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野王

- 姓名:顾野王
- 别名:字希冯
- 性别:男
- 朝代:南朝梁陈
- 出生地:海盐华亭乡(今属上海金山县)人
- 出生日期:519
- 逝世日期:581
- 民族族群:
顾野王(519—581),中国南朝梁陈间训诂学家。字希冯,海盐华亭乡(今属上海金山县)人。顾野王出身吴地名门望族,聪明颖异,9岁曾写成《日赋》,文采可观,领军朱异见了大为惊奇。12岁随父去建安 ( 今福建建瓯 ),撰成《建安地记》两篇。他博学宏才,通经史,精于天文、地理、文字音义。南朝梁大同四年(538)官太学博士,不久升为中将军、临贺王府记室参军。侯景之乱,野王回海盐,召募乡党数百人,杖戈披甲,支援京城。乱平,太尉王僧辩命其作海盐县监。入陈,任金威将军,升府咨议参军。文帝天嘉元年(560),补撰史学士,迁国子博士兼东宫管记。天嘉六年,授太子率更令,掌国史,主修梁史,后迁黄门侍郎、光禄卿。曾搜罗和考证古今文字的字体,于梁大同九年写成《玉篇》,仿《说文解字》体例而有所改进。据唐封演《闻见记》所载,共收16917字,分542部,以义类相从。字项下先注反切,次引《说文》古训,并罗列一字之各种字义,开后世字典体裁的先河,为我国现存第一部楷书字典,现只存残卷。其编纂的《舆地志》,是全国性总志。另著有《符瑞图》、《顾氏谱传》、《分野枢要》、《玄象表》及志怪小说《续洞冥记》等。还撰著《通史要略》、《国史纪传》,未竟而卒。卒后赠秘书监、右卫将军。
顾野王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奉命谋杀
杰克·阿盖尔死于狱中,但他声称自己是清白的;他赌咒发誓说,她养母在自家书房被人用拨火棍猛击脑后的时候,他正在路上搭别人的便车……阿瑟·卡尔加里可以证明杰克的清白——凶手是另一个家庭成员,但是他的证据来得太晚了。雷切尔·阿盖尔遇害的当天晚,他们家房子的门是锁着的……
钦定周官义疏
四十八卷。清鄂尔泰等奉敕撰,乾隆十三年(1748)钦定。据雷熔《方苞行状》载为方苞撰,沈廷芳为方苞传亦略同。方苞生平见《周官集注》。《钦定周官义疏》为清政府钦定《三礼义疏》之第一部。《汉志》载《周官经》六篇,《传》四篇。汉儒杜子春、郑兴、郑众、贾逵、卫宏、张衡所注,皆称《周官》,马融、郑玄所注,称《周官礼》,至唐贾公彦作疏开始沿用省文,称为《周礼》,清儒认为《周礼》并非本名,故在钦定时仍用《周官》。《钦定周官义疏》对汉至清之《周礼》研究进行广泛挖掘,并作了概括性总结,内容精赅详实。书首冠以《御制日知答》,对钦定此书予以说明。《御制日知答》中说:论《周官》者十则,以昭千古之权衡。其采掇群言,则分为七例:一、正义,直诂经义,确无疑的;二、辨正,后儒驳正,准确无疑的;三、通论,或以本节本句参证他篇,比类以测义,或引他经与此互相发明的;四、余论,虽非正确而依附经义,与事物之理有所推阐的;五、存疑,各持一说,义亦可通,或已被驳正,而持此论者多,未敢偏废;六、存异,名物象数,久远无传,难得其真,或创立一说,虽未被接受,而不得不存之以资考辨的;七、总论,本节之义已经训解,又合数节而论之,合一职而论之。并认为《周官》六典,其源确出周公,而流传既久,不免有所混乱,不必以为疑,亦不必以为讳。主张说《周官》者以汉郑玄《周礼注》为专门,而训诂既繁,不免有所出入,不可护其缺,亦不可没其长,颇为公正和客观。郑康成以下说礼者,明典制,王安石以下说礼者,阐义理,各执一说,所见皆偏,《钦定周礼义疏》粗精并贯,本末兼赅,博徵约取,持论至平,于《考工记》注奥涩不可解者,不强为之词,实为集汉学宋学之成。版本有:内府刊本、浙江刊本、清抄本。
六经正误
六卷。宋毛居正(生卒年不详)撰。居正字谊父(因字通,或作“义甫”)衢州江山(今属浙江省)人。其父毛晃,曾着《增注礼部韵略》、《禹贡指南》等书。居正继承家学,钻研六书。嘉定十六年,诏国子监刊正经籍,被聘司校雠,只校订完四经即因目疾告归,还有《礼记》和《春秋》三传未能校订,即便已校订的四经,也因雕版工人胡乱塞责欺骗官府,使所成之版误字未改者仍十之二三,居正因此作《六经正误》。书前有杨万里序,对此有详细说明。居正在此书中对诸经校刊异同,订正讹谬等作了大量工作。然而改订既多,错误在所难免,有些改订非但与经义不合,于六书亦欠妥当。现存有元刻本一种(其中卷三至五配清抄本),明刻本一种,清通志堂经解本。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
本书《大乘无量寿经》乃近代夏莲居居士会集《无量寿经》汉、魏、吴、唐、宋五种原译,广撷精要,圆摄众妙,汇成《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为《无量寿经》中最善之经本。梅光羲居士于经序中赞曰:‘精当明确,凿然有据。无一义不在原译之中,无一句溢出本经之外。艰涩沉晦使之爽朗,繁复冗慢归于简洁,淩乱俾成整严,阙疏悉令圆满。必期有美皆备,无谛不收。……虽欲不谓之善本不可得也。’黄念祖居士于前言中曰:‘先师夏莲居老居士,悲智双运,宗说俱通。圆融显密禅净于一心,专宏持名念佛摄万德。为宏净宗,故愿此净宗第一之经,破尘生光;冀此无上之典,饶益当来。乃继前贤,重行会集。屏弃万缘,掩关三载,净坛结界,冥心孤诣,稿经十易,方庆经成。’今本问世以来,不胫而走,见者闻者欢喜信受,持诵印行络绎不绝;海外佛学界业已收入新印之续藏,此实为希有难逢之大事因缘也。
华严一乘法界图
华严一乘法界图,一卷,新罗义湘撰,日本贤穴八吁题记。
行事钞诸家记标目
行事钞诸家记标目,一卷,宋慧显集,日本戒月改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