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应物

韦应物
  • 姓名:韦应物
  • 别名:字义博
  • 性别:
  • 朝代:唐代
  • 出生地:京兆(今陕西西安)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韦应物(生卒年不详),字义博,排行十九。唐朝官员、诗人,世称“韦苏州”“韦左司”“韦江州”。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出身望族,先世门第鼎盛、代居高位,父銮时已甚式微。少以三卫郎入事唐玄宗。任侠负气,放浪不检。及玄宗卒,失所恃,屡为人欺,遂悔愤折节读书,一度入太学。代宗广德元年(763),为洛阳丞。永泰(765—766)初,因笞罚军骑而被讼弃职,闲居洛阳。大历九年(774)后,因黎幹之荐任京兆府功曹。大历十三年,转鄠县令。大历十四年,除栎阳令,称疾辞归,寓长安西郊沣水北岸善福寺。德宗建中二年(781)除尚书比部员外郎,建中四年,出为滁州刺史。兴元元年(784)末,罢任闲居于滁州西涧。贞元元年(785)夏秋间,移刺江州。贞元三年,入为左司郎中。贞元四年秋,出任苏州刺史。贞元六年,罢职,寓苏州城外永定寺,世号曰韦苏州。与顾况、刘长卿、丘丹、秦系、皎然等过往酬唱。兹后数年间卒。应物秉性高洁,为官多有惠政,其诗“忧民之意如元道州”(刘熙载《艺概·诗概》),诸如《拟古诗十二首》、《杂体五首》及其乐府诗《夏冰歌》、《采玉行》等篇什,均表现出对豪门恶行的痛恨和对民间疾苦的同情,现实性很强。白居易谓其“歌行,才丽之外,颇近兴讽”(《与元九书》)。韦氏亦颇多山水田园诗,以往诗评家因多以陶、韦并称,或称王、孟、韦、柳。司空图谓“王右丞、韦苏州澄澹精致,格在其中”(《与李生论诗书》)。应物好五古,其诗“高雅闲淡,自成一家之体”(《与元九书》),严羽称之为“韦应物体”(《沧浪诗话》)。其如“微风夜来过,不知春草生”(《幽居》)、“杨柳散和风,青山淡吾虑”(《东郊》)等句,简淡秀朗,用心别到,有灵运之气韵。宋濂认为“韦应物祖袭灵运,能一寄秾鲜于简淡之中,渊明以来,盖一人而已”(《答章秀才论诗书》)。《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其“源出于陶而熔化于三谢,故真而不朴,华而不绮”。张为《诗人主客图》列其为高古奥逸主孟雲卿之上入室者。韦应物交游甚广,其交游诗数量之多在唐诗人中较为突出。《新唐书·艺文志》著录《韦应物诗集》十卷。《全唐诗》存诗十卷,《全唐诗补逸》及《全唐诗续拾》补诗四首。《全唐文》存文一篇。事见王钦若《韦苏州集序》、沈作喆《韦应物外传》、姚宽《西溪丛语》、《唐诗纪事》卷二六、《唐才子传校笺》卷四。今有孙望《韦应物事迹考略》、傅璇琮《韦应物系年考证》供参阅。

韦应物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阿达拉

阿达拉

法国作家夏多布里昂著,1801年出版的这部中篇小说被认为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开始的标志。作品以主人公自述形式,描写了阿达拉与异教青年夏克达斯的爱情悲剧。印第安青年夏克达斯,随父与其他部落作战,战败被俘后,一个西班牙老人洛拜司收他为义子。后来,他又被敌部落俘去,将施火刑前夜,爱上他的敌酋长女儿阿达拉解救了他。二人逃至深山密林,沉浸在爱情的幸福中。他们的爱恋越炽烈,阿达拉越忧伤。一天阿达拉倾吐了她的身世:她不是酋长的亲生女,她的父亲叫洛拜司。夏克达斯知道她是义父的女儿,决心娶她为妻,但阿达拉痛哭不已,因她母亲已将她皈依基督教,深深的爱与不能与异教徒结婚的矛盾折磨着她。这时,一位老教士邀请这对年轻人与他的教民一起过男耕女织的宁静勤勉的生活。但是有一天阿达拉忽然生命垂危,向神父和夏克达斯讲:她出生时虚弱难活,母亲向神灵许愿,若女儿能活,就将女儿的处女贞洁奉献给神灵,再不能有丈夫。母亲临终前,阿达拉又对着圣像发誓,若有违背,母亲将堕入地狱。当长老安慰她并答应写信给主教免去这一誓言时,阿达拉说已经太迟了。为了拯救母亲灵魂,她已经服了毒药。阿达拉成了宗教的牺牲品。夏克达斯最终也皈依了基督教。

雍正江西通志

雍正江西通志

江西地方志。清谢旻等修,陶成等纂。一百六十二卷,首三卷。旻字肃斋,江苏武进人。历官太常寺卿,都察院副都御史,江西巡抚。成字企大,号吾庐先生,江西南城人。康熙进士,官翰林院检讨,尝主豫章书院。著有《皇极数抄》、《吾庐遗书》等。雍正时江西辖十三府一州七十七县。首志创于明嘉靖,中经四次纂修。是志雍正八年奉谕设局,以康熙末白潢修《西江志》为蓝本,调析门目,续以十年要政。十年(1732)成书。约三百三十万字。冠有江西十三府总图、分图及风景图三十九幅。录上谕。志分星野、沿革、形胜、城池、山川、水利、学校、公署、书院、田赋、风俗、土产、兵卫、古迹、名宦、人物、方技、祥异、艺文、杂记等三十二门。总汇明清五次修志成果,为江西现存第一部内容最丰富的志书。全面记述江西地理山川、经济政治、风俗物产等。以详实文字及精致绘图展示庐山、彭蠡湖、滕王阁、百花洲、鹅湖书院等风景名胜,并记九嶷、武功、天柱峰等上千座山峰,斡、旰等上千条川流。物产记有豫章彩色粉笺,桐木山细叶茶,景德镇陶瓷,广信玉山纸等地方特产的历史及工艺。记录全省田地、山塘、人口数及康熙至雍正新增人口数,雍正四年驻江西各府马步水师兵丁数,保留重要经济、军事史料。古迹记郁孤台等。人物载陶渊明、吴芮、姜夔、马端临、范文程等数以万计。艺文收王勃、欧阳询、张九龄、白居易、罗隐、杨万里、文天祥、王守仁等历代名人官宦的表记、碑碣、论疏等文。《四库提要》称其“体例条目,虽多本诸旧志,而广搜专访,订舛正讹,在地记中号为善本”。有雍正十年(1732)刻本, 《四库全书》本。

宣和乙巳奉使金国行程录

宣和乙巳奉使金国行程录

《三朝北盟会编》卷首书目称此书为《奉使金国行程录》,卷二十又作《宣和乙巳奉使行程录》,而《大金国志》卷四十则称之为《许奉使行程录》。靖康稗史之一。此书是许亢宗等人于宋宣和七年(1125年)代表宋朝祝贺金太宗吴乞买登位的出使记录。一卷。旧题许亢宗撰。成书年代不详。这种出使记录又称语录,是宋朝每位出使要员回朝后必作的类似向朝廷述职汇报的例行公文。其中主要内容是叙述出使见闻和应对情况。

左传杜解补正

左传杜解补正

明末清初顾炎武抉摘杜预《左传集解》缺误并加补正之书。3卷。以杜《解》时有缺失,贾逵、服虔之《註》,乐逊之《春秋序义》,又佚而不传,于是博稽载籍,作为此书。至于邵宝《左镌》等书,如有合者,亦皆采辑。“若室如悬磬,取诸《国语》; 肉谓之羹,取诸《尔雅》;车之有辅,取诸《吕览》; 田禄其子,取诸《楚辞》; 千亩原之在晋州,取诸郑康成; 祏为庙主,取诸《说文》; 石四为鼓,取诸王肃《家语注》; 祝其之为莱芜,取诸《水经注》” (《四库全书总目》) 。凡此之类,皆有根据。其他惟文求义,研究训诂,亦多得《左氏》之意。然炎武甚重杜《解》,又能弥缝其缺失,可谓扫除门户,是非持平。后惠栋著《左传补注》,“拾炎武之遗者尚多,其纠炎武之错者仅五六条耳” (《四库全书简明目录》) 。有《四库全书》本。

四如讲稿

四如讲稿

六卷。宋黄仲元撰。仲元字善甫,号四如,莆田(今属福建省)人。南宋度宗咸淳七年进士,授国子监主簿不就。宋亡,更名渊,字天叟,号韵乡老人,教授乡里以终,除此书外,还着有《经史辨疑》。《四如讲稿》又称《黄四如先生六经四书讲稿》。内容涉及诸经,其说经多述朱子之论,但也时有新意,抒发自己心得。如他认为周时皆用井田制,否定郑玄畿内用贡、都鄙用助之说等,发前人所未发。此书至明嘉靖年间始有雕版印行,已有残缺。今存有明刻本一种二本,其一为清康熙年间黄雯重修;另有清抄本二种。

阿阇梨大曼荼攞灌顶仪轨

阿阇梨大曼荼攞灌顶仪轨

一卷,失译。秘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