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彤

沈彤
  • 姓名:沈彤
  • 别名:字冠云,号果堂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1688年
  • 逝世日期:1752年
  • 民族族群:

沈彤(1688年-1752年),清代学者、经学家。字冠云,号果堂。江苏吴江人。生于清康熙二十七年,卒于清乾隆十七年。沈始树长子,何焯高弟。庠生。与惠栋、方苞友,学得张伯行、杨名时指授。通医术,善词曲,文章淳朴。笃志穷经,尤精三礼。讲求经世之务,淳笃无吴中名士俗气。乾隆元年(1736年)应博学鸿词科,未及成诗不入选。荐修《三礼》及《大清一统志》,书成,授九品官,耻不仕,归里著述。为学以穷经为事,贯串前人之异同,折衷至当。曾言: “经者,天地之心,圣人之情,而彝伦之则也。人不穷经则悖,文不根经则驳。”(《清儒学案》卷六一《果堂学案》)。其学长于《三礼》,以欧阳修有《周礼》官多田少,禄且不给之疑,后人多从其说,乃详考周制,撰《周官禄田考》,分《官爵数》、《公田数》、《禄田数》三篇,计算精密,以辨正欧说。其说自郑注、贾疏以后,可谓特出。又撰《仪礼小疏》一卷,取 《士冠礼》、《士昏礼》、《公食大夫礼》、《丧服》、《士丧礼》为之疏证,订正旧义之伪。其《果堂集》十二卷,多订正经学之文,如 《周官颁田异同说》、《五沟异同说》、《井田军赋说》、《释周官地徵》等篇,皆援据典核。兼通医术。为学与同门陈季方、陈少章足称敌手称后劲。卒后门人私谥文孝先生。。曾与沈祖禹合编《沈氏诗集录》。校订沈时栋编《古今词选》。纂修《吴江县志》《震泽县志》,经纬分合各有法,堪为分邑修志之范式。著有《保甲论》《周官禄田考》《五沟异同说》《井田军赋说》《春秋左氏传小疏》《尚书小疏》《内经本论》《果堂杂著》《果堂集》等。

猜你喜欢的书

德米安:彷徨少年时

德米安:彷徨少年时

《德米安:彷徨少年时》1919年首版,最初作者署名为埃米尔·辛克莱,作品问世后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其受人欢迎的盛况唯有上个世纪的《少年维特之烦恼》能够与之媲美。人们竞相探问辛克莱到底是谁,连托马斯·曼也写信向出版商询问作者情况。但这位作者一直隐匿着,直到两年后作品17刷时,才确切地属上黑塞的名字。《德米安:彷徨少年时》是黑塞最经典的作品之一,此次特别增补好莱坞人气文艺男星詹姆斯·弗兰科最新导言。弗兰科说:我所追求的是一种自我理想映照的生活,在趋向这个目标的旅程之中,阅读《德米安》是重要的一步。一个青年的蜕变自阅读《德米安:彷徨少年时》起,青年德米安将引领你度过自身蜕变的斗争。一部以它极为精确的描写击中时代神经的作品。整整一代青年,均满怀感激而且如痴如醉地被他吸引。全球青年口耳相传,黑塞是被阅读最多的德语作家。

石点头

石点头

明末短篇拟话本小说集,共14卷,每卷一篇,作者题名天然痴叟,字浪仙,生平事迹不详。“石点头”取义于东晋和尚生公说法使顽石点头之意。小说寓意“推因及果,劝人作善”。书中题材多取撷历史故事,也有当代人实录。对反映当时社会黑暗,揭示社会矛盾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贪婪汉六院卖风流》中的“吾剥皮”不择手段聚敛钱财。在任船运官吏时,凡过往船只一律赋税,为了夺取民财不惜制造冤案,将王大郎一家3口暴打致死。《侯官县烈女歼仇》中的方六一也是一个强夺人妻害人死命的地痞恶霸。作品还塑造了一批孝子、烈妇的形象。《王立本天涯求父》写王立本寻找失散的父亲,飘泊12年,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感动鬼神,使父子得以团圆。其他还有以卖肉屠身抚养婆婆的宗二娘,有驯服卑顺被丈夫抛弃仍驻屋守节的青姐。还有宣扬因果报应和读书作官的篇章。小说意在劝世说教。大多文章都宣扬忠孝节义等封建的伦理道德,其中还掺杂着宿命论,因果报应等迷信色彩。艺术上,小说善于以白描手法,刻画人物。对于心理描写也有独到之处,语言较为流畅。《石点头》最早刊刻于明崇祯年间,其他还有光绪乙未(1895)年上海书局石印本。1935年上海杂志公司本。1957年古典文学出版社再次刊印该书。1985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新1版。

书述

书述

五代南唐后主李煜撰。称书有八字法,谓之“拨镫”,自卫夫人并钟繇、王羲之,传授于欧阳询、颜真卿、褚遂良、陆柬之等,流传于当时。记述了擫、压、钩、揭、抵、拒、导、送之法:擫者,擫大指骨上节,下端用力欲直,如提千钧;压者,捺食指著中节旁;钩者,钩中指著指尖钩笔,令向下。

逍遥集

逍遥集

一卷。宋潘阆 (?—1009)撰,潘阆,字逍遥。大名 (今属河北) 人。或云钱塘 (今浙江杭州) 人。卖药京师,好结权贵。至道元年 (公元995年)太宗赐进士及第。真宗时,为滁州参军。潘阆之诗,有五代、晚唐遗风。宋人对其诗评价很高。苏轼尝称其《夏日宿西禅》(又称其《题资福院石井》)诗,不在石曼卿、苏子美之下。刘邠《中山诗话》称其《岁暮自桐庐归钱塘》诗不减刘长卿。其诗多有佳句。宋晁公武《读书志》载逍遥诗三卷,《宋史·艺文志)有潘阆集一卷。原本久佚。《永乐大典》所收其诗一卷,已不是全录。其《古意》一诗,今刻唐诗皆以为崔国辅作,而《永乐大典》则题潘阆名。有《永乐大典》本。

父母恩难报经

父母恩难报经

一卷,后汉安世高译,与孝子经大同小异。

海八德经

海八德经

佛说海八德经,一卷,秦罗什译。举大海之八德,比显戒经之八德者。见小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