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因

- 姓名:斯坦因
- 全名:马尔克·奥莱尔·斯坦因
- 性别:男
- 国籍:英国
- 出生地:布达佩斯
- 出生日期:1862年11月26日
- 逝世日期:1943年10月26日
- 民族族群:
马尔克·奥莱尔·斯坦因(英语:MarcAurelStein,1862年11月26日—1943年10月26日),英籍考古学家、地理学家和探险家。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一个犹太人家庭,1883年获土宾根大学哲学博士学位。自1900年起,在英属印度政府支持下,斯坦因先后四次进入中国新疆和甘肃省境内,进行地理测量和考古调查,并盗掘走大量珍贵文物。1900年5月~1901年7月探察塔里木盆地南侧地区。自克什米尔启程,越帕米尔高原,历塔什库尔干、喀什噶尔、叶城、和田、策勒、于田、民丰、安迪尔诸绿州,重点考察了约特干、丹丹乌里克、喀拉墩、尼雅和安迪尔诸遗址。1906年4月~1908年11月探察克什米尔和兴都库什-帕米尔高原、塔里木盆地南北道、罗布泊地区、吐鲁番-哈密盆地直至甘肃省西北部,其重点考察遗址有约特干、热瓦克、喀克里克、尼雅、安迪尔、米兰、楼兰及其附近诸遗址、阿斯塔那、敦煌汉长城及两关遗址、莫高窟、万佛峡、嘉峪关及明代长城和交通线、锁阳城等遗址。1913~1916年考察了塔里木盆地南缘、敦煌、额济纳河、吐鲁番和天山北部地区,重点探察了敦煌汉代烽燧、居延烽燧、黑城、高昌故城及墓地、北庭故城等遗址和墓地。1930年,他对中国西北地区进行第四次探险考察,因中国学者的反对而未完成。晚年致力于探察亚历山大东征路线及古罗马长城遗址,在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和叙利亚等地做了多次考古调查。考察期间在中国西北地区掠走巨量珍贵文物,现分别收藏在大英博物馆、大英图书馆、印度事物部图书馆、印度新德里国立博物馆等处。斯坦因一生著述颇丰,如《古代和田》《西域考古图记》《亚洲腹地》《斯坦因西域考古记》等。他在中国的发掘和调查,对中国的文化遗产造成了灾难性后果,致使大量遗址受到损坏并失去原保存环境而受到进一步侵蚀,文物和资料流失国外。对西方来讲,这些文物除了丰富博物馆的收藏外,还奠定了其东方学研究基础。
斯坦因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世俗的圣歌
尼加拉瓜诗人鲁文·达里奥是拉丁美洲文学现代化发展中影响最大的诗人,他的诗歌创作不仅在拉丁美洲影响巨大,而且对于整个西班牙语诗歌的革新和进步,起到了独特的作用。他所代表的现代派的文学创作,也是西班牙语诗歌发展史上的分水岭,是研究拉美文学整体成就必不可少的杰出人物。本书收录达里奥代表作《蓝》、《世俗的的圣歌》以及《最初的旋律》、《蒺藜》、《秋声》等。
古今同姓名录
一卷。梁元帝萧绎 (508—554)编。萧绎字世诚,萧衍第七子。幼时盲一目,聪明好学,博览群书,下笔成章,出言为论。在位三年,谥号孝元。萧绎著有《孝德传》三十卷,《忠臣传》三十卷,注 《汉书》 一百一十五卷,《周易讲疏》十卷,《老子讲疏》以及《文集》五十卷。《古今同姓名录》见于《梁书·本纪》及《隋书·经籍志》均为一卷。后来,经唐代陆善经,元代叶森分别加以增添续补,收录在明代的《永乐大典》中。清代李调元编辑《函海》时,将此书收入,改为三卷。此本虽然经过反复的增补,但其体例分明,不相混杂。凡是陆善经、叶森增改之处,都予以标明。所以仍可以看到梁元帝原本的面目。这是类事之书中,最早的一部书。书中列古今同姓名者三百八十二个,共一千三百零七人。此后,明代万历年间,余寅又撰《同姓名录》十二卷。周应宾增补一卷。清代王廷灿又增补八卷。内容更为详尽,但是其体例依然如原本。有《四库全书》本、1937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国学基本丛书》 本。
中国风俗史
张亮采编著,上海商务印书馆1912年出版。中国近现代第一部风俗史著作。本书按照历史发展阶段,将上至远古下至明代这几千年历史划分为四个大的时期,在书中列为四编,编下各章即各历史时代。第一编,浑朴时代。为黄帝以前、黄帝至夏商、周初至周之中叶。第二编,驳杂时代。为春秋战国、两汉。第三编,浮靡时代(浊乱时代)。为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第四编,由浮靡而趋淳朴时代。为宋、辽金元、明。对于各代民俗事项的设置,本书原则是:风俗有为此时代所有,而为彼时代所无者,则仅著于此时代中。有为数时代所有,而非各时代所均有者,则仅著于数时代中,有为各时代所均有,而不必于各时代全列此条者,则仅著于一时代或数时代中。作者对于各代民俗事项的列取,也有自己的出发点,如: “各章列饮食、衣服、婚娶、丧葬等条,以觇奢俭。列忠义、名节、风节、廉耻等条,以励忠节。列诗歌、乡评、清议等条,欲据民情舆论,以知风俗之厚薄。列淫祀、巫觋二条,以醒时俗。”此外,书中各章之末的言语一节,搜集颇多。各章之首均有概论一节作综合叙述。本书在时代划分和民俗事项选订的科学性上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但它作为早期编纂出版的一部中国风俗史的著作,在中国民俗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对于今天的研究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洞真太上八素真经精耀三景妙诀
经名:洞真太上八素真经精耀三景妙诀。撰人不详,约出於东晋南朝。原为《八素真经诀》之一,徒分出单行。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正一部。《八素真经》为六朝古上清经。《真诰》著录,《无上秘要》引 文。《云笈七签》卷9《释八素真经》曰:“又有《地仙八素经》,论 服王气吐纳之道也。”本经盖《地仙八素经》残卷,与 《八素真 经》为姊妹篇。本经述《服北斗九星法》与《服五方五星法》,劝 人存思星斗,服日月北斗五星王气。
粤游见闻
清代禁毁古籍,一卷, 详述明王朝最后的时光,清兵屠金华督师阁部朱大典杀清贼数万逾月城破,督师阁部朱大典举家自焚殉国。
八大人觉经译注
一卷,后汉安世高译。八大人觉者,有八法为菩萨声闻缘觉大力量人所觉悟,故名。八大人觉 ,亦称“八大人念”、“大人八念”。佛教用语。指修习佛教达到解脱者所觉悟的八种教法。据《八大人觉经》是:世间无常觉、多欲为苦觉、心无厌足觉、懈怠堕落觉、愚痴生死觉、贫苦多怨觉、五欲过患觉、生死炽然(燃)苦恼无量觉。据《中阿含经·八念经》等,八觉也作:少欲、知足、远离、精进、正念、正定、正慧、不戏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