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似孙

高似孙
  • 姓名:高似孙
  • 别名:字续古,号竦寮
  • 性别: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明州鄞县人
  • 出生日期:1158
  • 逝世日期:1231
  • 民族族群:

高似孙(1158—1231)宋文学家、学者。字续古,号竦寮,亦有作疏寮,明州鄞县人,后迁越州。登淳熙十一年进士。幼年曾和程大昌论《春秋繁露》,皆有论据,为程大昌所赏识。曾为会稽县主簿、给事中,晚年守处州,为官贪酷,卒赠通议大夫。


高似孙著述颇多,如《竦寮集》(又作《疏寮集》)、《剡录》、《子略》、《纬略》、《蟹略》、《骚略》、《砚笺》、《文苑英华纂要》等,且多传于世。浙江古籍出版社2015年整理出版《高似孙集》为最佳。


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疏寮集”条:“《疏寮集》三卷,四明高似孙续古撰。少有俊声,登甲辰科,不自爱重,为馆职。上韩侂胄生日诗九首,皆暗用“锡”字,为时清议所不齿。晚知处州,贪酷尤甚。其读书以隐僻为博,其作文以怪涩为奇,至有甚可笑者,就中诗犹可观也。”


宋周密《癸辛杂识》之《续集》上《洪渠》:“高疏寮守括日,有籍妓洪渠者,慧黠过人。一日,歌《真珠帘》词,至‘病酒情怀犹困懒’,使之演其声若病酒而困懒者,疏寮极称赏之。适有客云:‘卿自用卿法。’高因视洪云:‘吾亦爱吾渠。’遂与脱籍而去,以此得啧言者。”


清陆心源《宋史翼》卷二十六《文苑一》:“高似孙,字续古,夙有俊声,词章敏赡。登淳熙十一年进士,为会稽县主簿,吏道通明。后为礼部郎,守处州,累官中大夫。似孙博雅好古,晚家于越,为嵊令史安之作《剡录》,而文物掌故乃备。”


宋陈骙《南宋馆阁续录》卷八《官联二》:“秘书郎……嘉定以后五十人……高似孙,十六年五月除,十七年九月为著作佐郎。……著作佐郎……嘉定以后三十九人:高似孙,十七年九月除,宝庆元年九月知处州。……校书郎,庆元以后十一人:高似孙,字续古,庆元府鄞县人。淳熙十一年卫泾榜进士出身,治诗赋。五年十月除,六年二月通判徽州。”


《光绪鄞县志》卷二十八《人物传三》:“子似孙,字续古。夙有俊声,词章敏瞻,程大昌《演繁露》初成,文虎假观,似孙年尚少,窃窥之,越日,程索问原书,似孙因出一帙曰《繁露诂》,其间多大昌所未载,而辩证尤详,大昌盛赏之。


“登淳熙十一年进士,为会稽县主簿,吏道通明,楼钥除给事中,尝举以自代,后为礼部郎守处州,累官中大夫,提举崇禧观。似孙博雅好古,晚家于越,为嵊令史安之作《剡录》而文物掌故乃备,卒赠通议大夫。”


《宝庆四明志》卷十《进士》:“淳熙十一年卫泾榜:高似孙。”《延祐四明志》卷六《人物考下》:“淳熙十一年卫泾榜:高似孙。”《光绪鄞县志》卷二十《选举表一》:“淳熙十一年甲辰高似孙。”


注:高似孙研究以《两宋浙东高氏家族研究》、黄慧鸣的硕士论文《高似孙的生平及其著作》、童子希的《高似孙文献学研究》为代表。另有大量集中于《砚笺》、《剡录》和四略之书的研究成果。

高似孙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云峰集

云峰集

元代诗文别集。10卷。胡炳文撰。《四库全书》曾据两淮马裕家藏本编入别集类。胡炳文诗文集原为20卷,原本毁于元末战乱之中。明成化年间,后裔胡用光、胡濬等掇拾散佚,重编为《云峰集》14卷,刊行不久,板片又被毁于市火。胡濬之子胡琏复加搜求,又重编为《云峰集》10卷刊行,10卷本流传较广,有数种明清刻本,《四库全书》所收《云峰集》也是10卷本。卷首有明正德二年(1507)林瀚序,正德三年汪循序,弘治元年(1488)陈音序,储巏序,弘治二年汪舜民序,胡炳文遗像及自赞等内容。卷1为书、论,卷2为记,卷3为序,卷4为题跋、字说,卷5为碑、墓志、传,卷6为上梁文、启,卷7为箴、铭、赋,卷8为诗、词,卷9为附录上,卷10为附录下。两卷附录收入了有关胡炳文的碑传书简等资料。卷末有明正德二年何歆跋,正德三年胡濬后序。胡文炳是理学家,他的文章平正醇雅,无宋人语录习气;他的诗颇入击壤集一派,但有些篇章仍然不失雅韵。

印说

印说

印学论著。清陈鍊著。一卷。陈鍊,字在专,号西庵,又号鍊玉道人,福建日安人,后寓华亭(今上海松江)。精研印学,初得《朱修能印谱》,悉心师承,后与汪启淑交游,得睹秦、汉铜印数千钮,遂得心应手,遗貌取神,所作大变故态,篆法、刀法直追古人。著有《超然楼印谱》、《秋水园印谱》、《西庵诗抄》等。此文原刊《秋水园印谱》,成书于乾隆庚辰(1760),年方三十一,惜体弱善病,中年夭折,仅四十九岁。与所著《印言》均文简意远,半出前人,半出己意,颇可玩味研读。有《秋水园印谱》本、文瑞楼影印本(更名为《篆学丛书》),辑入《篆学琐著》、《历代印学论文选》。

古今刀剑录

古今刀剑录

兵器史书。旧题梁陶弘景撰。弘景, 字通明,丹阳秣陵 (今江苏南京) 人。曾官齐奉朝请, 后辞官归隐句曲。著名的道教思想家和医学家。是书一卷,所计共七十四事,皆刀剑之属, 其中记帝王刀剑自夏启至梁武帝四十事, 诸国刀剑自刘渊至赫连勃勃凡十八事, 吴将刀自周瑜以下十事,魏将刀自钟会以下六事。所记内容,证以唐李绰《尚书故实》 为据, 虽文字小有异同, 而大旨则无不合。但今所传, 内容多有考证不周者,亦有舛误、失真之处, 如将蜀将误入吴将中, 董卓、袁绍编入魏将中等, 故《四库全书总目》疑有后人窜作。但可借以考查古代兵器。今存 《汉魏丛书》本、《百川学海》本、《群芳清玩》本、《龙威祕书》本、《说郛》本。

老子变化经[敦煌本]

老子变化经[敦煌本]

道教经典。S.2295。一卷。约成书于东汉末。首残尾全。抄于隋大业八年(612)。存九十五行。经文言老子在历代名称法相之变化,宣扬老子神异变化之说,类似东汉边韶《老子铭》。《正统道藏》未收。

正信的佛教

正信的佛教

该书是圣严法师根据当代佛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深入浅出地勾勒出了佛教发展的基本脉络,还原了佛教的本来面貌,揭示了佛教的基本教义。 ·释迦牟尼的成佛之道,佛陀的教义及教化,佛教在印度的起源及教团发展。何谓四圣谛、五蕴、十二因缘,因果与因缘,唯心与唯名,活佛与活菩萨。学佛的基础,在家居士如何学佛,修行的次第和方法。内容简明扼要,准确权威,是你了解佛教,修行入门的最佳参考书。

佛说月灯三昧经

佛说月灯三昧经

此经有别生经二种,皆刘宋先公译。其一题为月灯三昧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五册),又称文殊师利菩萨十事行经,一卷,存于宋、元、明诸藏中,相当于本经第六卷前半。其二亦名月灯三昧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五册),一卷,高丽藏亦收之,缩刷藏经后记推断此为历代三宝纪卷四所传安世高之译本,谓类似本经第五卷后半。本经现存梵本在一八九六年于加尔各答出版,题为三昧王(Sama^dhi-ra^ja),梵文大乘集菩萨学论(S/iks!a^samuccaya)之引文中称之为三昧王月灯经。