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木悦子

- 姓名:仁木悦子
- 别名:
- 性别:女
- 国籍:日本
- 出生地:东京
- 出生日期:1928年3月7日
- 逝世日期:1986年11月23日
- 民族族群:
仁木悦子(1928年3月7日-1986年11月23日),日本推理小说家。本名大井三重子,曾在1957年以推理小说《猫知道》获得第3届江户川乱步奖,被誉为战后女流推理作家的先驱,在1981年以作品《赤猫》获第34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短篇奖。
日本名女推理小说作家。仁木悦子的经历尤其令人注目:1928年生于东京,原名大井三重子、她幼年无忧无虑,但四岁那年患结核性胸椎骨疽病,以致下肢瘫痪,半身不遂。七岁那年父亲去世,不久,母亲也亡故。疾病缠身的仁木悦子幸亏有哥哥大井羲光照顾,他每天教她读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16岁的仁木悦子由哥哥背着来到富山乡下居住。她只读到小学三年级,但却看了不少书,并从18岁起开始写作。她先练习写童话,发表在《儿童俱乐部》和《母亲之友》杂志上,她的30多篇童话小说还结集出版。后来她又成了“克里斯蒂小说迷”,并写出推理小说《猫知道》。这部小说的主角是一对兄妹侦探,哥哥雄太郎是植物系大学生,妹妹悦子是音乐系学生,这对兄妹通过一只猫的经历,侦破了一起谋杀案。作品中渗入作者与她哥哥的影子,推理手法十分细腻,许多伏线埋在紧张的情节之中,把粗心的读者引人迷途,在作品中可见女作家的风格。
《猫知道》写于1957年,参加了江户川乱步侦探小说奖的评选。经过评委投票,《猫知道》在96篇征文作品中名列第一,并获第三届江户川乱步侦探小说奖。
由于评委都不认识作者,当仁木悦子由她哥哥大井羲光和亲友抬着参加颁奖仪式时,全场引起了轰动。人们意想不到,一个半身不遂、不能走动的女性竟有如此聪颖的智慧与坚韧的毅力,她赢得了热烈的掌声。在闪光灯中,第一次见到仁木悦子的江户川乱步亲自给她发奖、奖品是一人座“福尔摩斯座像”,还有五万日元的奖金。评委木木高太郎则发表了一段讲话:“《呼啸山庄》在英国文学史上占有不朽的地位;女作家艾米莉·勃朗蒂病魔缠身,能写出这样的杰作。仁木悦子君也是有病在身,相信她也能写出与勃朗蒂媲美的好书。”29岁的仁术悦子激动得热泪盈眶,她是20多年来第一次离开家门。事后她回忆道:“我走进豪华的会场大厅,看见闪闪发光的水晶吊灯,以为自己走进了童话王国。”
仁木悦子获奖后,《猫知道》印数剧增。15万册一销而空,后来又拍成电影。丰厚的稿酬收入改善了仁木悦子艰难的处境,她住医院进行了5 次手术,终于能在家中行走,并坐着轮椅车上街观光。一位翻译家同她结了婚,婚后两人和谐美满。仁木悦子不仅成为丈夫的助手,而且又先后写出了7 部长篇推理小说,《林中小屋》(1959 年)、《杀人线路图》(1960年)、《有刺的树》(1961年)、《黑色缎带》(1962年)、《两张底片》(1964年)、《枯叶色的街》(1966年)、《冰冷的街道》(1973年)。有5 部小说仍以兄妹侦探为主角。《两张底片》则是以一对夫妇联手破案。《枯叶色的街》是个贫穷的青年与书店女职员被卷进凶案,成为破案主角。这些推理小说都得到了读者的好评。
1980年的《赤猫》获得第三十四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短篇赏。仁木悦子最后于1986年因肾病逝世,享年58岁。
仁木悦子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后乐集
诗文集。南宋卫泾撰。20卷。凡内外制5卷,表状3卷,奏议5卷,书启笺3卷,行状墓志祭祝文3卷,诗1卷。别本10卷,又附录2卷。泾字清叔,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淳熙十一年状元,历官中书舍人、签书枢密院事、参知政事等。号后乐居士,因名其集。原集为其子樵所编,凡70卷,绍兴间刊于永州。宋绍定间及元代皆有刊本,原本久佚。卫泾十四世孙楫辑为10卷,以奏疏为主。清四库馆臣又自《永乐大典》辑出其诗文,编为今本,《四库全书》著录,较楫所编本完备。卫泾以文学名于当世,所作多平和温雅。集中奏疏如《应诏论北伐札子》,力诋韩侘胄伐金之举;劾易祓、朱质、林行诸状,直斥当朝显贵,皆可与正史相参。
四字鉴略
《四字鉴略》是清代顺治年间,江苏南京进士王仕云着手编纂的一本四字一句的概述中国通史的书。凡一卷,更为简洁,易记易诵。侧重记述政治、军事大事,与国家兴亡朝代更替无关的略而不书。
此书顺治年间成书,为了避清帝讳,在翻印时作了改动。如将明孝宗朱祐樘年号“弘治”改为“宏治”以避乾隆弘历讳;将唐宰相崔胤改为“崔允”以避雍正胤禛讳。作者是清初人,书最后一句是“大清奋起,薄海一统”。民国翻本又加了“辛亥革命,帝制告终”一句。民国初年上海昌文书局有石印本。鲁迅散文《五猖会》所引即指本书而言,近绍兴发现《新镌四字鉴略》,疑为鲁迅所用发蒙本。
脉理求真
诊法著作。清黄宫绣撰。三卷。宫绣字锦芳,宜黄 (今属江西) 人。宫绣另有《本草求真》 已著录。黄氏博采 《内经》、《难经》、《脉经》 及李时珍、李士材、张景岳等诸家脉说,结合个人临床经验,于乾隆三十四年(1769)撰成此书。卷一论述三十种脉象及主病。卷二为《新增四言脉要》,据《诊家正眼》所载“四言脉要”增删而成。卷三收汪昂所撰 《十二经脉歌》、《奇经八脉歌》。末载《新增脉要简易便知》,对脉法有概括总结。虽主论脉诊,但不忽视望、闻、问之法,认为:“若仅以脉为诊,而致以寒为热,以热为寒,以表为里,以里为表,颠倒错乱,未有不伤人性命者矣。”强调四诊合参,符合临床实际。有清文奎堂刻本,一九五六年人民卫生出版社铅印本。
疑仙传
三卷。旧本题玉简 (生卒年不详)撰。玉简,一说王简,因玉王字形相似无法确定。据书中所记内容,推知玉简当为宋人,其余不详。据其序称,因不敢以神仙为名,所以才名曰 《疑仙传》。书中记录唐开元以后二十二人之事。其书语句拖沓冗长,粗俗拙陋,有的根本不成文。所以 《四库提要》称其“殆粗知字义者所为,虽宋人旧本,无足采录也”。并据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著录于道家类存目。现存 《宝颜堂秘笈》(题王简撰)本、《道藏精华录》(题隐夫玉简撰》本。
实干家潘永福
赵树理著。发表于《人民文学》1961年4期。取材于真人真事的传记体小说。潘永福是山西沁水县农民出身的干部,参加革命前热心为群众办事,又有熟练的生产技术,深受群众爱戴。参加革命后当了农村干部,始终保持劳动人民本色。作品着重表现他在1959年和1960年办农场、修水库等工作中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作风。尤其在经营管理上,讲究实际,精打细算,管理有方。作品选择人物一生中的若干典型事例,热情歌颂了对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高度责任心的无产阶级实干精神,是对当时“浮夸风”的有力批判。小说一发表,是一篇切中时弊、醒人耳目的优秀之作。
大乘破有论
龙树菩萨造 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
略说诸法无生,从分别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