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似孙

- 姓名:高似孙
- 别名:字续古,号竦寮
- 性别:男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明州鄞县人
- 出生日期:1158
- 逝世日期:1231
- 民族族群:
高似孙(1158—1231)宋文学家、学者。字续古,号竦寮,亦有作疏寮,明州鄞县人,后迁越州。登淳熙十一年进士。幼年曾和程大昌论《春秋繁露》,皆有论据,为程大昌所赏识。曾为会稽县主簿、给事中,晚年守处州,为官贪酷,卒赠通议大夫。
高似孙著述颇多,如《竦寮集》(又作《疏寮集》)、《剡录》、《子略》、《纬略》、《蟹略》、《骚略》、《砚笺》、《文苑英华纂要》等,且多传于世。浙江古籍出版社2015年整理出版《高似孙集》为最佳。
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疏寮集”条:“《疏寮集》三卷,四明高似孙续古撰。少有俊声,登甲辰科,不自爱重,为馆职。上韩侂胄生日诗九首,皆暗用“锡”字,为时清议所不齿。晚知处州,贪酷尤甚。其读书以隐僻为博,其作文以怪涩为奇,至有甚可笑者,就中诗犹可观也。”
宋周密《癸辛杂识》之《续集》上《洪渠》:“高疏寮守括日,有籍妓洪渠者,慧黠过人。一日,歌《真珠帘》词,至‘病酒情怀犹困懒’,使之演其声若病酒而困懒者,疏寮极称赏之。适有客云:‘卿自用卿法。’高因视洪云:‘吾亦爱吾渠。’遂与脱籍而去,以此得啧言者。”
清陆心源《宋史翼》卷二十六《文苑一》:“高似孙,字续古,夙有俊声,词章敏赡。登淳熙十一年进士,为会稽县主簿,吏道通明。后为礼部郎,守处州,累官中大夫。似孙博雅好古,晚家于越,为嵊令史安之作《剡录》,而文物掌故乃备。”
宋陈骙《南宋馆阁续录》卷八《官联二》:“秘书郎……嘉定以后五十人……高似孙,十六年五月除,十七年九月为著作佐郎。……著作佐郎……嘉定以后三十九人:高似孙,十七年九月除,宝庆元年九月知处州。……校书郎,庆元以后十一人:高似孙,字续古,庆元府鄞县人。淳熙十一年卫泾榜进士出身,治诗赋。五年十月除,六年二月通判徽州。”
《光绪鄞县志》卷二十八《人物传三》:“子似孙,字续古。夙有俊声,词章敏瞻,程大昌《演繁露》初成,文虎假观,似孙年尚少,窃窥之,越日,程索问原书,似孙因出一帙曰《繁露诂》,其间多大昌所未载,而辩证尤详,大昌盛赏之。
“登淳熙十一年进士,为会稽县主簿,吏道通明,楼钥除给事中,尝举以自代,后为礼部郎守处州,累官中大夫,提举崇禧观。似孙博雅好古,晚家于越,为嵊令史安之作《剡录》而文物掌故乃备,卒赠通议大夫。”
《宝庆四明志》卷十《进士》:“淳熙十一年卫泾榜:高似孙。”《延祐四明志》卷六《人物考下》:“淳熙十一年卫泾榜:高似孙。”《光绪鄞县志》卷二十《选举表一》:“淳熙十一年甲辰高似孙。”
注:高似孙研究以《两宋浙东高氏家族研究》、黄慧鸣的硕士论文《高似孙的生平及其著作》、童子希的《高似孙文献学研究》为代表。另有大量集中于《砚笺》、《剡录》和四略之书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的书
准风月谈
兴中书局1934年12月出版。收入1933年6月至11月写作的杂文64篇。《前记》说明文集题名的来由,即因《申报·自由谈》刊出启事“吁请海内文豪,从兹多谈风月,少发牢骚”,作者便借谈社会“风月”而寓写政治“风云”,展开广泛的社会、文化批评,深刻揭露文化“围剿”下形形色色的社会陋习与文坛怪象。《诗和豫言》、《晨凉散记》等,或取材于历史记载,或借用译文典故,影射喻写了对人民施行疯狂镇压的统治者日暮途穷的没落心理;《华德焚书异同论》、《后记》等,抨击法西斯主义者查禁进步报刊、封闭书店、逮捕作家、杀戮青年的种种暴行;《二丑艺术》、《帮闲法发隐》等,活画出反动统治者的“帮凶”、“帮闲”们的无耻嘴脸;《吃“白相饭”》、《揩油》、《我谈“堕民”》等,批判了奴才无赖自甘堕落的恶习与小市民阶层愚昧落后的心态;《序的解放》、《登龙术拾遗》、《“商定”文豪》等,则嘲讽了投机无行的无聊文人。另有一组关于《庄子》与《文选》之争的文章,也表现了作者反对复古倒退、不断变革现实的斗争精神。集内作品多具有强烈的论战性和鲜明的形象性,由小见大,寓意深远,体现了广泛而深入的思想斗争的特色。
北大经典课
本书收录了上百篇经典作品,凝聚了古今中外的文学精髓,体裁涉及散文、诗辞、小说、戏剧,充分呈现出经典文学作品的不朽魅力。书中遴选季羡林、朱光潜、胡适、老舍等北大名师的名言作引开篇,在北大学者的引导与点评中,吟咏绵绵古韵,重温民国经典,观赏异域风情,追寻生活之美。上完这一课,从此爱上经典,让我们在诗词中邂逅一段纯美感情,于戏剧故事里领略几番悲欢离合吧。
文始真经注
一名《文始真经直解》。道教经籍。南宋牛道纯撰。9卷。前有《关尹子》传略、《文始真经直解跋引》。以月照千江、因指见月的比喻来解说不可思议、不容言说的奥秘。以妙有真空的思想注解《关尹子》,每句都注,颇为详明。
淮阳集
元诗别集。1卷;附《淮阳诗余》1卷。张弘范撰。《四库全书》曾据浙江鲍士恭家藏本编入别集类。卷首有两序:至正十年(1350)许从宣序,庐陵邓光荐序。据许从宣序,张弘范曾孙、江南御史台监察御史张旭“访求先世遗文,得敬义堂所刻”,据之重刊。敬义堂本今不存,仅知其尚称旧谥“武烈”,当刊于至大四年(1311)之前。庐陵邓光荐是原南宋礼部侍郎,张弘范南征时被俘不降,因命其子张珪拜其为师。邓光荐序应是敬义堂原刊本旧序。今本《淮阳集》存诗120首,都是五、七言近体,《四库全书总目》评其诗“颇沿南宋末派,大抵爽朗可诵”,并指出其中某些诗“置之江湖集中不辨也”。《淮阳乐府》存词27阕,散曲4首(都是小令)。全书卷末,有明正德六年(1511)周钺所撰《淮阳集后序》。其词曲中既有[鹧鸪天]《围襄阳》那样剑拔弩张之作,又有[天净沙]《梅梢月》这种愁肠百结的低吟:“黄昏低映梅枝,照人两处相思。那的是愁肠断时。弯弯何似,浑如宫样眉儿。”总之,无论诗还是词,张弘范显然都受到南宋文坛的影响。本集主要以抄本流传,至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鹿传霖曾刊刻行于世,名为《张淮阳集》2卷。
金刚顶菩提心论略记
金刚顶菩提心论略记,一卷,唐遍满撰,日本佚名题记,源秀题记,真源题记,亮瑞题记。
宝藏神大明曼拏罗仪轨经
二卷,赵宋法天译。佛在楞伽国,说宝藏神大夜叉王之陀罗尼及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