱乐部的成员。


梯利将阿尔弗雷德·罗素·韦伯的《哲学史》(1896年)从原德语的第五版和第六版法文译本翻译过来,还翻译了弗里德里希·保罗森的三部作品:《伦理学体系》(1899年;1903年;1925年,附有补充内容。“1860年以来的哲学”,拉尔夫·巴顿·佩里;1951年,由莱杰·伍德修订;1957年,第三版,由莱杰·伍德修订);《哲学导论》(1895年,是第三版德语译本;1904年,第二美国版);以及《德国大学与大学教育》(19


梯利曾担任《学校评论》杂志的第一任主编,是《密苏里大学研究》杂志的创始人兼主编,还曾担任《国际伦理学杂志》的编辑。

猜你喜欢的书

有人喜欢冷冰冰

有人喜欢冷冰冰

《有人喜欢冷冰冰》作者林·拉德纳。煤气公司的小职员酷爱写诗,这一爱好却让他掉入了旅行推销员的小圈套;一个喜欢开快车故意违反交通规则的女孩葬身车祸,原本宽容风趣的交警从此变得铁面无情;电影公司老板有座豪华的大房子,息影多年的女主人在客人面前说那是他们的“爱巢”,酒醉后又说那真的是个“烂摊子”……
本辑精选了林·拉德纳的15篇短篇小说,每个故事都有它独特的风格,布局精巧,情节紧凑,文字幽默,讽刺力度十足,为我们留下了一个个逼真的美国生活场景及人物肖像。

崇文总目

崇文总目

目录著作。王尧臣等撰。庆历元年(1041)仿《开元四部录》据4馆藏书修成,凡66卷,又叙录1卷。南宋绍兴以后,本书有详本与简本同时流传。详本即原本,简本则没有大小序与解题。朱彝尊《曝书亭全集》卷44与《四库全书总目》卷84皆以郑樵批评《崇文总目》文繁无用,绍兴中遂去其序释。实则简本为战乱后访求佚书而作,序释文繁,播诸民间,颇费寻阅,因仅录66卷之目,或注阙字,以便按籍而求。故《崇文总目》无序释,与郑樵初无关系。记录当时宫廷藏书。崇文,指当时宫廷藏书崇文院。共六十六卷,分四部四十五类,著录藏书三万零六百六十九卷。原每书均有解题,南宋时被删去。该书元初已无完本,明清只剩简目。清修《四库全书》时,据天一阁藏残钞本及《永乐大典》辑为十二卷。

邯郸遗稿

邯郸遗稿

妇产科著作。不分卷。明赵献可 (养葵)撰。撰年不详。赵氏于前人基础上倡命门学说,并用之于女科。认为妇女诸病,多因肝脾肾三脏机能失调所致,与命门水火盛衰之关系尤为密切; 又谓命门为人体生命之根本,命门有主宰妇女发育、生殖之功能。成书于1617年。本书主要从妇女生理、病理方面,阐发其命门学说的理论,并对妇科常见病及妇科杂病的证治加以论述。作者重视脾肾,提倡命门学说,在探讨命门与妇女生理、病理关系上有所创见。现存清嘉庆元年丙辰 (1796) 灵兰阁刻本和巢念修抄本。

神仙传译注

神仙传译注

道教神仙故事集。葛洪编撰。有汉魏丛书本。作者《自序》称:“弟子滕升问神仙之有无,因抄集古代之仙者,或见于仙经及百家之书,或闻诸先师、耆儒,总为十卷,以传知真识远之士。”目的在于借古代神仙修道养生,变化飞升故事,证明道教求仙之说并非子虚乌有,宣扬神仙可学。本书载古代神仙故事94则,上起远古神话人物广成子、容成公,下逮魏晋间方士左慈、葛玄等,每人一传。其文字记述,或因事沿饰,或索隐怪迂,人不数事,事不数言。魏晋间此类传奇志怪小说传世颇多,如托名刘向之《列仙传》、干宝《搜神记》、王嘉《拾遗记》、张华《博物志》等等。本书在诸书中流传最广,为研究道教史及中国古代小说者所重视。

四宗要义讲记

四宗要义讲记

《四宗要义》,摘译自土官呼图克图(八大呼图克图之一)的巨著《土官论》。土官,正名法日,乾隆时青海人。因他地位崇高,人尝有“掌印呼图克图”之称。《土官论》以三大段组成。前段述印度佛教宗派,中段述西藏佛教部别,末后一段也曾约略述及中国等处佛教的情形。这里摘译的《四宗要义》,即其关于印度佛教宗派之叙述者。

印光法师嘉言录

印光法师嘉言录

《嘉言录》是李圆净居士编述的,书分十篇三十八章,由《增广文钞》(《全集》第一册)中节录出来,分门别类,拣择安插而成为一册。其所选录的出处,某卷某页,都记载的很详细,可以依照《文钞》全文相互的对阅。《嘉言录》的特点在于截取《文钞》的精要,汇归一类,每一类别中,或有文义相近者时常出现,是提携阅读的人反覆再三的注意,望能速断疑惑生起信心。又以《文钞》繁广,初机或难以简别,故令光看《嘉言录》,以免望文生义,或退却学佛的意愿。也因此附录《文钞》选读篇目,附于《嘉言录》目录之后,希望未曾研究佛学的人,能依循著次第而入佛道。同样的,也有很多人一阅读《印光大师嘉言录》,即得到启发,愿意皈依佛教,敬信佛法。这是《嘉言录》摄化众生的不可思议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