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景超

吴景超
  • 姓名:吴景超
  • 别名:
  • 性别:
  • 朝代:
  • 出生地:安徽徽州 (歙县) 人
  • 出生日期:1901年3月5日
  • 逝世日期:1968年5月7日
  • 民族族群:

吴景超(1901年3月5日—1968年5月7日)中国社会学家。安徽徽州 (歙县) 人。1915年考取清华留美预备学校, 1923年赴美入明尼苏达大学主修社会学。1925年入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 从帕克、伯吉斯及托马斯主修社会学,1928年获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在南京金陵大学任教, 讲授社会学原理及都市社会学。1931年回清华任教, 除教社会学原理和都市社会学外, 又添加犯罪学和社会学研究方法。1935年到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工作。1947年回清华任教。主要著作有《都市社会学》(1929)、《第四种国家的出路》(1937)。


吴景超是我国最早研究都市社会学的学者。他将都市区域和都市的区域区分开来,认为前者不仅包括都市, 而且包括都市的附庸。他详细说明了都市和附庸的依存关系,同时认为,“发展中国的实业, 创造中国的都市, 使附庸中可怜的农民……到都市中去寻生活, 乃是救济中国人口过剩问题的一个好办法”。


吴景超将国家划分为4种类型: 第1种国家, 人口密度颇高, 在农业中谋生的人占百分比比较低; 第2种, 人口密度低, 农业人口比例也低; 第3种, 人口密度低, 农业人口比例高; 第4种, 人口密度和农业人口比例都比较高。认为中国属于第4种类型。根据国家特点, 他认为中国要想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 必须充分利用国内的资源, 改良生产技术, 实行公平分配, 节制人口数量。


吴景超认为中国农民生计困难的原因是: 土地少、生产方法落后、交通不便、副业衰落以及盘剥严重。他认为要解决农村问题, 不能光从农村着手, 必须通盘考察全国的经济问题。他坚决反对城市是农村的死敌的观点, 力主发展城市, 进行工业化, 以救济乡村。

吴景超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安静的美国人

安静的美国人

《安静的美国人》是格雷厄姆·格林最受欢迎、最后公认和争议的代表作。是格林对政治、战争、爱情的探讨,讲述了一个天真无知的理想主义者的破灭,一个渴望置身事外的旁观者的抉择。入选2003年《卫报》有史以来100部伟大小说;2002年《书》杂志1900年以来100大“小说角色”。二战结束后,性格安静的美国人派尔来到越南 ,与英国战地记者福勒结识,并喜欢上了福勒的情人凤。与此同时,派尔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不惜制造多起恐怖事件。在得知派尔的疯狂行动后,原本想置身事外的福勒被迫卷入了这场战争中。

敦煌录

敦煌录

五代敦煌地志。册页装,首尾全,共八十行,内容记敦煌郡境内之效谷城、贰师泉、莫高窟、鸣砂(沙)山、甘泉水、金鞍山、李先王庙、阳关、玉女泉、张球故居、石膏山、河仓城、长城等佚闻遗事。所记莫高窟天王堂绘赞普部从、金鞍山望祀、阳关即古玉门关以及张球事迹、乌山祭醮等,皆不见于他书。记张球事迹而云“先有沙倅张球”又云“天不憖遗,民受其赐”,必撰于张球死后相当一段时期。本卷封面有五代后期沙州名僧道真署名。抄卷字体亦为道真手笔。因知本卷为道真抄藏本。本件之后,又抄有后唐《浑子盈邈真赞》,亦道真手笔,而文中有“恩奉邀命,自愧不才”之语,知此赞为曹氏归义军节度孔目官杨继恩所撰。《敦煌录》撰者不知何人,但据此可推知其成书当在后梁至后唐之间。1914年英国翟林奈发表《敦煌录译释》,最早对本卷进行研究,胡適憾其讹误颇多,撰文为之正误,1915年翟林奈接受胡適批评,发表改订之新译本。1925年罗振玉刊布原卷录文,1958年那波利贞撰《千佛岩莫高窟与敦煌文书》再次发表原卷录文并进行了扼要的论述,却误断本卷撰成于晚唐宣懿时期。

产论翼

产论翼

产科专著。2卷。日本贺川玄迪(子启)撰。成书于日本安永四年(1775年)。作者有感“《产论》方术有略,举而未备”,遂“扩充遗蕴”以为“翼”。卷上分述按腹、辨胎、整胎、救痫、探宫、导水、坐草、禁晕、整横、遏崩、敛宫、复肛,以及断脐、试乳、浴法、护婴等40余种病证的防治方法。卷下绘述32幅妇女妊娠、胎儿形状,及产程顺逆示意图,并兼收部分西医学知识予以阐析。末附产科临证验案28则。全书编述简明实用。现有日本安永四年(1775年)京师书肆刻本等数种刊本。

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

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

全称《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又称《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简称《度人上品妙经》或《度人经》或《灵宝经》。因以申明大梵之理,宣扬“仙道贵生,无量度人”之旨故名。道教经典。六十一卷。作者不详。该经据《云笈七签》卷三《灵宝略记》:太极真人徐来勒授葛玄《灵宝经》三十三卷。陶弘景《真诰叙录》谓:“葛巢甫造构灵宝,风教大行。”据近人考证:东晋末葛巢甫造作《灵宝经》较为切实。东晋末,《灵宝经》的敷演已多达数十卷,后人又不断推演增补,演为六十一卷。内容演说元始天尊开劫度人以及科仪、斋法、符术、修炼、教戒、缘起等。

幽梦续影

幽梦续影

清朱锡授撰。一卷。锡授字撷筠,号镇洋,籍里不详。曾于湖北任县令,不为大宪所知,郁郁以殁。勤于撰述,著作颇丰,惜除是书外,其余皆散佚。是书成于光绪年间,约五千字。内容多载其阅世观物小语从中可窥作者人生观及其为人处事态度,其中不乏哲理名言。此外是书于诗文亦略有评述,文字虽短,却有独到见解。如《汉魏诗象春》、《唐人之诗多类名花》等条以形象的比喻说明历代诗歌的风格特点,较生动别致。是卷多为短语,喜用排比句式,擅长比兴开头,说理透辟,读之饶有趣味。有清光绪四年(1878)滂喜斋刻本,《晨风阁丛书》本、《啸园丛书》本,《古今说部丛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本等。

法华问答

法华问答

作者和卷数不详。敦煌遗书藏本。存斯2662号,首尾均残,现题系据内容所拟。所疏为后秦鸠摩罗什译《妙法莲华经》。现存问答共一百零三条(首末两条残)。前四十五条问答按照《法华经》各品的顺序,述各品主旨;后五十八条问答不依经文顺序,专门解释经内法数及重要的文句。中国历代大藏经未收。敦煌出土后,被收入日本《大正藏》第八十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